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6 在誘惑麵前,定力是一種風範
人生中,會遇到無數的人,會走過無數的路,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誘惑。很多人在誘惑麵前把持不住,墜入了深淵,最終難以翻身。人世間,誘惑千千萬萬,但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誘惑還是未來的目標?我們不應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當初為何而出發。
在誘惑麵前,定力是一種風範,它能讓我們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能夠讓我們撥開濃霧見青天,更能讓我們看到未來的成功。
我的眼睛在你的眼中
地球是一個磁場,有南北兩極,在宇宙中受影響而自轉與公轉,同時,磁場內部也存在相互之間的影響。我們人類也有磁場,而且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磁場。人類的磁場除了具有生物學意義之外,更為引人注目的積極意義在於,這個磁場可以影響到我們所需要的目標和所有內心的想法,與此同時,它還會帶領我們不斷地向著自己需求的方向邁進。
當然,人類的磁場有強有弱,這就是說,我們之間的心理不同,這就導致我們的抗壓能力、遇挫能力……各不相同。人的定力也各不相同,比如說,我們彼此之間對視的時候,就會發現,你的眼睛在我的眼中,而我的眼睛在你的眼中,當有一個人定力不夠的時候,他就會閉起眼睛,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了。
一個人的目光在哪兒,他的方向就在哪兒,當我們的目光紛繁雜亂,不知盡頭在何方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目標多而雜,很容易被外物所影響,這就說明我們定力很差。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別人是什麼,自己就是什麼,因為這些是我們感官反應到內心所產生的想法。當我們定力足夠強大的時候,風範的氣場就會形成,就會自然而然地影響到身邊的人。
宋朝時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非常喜歡和佛印禪師談佛論道。有一天,蘇軾在談佛論道中問佛印:“你看我是什麼?”
佛印淡然回答道:“在我的眼中,你是一尊佛。”蘇軾聽到之後,有些飄飄然了,既然是佛了,還有什麼可不高興的。
這時,佛印笑著問蘇軾:“那你看我是什麼?”
蘇軾想為難一下佛印,就說:“我看你就是一坨屎。”佛印聽完之後隻是笑笑,未置一詞。
蘇軾非常得意地回到了家中,和蘇小妹說了此事,臉上寫滿了得意。
蘇小妹卻不以為然地說:“哥哥,你錯了,佛印心中有佛,看你才會是佛,而你的境界則太低了,正因為你心中有汙穢,才會看人也是汙穢。”
說到定力,我們不得不說到境界,佛印和蘇軾的境界不同,進而產生的結果也不同。定力就是指人的本心,當我們內心澄澈,洞若空明,我們才能展現出那種大智慧的風範。定力就是指當我們麵對誘惑時的表現,是否會喪失理智,是否還能保持一分清明。
誘惑隻是我們看到的眼前利益,如果我們能夠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我們就會發現,其實,這些都是陷阱。越是美好的東西,往往危險越大。就好比毒蟲、毒物一般,越是外麵光鮮亮麗的,它的毒性越強。這就要求我們時刻保持清醒,要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要做的是什麼,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堅守本我,活出最好的自己。
在一座寺廟的後院,稀稀落落地長了一些枯黃的雜草,寺廟的小徒弟看到了,就去買了一包草籽,打算回來播種。但是在播種過程中,草籽被風吹得到處都是。小徒弟眼看自己新買的草籽都被風吹散了,心裏非常懊悔,就跑進屋裏跟師父訴苦:“師父,我想在後院裏種一些草籽,沒想到,還沒來得及種呢,草籽都被風吹跑了。”
師父淡然一笑:“沒關係,草籽能被風吹走,說明草籽多半是空的,就算播種了,也不一定能長出來,你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隨性吧!”
小徒弟回到寺廟的後院,隨手撿起來一些草籽,又把它們播種到地裏。就在這時,一群小鳥突然飛了過來,專挑飽滿的草籽吃。小徒弟看到之後,非常氣憤,就又馬上跑到了師父跟前說:“師父,不好了,我剛播種下去的草籽都被小鳥吃光了,這下完了,明年這片土地肯定還是今年的這個樣子。”
師父呷了一口茶,淡然說道:“沒有關係,草籽有很多,小鳥就算再怎麼吃都是吃不完的。你把心放到肚子裏,過不了多久,小草就會長出來的,隨緣吧!”
小徒弟對師父的回答很不滿意,但是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好去睡覺了。他輾轉難眠,一直在想那些草籽。忽然,聽到外麵雷聲大作,不一會兒,傾盆大雨從空中傾瀉下來。小徒弟的心裏更擔心了。等到東方剛剛泛白,小徒弟衝出了睡覺的屋子,到後院一看,發現地上的草籽都被大雨衝得幹幹淨淨。無奈之下,小徒弟又垂頭喪氣地來找師父了。
小徒弟惶急地說:“師父師父,不好了,昨晚下的那場大雨,把草籽都給衝走了!”
師父依然非常淡定:“不用擔心,不管草籽被衝到哪裏,它的生命都在那裏繼續,隨遇吧!”
沒過多長時間,很多青翠的小草長了出來,小徒弟原來沒有撒到的地方也長出了很多小草。
小徒弟非常開心,就找到了師父:“師父,我種的小草都長了出來!”
師父點了點頭:“恩,不錯,隨喜吧!”
故事中“師父”是一個得道高僧,可謂參透世間萬象了。人生需要的就是這種風範,堅守住本心,讓一切都隨風逝去,這樣,我們才不會讓自己被名利所左右。滾滾紅塵中的我們就更應該如此了,當名利出現之後,我們要學會看淡一些,看淡一些,我們獨特的風範魅力才能展現出來。
我們的眼睛是用來看未來的,眼前的誘惑隻是浮光掠影,我們越在乎,目光就隻會停留在表麵,就很難看到長遠的利益。丟了西瓜撿芝麻,這是我們缺少定力的表現。學會冷靜看待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迷失自己,這樣,我們才能展現出超凡的風範。
我們的眼睛是用來看未來的,眼前的誘惑隻是浮光掠影,我們越在乎,目光就隻會停留在表麵,就很難看到長遠的利益。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是我們缺少定力的表現。學會冷靜看待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要迷失自己,這樣,我們才能展現出超凡的風範。
冷靜做事,勿讓誘惑攀升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自己太過於偏執,才會一條道走到黑,就算誘惑減小,我們也不死心,進而選擇再堅持。誘惑的出現會讓我們的野心膨脹,當我們的野心膨脹到無法抑製的時候,我們就會走上一條無法回頭的路。更多的時候,誘惑更像是催化劑,當我們嚐到一點甜頭,想要擺脫的時候,就會發現,誘惑已經深入到我們骨子裏了,就算它消失,我們也很難選擇放棄。
當誘惑出現的時候,我們要記住,野心要適可而止,不要無限製地膨脹。如果膨脹到無限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野心已經脫離了自己的掌控區域,到那時,我們就隻能淪為野心的奴隸。越是這樣,就越需要我們及時潑冷水,讓自己冷靜下來,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正確的、理性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有一家公司,在城市偏僻的地方買了一塊地皮,由於價格低廉,公司老板非常滿意。
老板買完地皮之後就開始投資建造一座豆奶加工廠,他認為這是一個低投入高回報的行業,自己一定能成功。但是事與願違,公司從興建伊始就開始虧損,遠沒有當初計劃得那麼好。但是公司老板不願意放棄,繼續投入了幾十萬資金,他相信,過不了多久,公司就會峰回路轉,實現預計的贏利目標,可沒想到幾十萬又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