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12 完美是幸福的枷鎖(1 / 3)

輯12 完美是幸福的枷鎖

——對愛人,包容一點又何妨

萬事萬物,難有十全十美。相愛的人如果不能長相廝守,是一件遺憾的事情。然而恰恰是這種遺憾造成的距離,彼此才能把愛情永放心間,永遠在對方心中留下最美好的回憶。在品味這種缺憾之美時,有苦也有甜,這又何嚐不是一種淒涼的美呢?

1 萬事萬物,難有十全十美

有這樣一句話:“沒有遺憾的人生才最遺憾。”試想如果沒有“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幾枝殘”的遺憾,又如何會有古人夜裏秉燭賞花的美。因此,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埋怨美夢不能成真,殊不知如果什麼夢想都能輕易地實現,也就沒有什麼美夢了。換個角度看,這種遺憾又何嚐不是一種美呢?我相信沒人會質疑斷臂的維納斯是美的。

正所謂“尺之未必有節,寸之玉必有瑕”,萬事萬物,難有十全十美。有個故事很耐人尋味:有個漁夫從海裏撈到一顆晶瑩圓潤的大珍珠,為了去掉珍珠上的小黑點,他層層將黑點剝去,最後黑點沒有了,珍珠也不複存在了。

古代的一個將軍,得到了一張非常棒的弓。弓周身全是由黑檀木製成的,用它射出去的箭又遠又準,將軍非常喜歡它,就連夜裏睡覺都要放在枕邊。

一次一個朋友來拜訪他,將軍拿出神弓給朋友看,朋友仔細觀察後說道:“這把弓的確非常不錯,無論是質地還是韌勁,都是一等一的好,可美中不足的就是弓身太粗糙了,應該再好好打磨一下!”

將軍聽後,又重新打量著自己神弓,他越看越覺得不對勁,於是他決定去請最優秀的藝術家在弓上雕一些圖畫,以此來補救那點遺憾。於是他請藝術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獵圖。

“還有什麼比一幅行獵圖更適合這張弓呢!”將軍心中充滿了喜悅,“你正應配有這種裝飾,我親愛的弓!”一麵說著,他就試了試,把弓拉緊的時候,弓卻斷了。

一位作家說得好:“生活是由幸福和痛苦組成的一串念珠。”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種種的缺憾:理想難以實現的無奈,事業未成的遺憾,同事與上司一時的不理解,家庭的不和諧等。也許這些是我們一時難以改變的,但如果我們一味地為這些而煩惱、憂傷,就會錯過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機會,同時也看不到生活中的希望。

命運之神賜給我們歡樂和機遇的同時,也給了我們缺憾與苦難。千萬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以偏概全和畏縮自卑。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東西,如果非去追求它,隻能庸人自擾。

從前有一個圓,被一個頑皮的孩子給劈去了一小塊,它感到非常自卑,然後它一心想找回一個完整的自己。為此它到處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塊碎片,不惜走遍全世界。

由於被人給劈去了一小塊,現在它是一個不完整的圓,所以在尋找的途中他滾得非常緩慢。一路上,它與鮮花為伍,同昆蟲們交談,充分地享受著生活的快樂。

它找到了很多碎片,卻都不是從自己身上掉小來的那塊,但他並沒有感到氣餒,而是繼續尋找著。終於有一天,他如願以償地找到了那塊碎片,讓自己又重新成為一個完整的圓。

然而,他滾動得太快了,以至於錯過了花開的季節,忽略了蟲子的呢喃,感受不到生活的快樂。後來它意識到了這一點,毅然丟掉了那塊千辛萬苦才找到的那快碎片。

我們不要去苛求完美。一個完美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是一個可憐的人,他不能體會到追求時那種有所希冀的感覺。正因為完美,他也無法體會到自己得到了一直追求的東西的那種喜悅。傑出的科學家霍金是個全身癱瘓的殘疾人,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失聰,然而他們的一生,卻是輝煌燦爛的一生。

十全十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正像蘇東坡的那句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其實我們應該感謝這種殘缺,正是因為有了悲歡離合,我們才會懂得去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正是因為有了陰晴圓缺,月亮才能更加嫵媚動人。同樣,美麗的花兒有著醜陋的根,美麗的蝴蝶是由醜陋的毛毛蟲變來的。

隻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憾。一位詩人說過:“生活中無完美,也不需要完美。”也許隻有在鮮花凋謝的缺憾裏,我們才會更加珍視花朵盛開時的溫馨美麗;也許隻有在人生苦短的愁緒中,我們才會更加熱愛生命,擁抱真情;也許隻有在泥濘的人生路上,才能留下我們生命的坎坷足跡。

萬事萬物,難有十全十美。相愛的人不能長相廝守,這無疑是一件遺憾的事情,然而恰恰是因為有這種距離,彼此才能把愛情永放心間,永遠在對方心中留下最美麗的回憶。在品味這種缺憾之美時,有苦也有甜,這又何嚐不是一種淒涼的美呢?隻有品嚐過的人,才知道其中滋味,喜憂參半,刻骨銘心,永世不忘!人生有缺憾,我們才有追求完美的理想和熱情,也隻有接受人生的缺憾性,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和追求完美人生。

2 誰先學會寬容,誰先得到幸福

英國心理學家蒙台涅有一句名言:“一樁完美的婚姻,存在於瞎眼妻子和耳聾丈夫之間。”由此可見,婚姻不是找到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寬容地看待一個不完美的人,從而達到心靈的契合。正所謂最難容忍的是日複一日的平淡,最可貴的卻是經得起平淡的流年。誰最先學會妥協,誰就是那個最幸福的人。

有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感情就好比一棵大樹,有主幹也有枝葉,雖然枝葉上也有果實,但最終的幸福隻有主幹可以永遠地給你。現在覺得很重要的那個人,沒準也許隻是大樹上的一個枝葉。隻有找到主幹,找準方向,才能真正知道你最想要什麼和什麼是幸福。

在一個水果攤前,一對夫婦在挑選著蘋果。妻子對丈夫說:“我們買這堆小的吧,比較便宜。”丈夫聽後搖著頭說:“我看還是大的好,買東西不能隻圖便宜!”不想丈夫的這句話惹惱了妻子。

妻子當時就把臉拉了下來,把已經選好的幾個蘋果仍在一旁,生氣地說:“我不管啦,你自己愛買啥買啥好了!”

其實,大小蘋果之間相差不過幾毛錢的事,妻子卻心疼了整整一路,無論丈夫如何勸哄,妻子一直都悶悶不樂。後來,丈夫也急了,朝妻子大吼了一句。妻子先是一驚,而後沉默地看他。

丈夫一副無可奈何狀,低著聲音說:“你看你,你咋那麼敏感呢,就這麼大點的事,不至於生這麼長時間的氣吧?”

被丈夫這麼一問,妻子沉默了,但心裏還是委委屈屈的。過了幾天,再提及時,丈夫居然把這事忘了,還反問妻子:“你說有多少事咱倆意見是不統一的,難道非得所有的事情兩人想法完全一致才能相愛嗎?並不是我不同意你的想法就是不愛你了。”末了還來了句,“你就是被我慣的!”

妻子終於忍不住了,於是一場家庭戰爭爆發了。

有句話說得非常好:寬容就是不認為和自己不同的,便是不對的。把它用來形容到感情之事上,就是:愛之博大在於不認為愛人和你所想所做的不同,便是不愛你了。也許,大多數情侶吵架是因為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在旁人看來覺得雲淡風輕,可當事人卻有如翻江倒海一般。事後想想,這些隻不過是很小很小的事,當時卻想不開,是多麼不值得啊!

我們一定要記住“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按照你的要求來塑造的。擁有唯美思想的人,隻會一味地要求,施與對方過多的壓力,最終的結果是愛情破裂,兩敗俱傷。

人想要的實在是太多了,財富、權力、欲望、榮耀、被承認、被尊重……可在情感世界之中,你最想要的是什麼?是他的物質、他的地位、他的愛、他的守候?隻有當你真正明白了這點,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自己到底該付出些什麼。

想起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好像是解說婚姻的寓言:“婚姻是什麼?有人舍身要進去,有人拚命要出來。”婚姻看起來從來都是一種製度,古人有語:“煢煢白兔,東奔西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在這個世界上,愛情是不會被交易的,交易的隻有婚姻。

我們知道,每個家庭最初都是由兩個人組成的。這兩個人之前都是獨立的個體,兩個獨立不相幹的個體湊到一起,是不管怎樣都沒有辦法完全融化交合的,也就沒有辦法重新塑造出一個沒有一點裂痕的合體。所謂的完滿,必定是兩個人一條心,再加上無限的耐心、寬容和妥協,才能把兩個獨立的個體打磨得如同鎖配鑰匙般默契。

要想達到上述這種默契程度,你首先要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你的追求是什麼,然後再去了解對方想要的與追求的是什麼。這些都是我們無法逃避的,隻有靠後天的努力去追求和實現。

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婚前擦亮雙眼,婚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很多人在選擇伴侶的時候,都會應了前半句話,恨不得找個無影燈把他照出原形才好。可真正值得借鑒的,則應該是後半句話。在沒有犯原則性錯誤和大方向保持一致的前提下,那些無聊的瑣事,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了。

不要因為愛人與你的習慣不同或想法不同就認為他是不愛你的,這便是對愛的一種寬容。這種寬容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種妥協,它不會傷害你一分一毫,更不會因為你的妥協讓你失去自尊和人格。在適當的時候,尊重另外一個獨立個體的本色,在矛盾中尋求統一,在統一中化解矛盾,讓愛情在螺旋上升中得到升華,這才是贏得幸福的明智之舉。

3 要擁有愛情,先學會愛人

一位西方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與魔鬼搏鬥的人,應當留心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不要變成魔鬼;當你長久注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正在注視著你。”同樣,當你考慮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同樣在考慮著你。要想擁有愛情,就要先學會愛人。

然而人類都有著這樣的天性,無論自己是好是壞,都能容忍自己;可如果別人做了壞事,寬容起來就相對比較難了。我們會用另外一副眼光去品評別人,總喜歡抓住別人的小辮子不放,總認為別人的錯誤是無法原諒的,總習慣用最苛刻的語言去傷害別人,就好像自己從沒犯過類似錯誤一樣。這種不懂得愛人愛己道理的人,就是不懂得妥協的人。胡適和陳衡哲之所以會擦肩而過,成為曆史的遺憾,正是由於不妥協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