5 隻有輸得起,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風險與挑戰,不過,曆來風險與機遇都是並存的,所以在風險之中又隱藏著機遇。人生道路上的跋涉是艱難的,其間有失敗,也有成功。在沒有走到生命盡頭的時候,誰也無法說清到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一時的失敗,並不意味著永遠的失敗,一時的成功,也並不意味著永遠的勝利。
我們要在生命的任何時候都不能泄氣,都要充滿希望,因為真正的勝利往往屬於那些輸得起的人。用美國股票大王賀希哈的話說:“不要問我能贏多少,而應問我能輸得起多少。”隻有輸得起的人,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賀希哈在17歲的時候,就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那時候,他全部的家底才隻有255美元。正是憑著這255美元,他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在股票的場外市場做一名掮客,賺取了168000美元。
然而,他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買下了大量因戰爭結束而暴跌的股票,轉眼又賠得隻剩下4000美元。他沒有被困難所嚇倒,心想:現在總比初涉股市時的本錢要多,一定要再幹下去。
1924年,賀希哈經過分析發現,未列入證券交易所買賣的某些股票實際上是有利可圖的。這些股票利潤雖然不算太大,但風險極小,他就把精力放在了這些股票上。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開設了自己的證券公司——賀希哈證券公司。
到1928年,他就已經成為了大經紀人,每月收益達28萬美元,這一年他僅28歲。在當時的金融界內,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夥子能擁有這樣的成就,確實不多見。
沒過多久,經濟危機迅速席卷了美國,這對金融市場的打擊是空前的。今後該何去何從?賀希哈選擇了礦產豐富的加拿大。1933年,他在多倫多開設了證券公司,並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大經紀商。4月,他與加拿大拉班兄弟聯袂開設戈納爾黃金公司,以每股20美分的廉價取得該公司59.8萬股的上市股票。
在他們的參與下,股價扶搖直上,3個月後漲至25美元。他見股價漲得過熱,料定會出現大的滑坡,因此他又悄悄地賣出。果然不出所料,一個月後股價大跌,為此他又因先見之明而賺了130萬美元。
除此之外,房地產生意也做得很紅火。他的事業蒸蒸日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憑著對股票生意的天賦,憑著對股票事業的執著,更憑著他的智慧和膽量,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成為大富翁。
從衣衫襤褸的乞丐成為大富翁,正是因為賀希哈懂得隻有輸得起,才贏得徹底的道理。有的人認為認輸很難做到,其實,認輸之所以難做到,是因為它看起來就是承認失敗。在我們所受到的教育裏,強者是不認輸的。所以我們常被一些高昂而英雄的光彩詞語所激勵,以不屈不撓、堅定不移的精神和意誌堅持到底,永不言悔。
淘到人生第一桶金的時候,也是你第一次得到教訓的時候。我們都知道,創業難,守業更難。在多元化的社會競爭中,我們不但麵臨著許多商機,也隨時麵臨著倒閉。誰也不能預測出後麵的路是否一直都是那麼平坦,不過我們可以給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寬的路麵。
機會抓住後,風險也是時時存在的,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謹慎小心,從遊到河中間的那一刻開始隨時準備好應付突如其來的狀況,並一一地加以克服。這時,我們若能從經驗中學習控製身體的技巧,就能避開一些障礙。
習慣了潮流的衝擊與推送之後,慢慢地,我們便能睜開眼睛注意掌握身旁其他有利的機會,正確判斷自己行進的方向。害怕失敗或僅經曆一次失敗便畏縮不前的人,是看不到隱於失敗背後的光明的。
不敢置身於危險中的人是絕對無法獲得成功的。既然成功與失敗的概率都相同,失敗以後又可以卷土重來,那我們為何不搏一搏?人需要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意誌和勇氣。同時,奮鬥的內涵不僅僅是英雄不言敗、不屈不撓和堅定不移,還包括修正目標和調整方位。一條道走到黑的並不是英雄,死不認輸隻會把自己給毀掉。
有這樣一句話:“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也不是終結。”我們要把它牢牢地記在心中,然後像賀希哈那樣,把輸贏看得淡些,正確地看待輸贏,重要的是要實實在在地走好每一步,正確判斷自己前進的方向。那些害怕失敗或僅經曆過一次失敗便畏縮不前的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贏得最後的勝利。
6 時刻超越,自己是最大的對手
在一所學校的運動會上,隨著一聲槍響,選手們都奮不顧身地向終點衝去。100米決賽曆來都是運動會上最精彩的比賽,比賽的結果也都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不出所料,今年又是王曉明拿了第一名。可是在王曉明的臉上,卻看不出絲毫的高興。這時,他的好朋友走過來問他:“你怎麼了,拿了第一,怎麼一點也不高興啊?”
王曉明說:“沒錯,這次比賽我是拿了第一名,可成績和自己平時訓練相比,還差得遠著呢!”
這次比賽,王曉明確實取得了第一名,不過這隻能說明他超過了別人,並沒有超過自己。由此可見,獲勝者不一定是贏家,有時他們隻是超越了別人,不一定超越了自己,而真正的贏家是超越了自己的人!
可真正能超越自己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數人都無法衝破“自我設限”的樊籬。隻有超越自己,才可以俯瞰世界。
田陽在剛剛去美國的時候,全身上下隻有50美元,他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生計問題。於是他找了一份搬運工的工作,這份工作是非常辛苦和勞累的。
一天,大家都休息了,田陽卻被老板叫到倉庫裏把粘在老鼠膠上的死老鼠摳下來。田陽心裏很不平衡,但他卻沒有理由不去做。當捏著一隻隻軟綿綿的死老鼠時,他心裏很不是滋味。心想:“為什麼別人可以休息,卻讓我來做這個?自己千辛萬苦跑到美國,難道就是為了幹這樣的活?” 他在心底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在美國弄出點名堂來,否則決不回國。
轉眼半年過去了,當地一位著名的教授要招一名助教。這則招聘廣告引起了田陽的注意,他想: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收入豐厚,又不影響學習,還能接觸到最先進的科技資訊。於是立刻報了名。
經過初步篩選,取得報考資格的各國學者有30多人,成功的希望不大。考試前幾天,幾位中國留學生幾經周折,他們得知主持這次考試的教授曾在朝鮮戰場上做過中國人民誌願軍的俘虜!
中國留學生們想中國人肯定沒戲,他們紛紛宣告退出。田陽的一位好友也勸他不要浪費時間自討沒趣,還不如多洗幾個盤子掙點兒學費呢!但田陽想:自己連死老鼠都摳過,還怕這個做過中國人民誌願軍俘虜的考官?
田陽如期參加了考試。他的自信使他很放得開,在考試中表現極佳。最後順利地成了一名助教。第一天去上班的時候,教授微笑著說:“你知道你為什麼被錄用嗎?”
田陽笑著搖了搖頭:“不知道。”
教授解釋道:“在所有的應聘者中,你雖然不是最優秀的,但你的自信是他們任何一個人都無法超越的。我需要的是一個很好的助教,我很欣賞你的勇氣,這就是我讓你來上班的原因!”
從一位為了生計而疲於奔命的搬運工到助教,田陽這一路走來,正是憑著他那份“永不滿足”的精神,督促著自己不停地前進,一步步超越自我,才獲得了這樣一個不錯的機會。田陽之所以能被錄取,正是他具備了別人所缺乏的自信。
馬爾頓說過:“堅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作出驚人的事業。”可見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在做任何事情時,如果我們能充分肯定自我,就等於已經成功了一半。隻有有了自信,才能超越自我。一個人如果沒有自信,連上天都不會幫他的。
在當今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不進則退尤為明顯。麵對生活,有的人因為曾有過失敗,便不敢主動去接觸機會;有的人因為平凡,便以為無能而不想去接觸機會;有的人則因為已經取得成績,怕弄不好有損自己的榮譽而不願去接觸。我們隻有勇於嚐試,不斷地積累經驗,才會收獲到一份成功的信心。
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請記住這句話“獲勝者不一定是贏家,真正的贏家是不停地超越自我的人”。讓我們努力地超越自己,然後做一個真正的贏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