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特種兵職業法則

特種兵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絕對奉獻!當祖國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奉獻出來。特種兵,有著燃燒的心,他們為祖國為人民甘願犧牲奉獻,體現了革命軍人精神支柱的本質特征和道德風範的最高境界。

世界充滿了成功的機遇,也充滿了失敗的可能。環境給我們提供了多種發展機遇,隻要我們敢於嚐試,勇於拚搏,是一定會有所作為的。

◎ 成功來自對細節的關注 ◎

特種部隊認真研究高技術條件下的作戰戰例,根據新裝備的特點和性能,設計了山地叢林作戰、海島搶灘作戰、空降破襲作戰等30多個複雜的戰術課題、探索出了10多種動用新裝備克敵製機的新戰法。

細節,就是一個整體中極為細小的組成部分,或一個係統中平時極易被忽略的環節。正所謂“千裏之堤,潰於蟻穴”,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在事業中進取並不僅僅意味著要有驚天動地的大發明,很多時候,某個細節也會帶來創新的靈感。因此,我們務必要保證細節不出問題,否則,大事難成。

美國國際農機公司是收割機製造業的後起之秀。創始人西洛斯·梅考克,根據農民無錢購買價格昂貴的農機產品的實際情況,采取了“優質低價”和“分期付款”的措施,但銷量仍不令人滿意。如何才能打開銷售渠道?梅考克終日冥思苦想,一直沒想出好辦法。

一天,梅考克從公司下班回家,路過一個廣場時看到一群孩子在做遊戲,而且玩得相當帶勁。麵對這些天真的孩子,他不禁童心大發,停住腳步,饒有興趣地在一旁觀看起來。

這群孩子玩累了,便停下來休息。其中一個較大的孩子從兜裏掏出一個盒子,當眾打開,裏麵裝的是一包奶糖。這孩子炫耀地說:“真好吃呀。”說著,他取出一塊糖放在嘴裏起勁地嚼了起來。其他孩子看他吃得津津有味,饞得直流口水。

“我一個人吃不了這麼多,”那個大孩子好像看透了其他孩子的心理,裝模作樣地說,“可我又舍不得白送給你們。我看這樣吧,便宜一點賣給你們,一角錢一包,怎麼樣?”

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掏錢買糖,隻有一個較小點的孩子,哭喪著臉,眼巴巴看著別人吃。

“你不想吃?”大孩子問。

“想吃,可我隻有三分錢,能不能賣給我三塊糖?”

“我不零賣,你回家去要錢,不就可以吃到了嗎?”

“可我爸爸媽媽都上班去了,家裏沒人。”

看著那個小孩噘著小嘴無可奈何的樣子,梅考克正想上前給他一角錢,就在這時,那個小孩卻從口袋裏掏出一個小小的玩具,向那個大孩子提議:“我拿這個跟你換,行不行?”

那個大孩子接過玩具看了看便說:“行!”

這樣,一筆小小的交易就做成了。

看到這裏,梅考克高興得差點叫了出來,心頭的憂鬱一下子煙消雲散。

從這件與銷售機器毫無關係的事情中,梅考克找出了它們的共性:以物換物,這種最原始的商品交換手法。農民手裏雖然沒有那麼多現款,可他們手裏有糧食、地裏有麥子。

梅考克想著想著,一套新的推銷方法便在腦海中形成了:農民可以暫時不交錢,機器先拿回去用,等麥子收割後,再用麥子付款。這樣就可以使那些沒錢的農民也能使用上公司的收割機。梅考克還把這一辦法同分期付款結合起來,僅僅3年便大見成效。

可見,細節不僅是做一件無從著手的大事情的切入點,更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就營銷的細節而言,不僅是指營銷的各個環節,更是要將營銷做細、做深、做透,直至做到客戶的心坎上,讓消費者心滿意足,自覺成為產品的忠實消費者。

楊義是某公司的中山分公司的經理,管轄著中山市、珠海市、開平市三個地區市場。由於前任經理留下的很多問題,楊義所管轄的區域市場,銷售業績是整個公司中最差的一個,這個月的工作總結中,老板對他下了銷售死令,完不成50萬的回款任務就地免職。

為了完成任務,提升業績,楊義查資料,跑市場,經過一番研究,他找到了銷售下滑的關鍵原因——促銷。而促銷隻是整個銷售過程的一個小環節,但它卻可以為銷量提升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

最後,楊義得出了一個結論,也是公司的工作方向,這就是下大力度強抓促銷,迎頭趕上。當然,這個結論並非拍拍腦門想出來的點子,而是經過係統分析後得出的結論,也是綜合了楊義自身的資源,考慮了時間緊迫程度的結論。最終,楊義羅列出關鍵重要、緊急的促銷工作排序,它們分別是:促銷方法變革、人員淘汰選聘、加強走動管理。並對這三點做了更詳細的分析、結論,最後得出了一整套的促銷策略,將中山分公司的十月份工作計劃及工作精神命名為“走動管理、精細實;強抓實幹、穩準狠”,並就此開展了動員大會。

後來,在十月份的促銷工作管理中,楊義分別就走動管理及促銷員技巧等工作,提出了“捉對蹲店”、“促銷三步走”等工作思想,經過這一措施,最終超額完成了總公司下達的任務額。

敗有敗的理由,成有成的道理。許多大事的失敗,往往是在細節上沒有盡力所造成的,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造成了大的問題。因此,對工作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應該重視,這樣就不會因細枝末節而導致全局的失敗。

沒有精彩的細節,就沒有壯觀的整體。每一個細節直接影響著事業的全局。這是我們必須明白的一個道理,同樣也提醒了我們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不能采取忽視的態度,而應該注意、重視它,力求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徹底,把握住每一個關鍵的細節。

我在采取行動前必須掌握細節,這樣做有很多理由:首先,細節肯定會改變我對各種選擇方案的看法;其次,一旦我做出了選擇,掌握細節可以使我在行動中表現得更出色,而且能夠增強團隊的凝聚力;此外,同樣重要的是,掌握細節還有助於增強我的信心。

◎ 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

針對執行特種作戰任務時部隊要天上飛、水中行、荒野生存、小群多路等特點,這個特種大隊在演練中注重強化單兵野戰自我生存保障能力。他們打破常規,把單兵自我生存能力訓練時間增加了2/3,每年都到叢林、高山、沙漠、草原等生疏惡劣環境,進行3~4個月的野戰生存強化訓練,不住民房,不帶食物,先後探索出幾十種野外自我生存方法。

一位哲人曾這樣說:“沒有好的眼睛就看不清楚,沒有遠見就成不了大事。”成大事者往往是那些有遠見的人,唯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人要想看清形勢,需要善於使用自己的頭腦,使用自己的智慧看清事情的發展趨勢,看得更長遠。這裏有一個典型的例子。

曾經有一個商人,朋友在閑聊中說了一句話:“今年滴水未降,但據氣象部門預測,明年將是一個多雨的年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商人從朋友的話裏,發現這是一條很有價值的信息,是一個不可失的商業機會。什麼與下雨關係最密切呢?當然是雨傘。

商人立即著手調查當年的雨傘銷售情況,結果是大量積壓。於是他同雨傘生產廠家談判,以明顯偏低的價格從他們手中買來大量囤積雨傘。轉眼就是第二年,天氣果然像氣象部門預測的那樣,雨下個沒完。商人囤積的雨傘一下子就以明顯偏高的價格出了手,僅此一次,商人就大賺了一筆。

沒有遠見的人隻看得到眼前的、摸得著的、手邊的東西,而有遠見的人心中卻裝著整個世界,遠見與人的職業、身份、地位無關。世界上貧窮的人並非是身無分文的人,而是沒有遠見的人。遠見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可以打開不可思議的機會之門。人越有遠見,就越有潛能,越能成事。

1.遠見能使你看清楚未來

人生中充滿了機會,但缺乏遠見的人往往是抓不住這些機會的,他們常常會被等待著他們的未來弄得目瞪口呆,措手不及的變化常常讓他們不知該如何應對,而聰明人卻不會這樣。

2.遠見可以使你工作的價值倍增

當我們的工作是實現遠見的一部分時,每一項任務也都會因此而具有更大的價值,哪怕是最單調的任務也會給你滿足感,因為你已經看到更大的目標正在實現。關於這個道理,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三個砌磚工人正在工作,一個人走過去問他們其中的一個:“你在幹什麼?”這個工人回答道:“我在為拿工資而工作。”於是,他又問第二個工人同樣的問題,那人回答說:“我在砌磚。”但當他問第三個工人時,他熱情洋溢地回答道:“我在建一座教堂!”三個工人在做同樣的工作,但隻有第三個是最有遠見的:他看到了未來的宏圖,宏圖給他的工作帶來了價值。

3.遠見可以使你的工作輕鬆愉快起來

當你努力工作,把事情做好時,沒有任何東西比這種感覺更愉快,成就令人生更有樂趣。當你所取得的小小成績為更大的目標服務時就更令人激動了,每一項任務都成了一幅更加美妙的遠景的組成部分,你的工作立刻就輕鬆愉快起來了。

可以這麼說,對未來的預見力是人類潛能中最重要的,遠見使我們可以從容麵對未來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所以,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放眼未來,提高自己的預見力,製定實現遠見的戰略。要把自己的遠見變為現實,需要我們付出努力,製定一套實現遠見的戰略,下麵這幾點不妨嚐試一下。

1.放眼未來,確定目標

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須確定你的人生的目標。你的目標不能由別人給你,如果那不是你自己的目標,你就不會有實現它的衝動和決心。遠見必須以你的才能、夢想、希望和激情為基礎。遠見是了不起的東西,它還會對別人產生積極的影響,特別是當一個人的遠見與他生活的目的不謀而合時。

2.停下腳步,考察現在的生活

我們一定要牢記:將遠見變成現實絕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這是一個過程,與一次旅行十分相似。在你決定出去旅行之後,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決定出發點,沒有這個出發點,就不可能規劃旅行路線和目的地。通常來說,你離自己的遠見越遠,所花的時間就越多,代價就越大。

3.為了遠大目標就必須放棄眼前的小利益

所有夢想的實現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為了實現你的遠見,就要做出犧牲,其中必然會涉及到你其他的選擇,這時,你就必須學會有所取舍。你不可能一邊追求你的夢想,一邊保留著你其他的種種選擇。對於想取得成功的人,他必須放棄種種小利益來交換那個唯一的夢想。這種情形很像一個人來到了岔路口,麵臨著幾條不同的道路。他可以選擇其中的一條到達目的地,也可以一條也不選,但這樣的話他永遠也不可能到達目的地。

4.善於發現通往理想的每條途徑

為了實現遠大目標,你必須不停地尋找一切對你有幫助的人和物,要樂於嚐試新鮮事物,尋找好路徑,要善於觀察。在其他領域或其他人那裏效果很好的主意,也許在你這裏並沒有什麼用處。全神貫注於你自己的理想,但對哪條路才能實現理想,則應抱靈活的態度。實現目標要有創造精神,如果我們對新觀念關上大門,就不可能有創新。

總之,遠見給人創造性的火花,使人取得成就,成功人士都是這樣取得成功的,遠見就是推動人們前進的夢想。沒有遠見,人生就沒有瞄準和射擊的目標,就沒有更崇高的使命能給你目的與希望,當你有遠大理想時,你才會創造出偉大成就。

遠見告訴我可能會得到什麼東西,遠見召喚我去行動。心中有了一幅宏圖,我就從一個成就走向另一個成就,把身邊的物質條件當作跳板,跳向更高、更好的境界。這樣,我就擁有了無可衡量的永恒價值。

◎ 知不足,而後學 ◎

為了適應未來作戰的需要,特種兵還苦練搶灘登陸和直升機城市機降訓練,多次參加聯合戰役演習,次次打頭陣,出色完成任務。他們的座右銘是:“拖不垮、打不爛的優秀特戰隊員在戰火中造就。”

今天,一個人沒有文化不要緊,沒有經驗也不要緊,但若不會學習,將注定難以成功。誠然,很多卓越的企業家不是讀書讀出來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企業家就不讀書。現在,很多企業家越來越認識到自身成長的短板,都紛紛開始拚命學習,體現出了一種“知不足,而後學”的進取精神。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溫州人被譽為“中國的猶太人”,足見溫州人經商意識的強烈。但很多溫州人正是因為文化知識不多,常常吃虧上當。

浙江卡森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張金初中畢業就開始做起了販賣襪子、領帶的小買賣,之後又修過電器、辦過針織廠。之後,拿著自己的2.5萬元積蓄與借來的19.5萬元,朱張金買下了鄰村的一家製革廠。三年後,朱張金開始向俄羅斯出口皮衣。做了幾年豬皮生意後,他發現歐美市場上牛皮利潤更高,於是轉向生產牛皮與皮革家具等。現在卡森的產品70%出口,他們生產的沙發也賣進了美國白宮。

當初,朱張金剛去俄羅斯時,身上隻帶了一個計算器,也隻學了9個俄語單詞:“1、2、3、4、5、好不好、多少錢、行、沒問題”。後來他到歐美做生意,語言根本不通,做生意就像聾子瞎子一樣的困難。

有一年冬天,朱張金到美國參加一個皮革展,有位加拿大商人向他推銷(landcows)(死牛皮),價格是40美元/張,朱張金一聽就心中竊喜:這landcows怎麼跟deadcows一樣便宜呢?因為幾乎不懂英語的朱張金按自己的理解,覺得死牛皮是deadcows,而landcows沒聽說過,則一定是好牛皮了。於是,他興衝衝地從美國坐飛機去加拿大看貨,結果大失所望,那landcows就是deadcows,而老外並沒有騙他,因為死牛皮就叫landcows而非deadcows。就是這一字之差,不但讓朱張金跑了很多冤枉路,而且還花了很多冤枉錢。從那時起,朱張金開始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他下定決心苦學英語。如今,隻有初中文化的他已能用一口流利英語自如地給老外介紹卡森的產品了。

在知識經濟時代,不學習的企業和企業家幾乎沒有希望,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就民營企業來說,大部分老總文化水平較低,現代企業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非常欠缺,這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的運作,對老總的宏觀決策水平更會造成嚴重影響。

有什麼樣的企業家,就有什麼樣的企業文化。企業是一個團隊,領導者不提升,團隊怎麼可能提升呢?現在很多企業的現狀是,企業成長了,人沒有成長;企業擴張了,人的素質沒有擴張。企業出問題,有兩個主要的方麵,一個是管理混亂,一個是失控,這都同經營者的素質有很大關係。企業家要長袖善舞,更要博學多才,這就要求他們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電。

首先是對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的學習。許多創業者在開始創業時文化程度不高,對政府的有關政策法規不了解甚至熟視無睹,違法違規經營,結果往往給企業帶來的是災難性的後果。這樣的教訓對他們來說是刻骨而銘心的,他們在經商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了遵紀守法對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所以,對國家的法律法規要非常敏感,學習現有的法律法規是我們的必修課,同時,每當國家出台一項相關的政策法規時,都要不遺餘力地擠時間學習。

其次是對先進的科學知識的學習。國內的一些民營企業老總說學習科學知識是技術人員的事,管理才是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有失偏頗的認識。必須明白,雖然“外行領導內行”不乏成功的先例,但相對於科學的管理,“內行領導內行”才是最佳境界。一個企業老總,隻有掌握了業內甚至是業外的先進科學知識,才會更容易地為企業的發展找出新的思路和方向,為企業利潤開拓出新的增長點來。

再次是係統的企業管理知識的學習。許多創業者創業初期主要是靠“人治”和個人魅力領導和管理企業,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管理方式就顯得過於落後,這時候就急需改變管理方式,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的專業知識。獲得現代企業管理知識的最佳途徑就是學習。

第四是擴大知識麵。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後,企業的老總如果還是一切向“錢”看,企業就不會有很大的發展。必須擴大自己學習知識的範圍,琴棋書畫、天文地理、文學藝術均可涉及,一來可緩解工作壓力,更多的是通過觸類旁通,來感悟做人與經營之道。

第五是危機公關的學習。現在的傳媒業非常發達,信息的快速傳遞給企業帶來了優勢,也給企業帶來危機,企業較之以往顯得更脆弱。所以,站在時代前沿的創業者們,應該從那些因一篇負麵報道而毀掉的企業裏,領悟到在企業危機時刻公關的重要性,必須拿出相當多的時間去學習和研究那些成功的危機公關和失敗的危機公關。

管理學家告訴我們,企業決策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有小錯誤不可怕,因為錯了可以及時糾正,避免再犯,可一旦戰略決策出現了問題,則會一招出錯,全盤皆輸,將企業帶入危險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