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優秀的員工而言,誰應該具體完成這一任務,誰該為此問題負責,公司的組織結構等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否將此問題解決,如果你把問題解決了,你的價值會立即顯現出來。

主動完成更多的工作,讓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是有能力者、真正懂得抓住機會的人所追求的目標。他們明白,在職場中,忠心耿耿、盡職盡責的工作是不夠的,還應該適當地做些自己分外的工作,如此方可獲得更多的認可,吸引更多的注意,實現自我的提升。

1.尋找目標及意義

一個尋不著目標的人,就像多頭馬車一樣漫無目標,令人泄氣。因此,你必須先弄清自己工作的意義。一旦確定了,強烈的工作動機就會啟動你的生命活力。所以,不妨試將自己的工作目標寫在紙上,不論是為了追求自我價值,還是要擁有一個溫暖的家,都能鼓勵你逐步前行。

2.營造工作的氣氛

要換來積極奮發的工作心情,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是營造一種“工作真好”的氣氛。許多專家認為,效率高的工作場所,每個小時至少都會傳出10分鍾的笑聲。因此,不妨嚐試在工作的地方製造樂趣,即使是個小玩笑,也有益健康呢!

3.別忘記發泄情緒

不妨在筆記本中記下幾個公司附近可以發泄情緒、振作精神的地方,如小公園、書店、咖啡廳、保齡球場等。當然,在雙休日,你還可以約上三五知己去郊遊,去泡溫泉,去釣魚、劃船等,也許會使你的情緒有所放鬆。

4.改變四周的擺設

有些時候,雜亂無章的工作環境也令工作效率低下;所以,不妨將自己的工作空間設計成可以配合做事習慣的模樣。除了讓每份文件都有可以歸類的地方外,亦可利用一些顏色鮮豔的小海報、有趣的擺設或茂盛的綠色盆栽,振奮工作心情。

5.開辟學習的通道

社會變化快速,科技日新月異,每個人都必須終身學習,才能調整工作上遇到的困難。因此最好是在工作之外,撥出一些時間培養其他方麵的興趣,例如閱讀、畫畫或學習陶藝等。這不僅能使心靈與精神有所寄托,更讓你擁有另一個成長的空間。

你付出多少,相應地就能得到多少,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因果法則。即使你的投入無法立刻得到相應的報酬,但那是暫時的,回報可能會在不經意間,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現,這期間需要一個積澱的過程,沒有積澱,就一定不會有成功。

◎ 在磨煉中不斷完善自己 ◎

在這裏,每名士兵除每天完成正常的訓練課目外,還要進行拉力器、杠鈴、啞鈴、臂力棒和俯臥撐等各100次的“十個一百”練習。早晚兩次10公裏武裝越野,是特種兵每天的必練課目。特種部隊教官製定了一個同中國足球甲A隊員體能測試類似的“12分鍾跑”,但卻大大超過甲A標準。12分鍾,3300米及格、3400米良好、3500米才能達到優秀,並且是在陰雨天和泥濘坡陡的山路上測定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各種困難,我們必須經受社會和環境的考驗,尋找自己的生存方式。如果一個人不能承受一時的挫折,或者不能重整旗鼓的話,那麼這個人的一生就會在悔恨和痛苦中度過。

去過人才市場的人都知道,雖然是不同的公司招聘,但他們都需要應聘者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也就是說,隻有在嚴峻環境下磨煉、打拚出來的人,才可以做一個好員工、好領導。因為一個人經過一定程度的磨煉之後,在各方麵都會發生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通常對以後的發展是有利的。

隻有通過磨煉,我們才能放棄以前所擁有的陳舊的東西,才能培養和提高適應新崗位的能力。相對於為人處世來說,隻有經過磨煉的人,才有可能在實際操作中得心應手,待人接物時避免偏激和極端。

當然,這裏所說的磨煉,並不是鼓勵人們在某個地方待一段時間之後就馬上跳槽,而是要求人們在磨煉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突破自己固有的學習和工作模式,從而改進自己在工作中的態度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我們從索尼公司的招聘製度上可以了解這一點。

“如果你想進入本公司,就拿出你的忠誠來”,這是每一個到索尼公司應聘的人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索尼公司采用的是終身雇傭製和年功序列工資製,也就是在公司輩分越高、越有功績的人,工資越高。一旦進入公司就要把自己的一生交給公司,任何人都會以此為榮,對公司忠心耿耿。索尼公司認為,一個不能忠於公司的人,即使他再有能力也不會被錄用,機會隻有一次,要麼成為公司的終生員工,要麼徹底地被排除在這個組織之外。他們對“忠誠”是這樣詮釋的:在這裏衣食無憂,但你必須積極進取,努力發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隻有這樣你才有可能得到一份“奶酪”。這就需要依靠個人從以往的磨煉和學習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

磨煉是一種不可多得、無法取代的經驗,隻有經過磨煉的人才能擔當重任。人生的磨煉就是一個長久而艱苦的學習的過程,需要每個人都能正視每次挫折和失敗,從中找到失敗的原因,進而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

磨煉,可以使一個人成長和成熟起來,《中庸》上說:“學習更多的知識;認真考證所學的新知識;用心去思考它;清醒地辨別是非;在實際工作或為人處世中應用它。”這就是一個磨煉的過程,隻有不斷地從日常的學習、工作中獲取新知識和經驗,才能不斷地完善自己,才會有足夠的信心和資本去應對前麵的挑戰。

磨煉是一種不可多得、無法取代的經驗,隻有經過磨煉的人才能擔當重任。

◎ 最快的判斷帶來最果斷的行動 ◎

特種兵訓練到了一定層次,其實身體條件、技術水平都已經相差無幾,在激烈的對戰中,隻有擁有敏銳觀察力、判斷力和決策能力的人,即懂得用腦子的人才有可能獲勝。

有人說:“這是一個信息時代,誰掌握了信息誰就能獲得成功。”但這種說法還不夠深入,還不是成功的關鍵。如果麵對信息不懂得篩選,雖勤於分析思慮,卻不能夠迅速而準確地判斷,人就很容易喪失自我。接下來的行動,無論有效與否,果斷與否都失去了意義,搞不好其最後的結果便是南轅北轍。讓我們來看一個對比鮮明的例子。

張大光是溫州某名牌鞋業公司的老板,他有個弟弟叫大明,也有自己的鞋業公司,但生意遠不如哥哥的好。同是一母所生的兩個兄弟,取得的成就為什麼有著天壤之別呢?說到這個問題,故事還要追溯到20多年前。

在改革開放之初,兄弟二個人憑借南方人特有的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力,幾乎同時看到了政府的富民政策使人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開始擺脫了過去那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穿衣戴帽等需求日益趨向了商品化。於是,兩兄弟同時決定各辦一個製鞋廠。大光說幹就幹,做出決定後,立即行動起來,請來師傅,聘來工人,購進設備和原料,不出半個月,就把產品推向了市場。而大明雖然積累了一定的必備因素,但仍猶豫不決,他想先看看哥哥鞋廠的經營與收入狀況,然後再做出決定。

創業初期是艱難的,大光的鞋廠出現了很多問題:產品常常沒有銷路,資金也周轉不開,再就是管理經驗欠缺,還常常不能按時發放工資。這樣一來,工人生產的積極性大大降低,三天兩頭在廠裏鬧情緒,鞋廠艱難運行。看到這種情形,大明暗自慶幸自己明智,心想自己幸虧沒像哥哥那樣魯莽行事,否則也難以收拾一堆“爛攤子”。

大光的製鞋廠確實遇到了不曾料到的一些經營方麵的困難,但這是任何人創業時都可能遇到的。更何況大光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創業打天下的人,那時可供借鑒的創業經驗和出色的管理人才十分缺乏,一切需在摸爬滾打中進行。但大光並沒有被困難嚇倒,他憑著頑強的拚搏精神和靈活的頭腦,與員工一道克服了重重困難,很快使製鞋廠渡過了難關,迎來了事業上的春天。

看到哥哥的事業蓬勃發展、如日中天,弟弟大明羨慕不已,同時也深感慚愧。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他辦起了自己的製鞋廠。然而先機已失,當他辦起鞋廠時,全國各地的鞋廠已如雨後春筍般相繼發展起來。這時大光的鞋廠已經創辦了一年多,其優秀的產品以及良好的企業形象已深深贏得了消費者好評,而大明的廠子至今仍客戶寥落。

截至目前,大光已在全國各地建起了自己龐大的行銷網絡,擁有資產數億元。而大明的鞋廠由於接不到訂單,又沒有自己的營銷網絡,最終停止了銷售業務,改為大光鞋廠的下屬部門。如今,大明的個人資產連大光的1%都不到。

張大光做決定當機立斷,之後立即行動,經過一番拚搏,最後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而弟弟做決定優柔寡斷,總想等到時機完全成熟再行動,最後錯失良機,沒能取得太大的成就。這就是積極行動與消極等待帶來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積極行動可以克服各種困難,早日到達理想中的目標。而消極等待,也就是想把條件準備充分後再行動,隻能遠遠地落在別人後麵,讓別人先一步摘走勝利的果實。

同樣都是行動,但由於行動的態度與方式不同,就會產生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形成反差很大的人生。即使一個人偶爾做出錯誤的決定和行動,也總比從不做決定、不采取行動要好,更何況有時候不到事情的最後一步,我們根本無從判斷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下麵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家文化傳播公司的業務員前去拜訪西部小鎮上的一位房地產經紀人,想把一套《銷售與商業管理》的書介紹給這位房地產商人。

這位業務員到達房地產經紀人的辦公室時,發現他正在一架古老的打字機上打一封信,這位業務員自我介紹一番,然後介紹他所推銷的這套書。那位房地產商人聽得津津有味。然而,聽完之後,卻遲遲不表達意見。

於是,這位業務員隻好單刀直入了:“你想買這套書,不是嗎?”

這位房地產商人卻回答說:“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想買。”

他說的倒是實話,因為像他這樣難以迅速做出決定的人有很多。這位對人性有透徹認識的業務員便站了起來,準備離開,但之後他采用了一種多少有點刺激的戰術。下麵這段話使房地產商人大吃一驚。

“我決定向您說一些您不喜歡聽的話,但這些話可能對您有所幫助。先看看您工作的辦公室,地板很髒、牆壁上全是灰塵,您的衣服也不整潔,胡子未刮幹淨,您的眼光告訴我您已經被打敗了。在我想象中,在您家裏,您妻子和孩子穿得也不好。您的妻子一直忠實地跟著您,但您的成就並不如當初她所希望的。請記住,我現在並不是向一位準備購買我書的人講話,即使您用現金購買,我也不會接受,因為,如果我接受了,您將不會擁有去完成它的進取心,而我們不希望購買書的人失敗。現在,我告訴您為何失敗,那是因為您沒有果斷做出決定的能力。在您的一生中,您一直養成一種習慣:逃避責任,無法做出決定。結果到了今天,即使您想做什麼,也無法完成了。”

這位房地產商人坐在椅子上目瞪口呆,但他並不想對這些尖刻的指責進行反駁。這時,這位業務員說了聲“再見”,走了出去,隨手把門關上,但又再次走了回來,帶著微笑在那位吃驚的房地產商人麵前坐下來,說:“我的批評也許傷害了您,但我倒是希望能夠觸怒您。現在讓我以男人對男人的態度告訴您,我認為您很有智慧,而且我確信您有能力,但您不幸養成了一種壞習慣。不過您可以再度站起來,我可以扶您一把,隻要您願意原諒我剛才所說的那些話。這個地方不適合從事房地產生意,您趕快找套新衣服,即使向人借錢也要去買來,然後跟我走,我將介紹一個房地產商人和您認識,他可以給您一些賺錢的機會,同時還可以教您有關這一行業的注意事項;您以後投資時可以運用。您願意跟我走嗎?”

那位房地產商人竟然抱頭痛哭起來。最後,他努力地站了起來,和這位業務員握握手,感謝他的好意,並說他願意接受他的忠告,但要以自己的方式去進行。他要了一張預約表,簽字購買《銷售與商業管理》這套書。

三年以後,這位房地產商人開了一家擁有60名業務員的大公司,成為當地最成功的房地產商人之一,他還指導其他業務員工作,每一位準備到他公司上班的人,在被正式聘用之前,都要被叫到他的辦公室去,他將自己的轉變過程告訴每一位新人。

這無疑是一個頗具震撼力的故事,由此我們可以得知,一個遇事唯唯諾諾、瞻前顧後的人是懦弱的,是無論如何也成就不了大事的。要想在生活中、事業上有所成就,就必須擺脫這些不良習慣,善於用自己的頭腦思索問題,做出正確的人生抉擇,並且果斷地采取行動。

最快的判斷帶來最果斷的行動,這是一種生存本領。其實,天下任何事的完成都離不開迅速而準確的判斷和迅疾而果斷的行動。因此,對於生活中、工作中的各種新情況,我們應該果斷出擊,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隻有這樣,才能在人生中永遠占據主動地位。

一些失敗或是沒有取得多大成績的人,多是由於他們缺少行動的勇氣,認為條件還不成熟、不完善,於是裹足不前,從而與輝煌的成功失之交臂。我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我敢在別人之前大膽地做出判斷,跨出腳步,用實際行動去克服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