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6 在誘惑麵前,定力是一種風範(2 / 3)

老板認為是公司設備不夠先進,影響了生產效率和質量,又投入了80萬元引進了德國的高端生產設備,但是理想和現實有巨大的差距,公司仍然在虧損。

其實豆奶市場在當地已經很飽和了,而他的公司又是一家新興公司,根本沒有品牌競爭力。但是公司已經投入了100多萬元,管理者想要放棄,卻又不甘心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於是又投入了300萬元,希望可以置之死地而後生,但是投資依然是泥牛入海,一點成效都沒有……

最後,老板為了豆奶公司傾家蕩產,沒有賺到一分錢,令人扼腕歎息。

誘惑攀升的時候,我們要的是冷靜下來,要及時給自己降溫,這樣,我們才能保持冷靜,才能定力非凡地去處理棘手的事情。

適當地放棄,體現的正是一種風範。不能果斷放棄,隻會讓野心繼續擴大,一直惡性循環下去。多數時候,我們是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結果隻能是走向失敗,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種逆反心理,總是認為越是相反,就越是要做,這是不足取的。

誘惑是雙向的,很多時候,誘惑會打破我們的定力防線,讓我們跟著誘惑走,就算是失敗了,誘惑也會毫不留情地牽引著我們。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過:“承認既定事實,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放棄應該放棄的,這是在困境中自救的先決條件。”認真分析誘惑,不管它是攀升還是下降,我們都應該適時地找回自己的定力,隻有如此,我們才能抵擋住誘惑,在自己最清醒的時候做出關鍵決定。

在一條河的岸邊,有幾個人在釣魚,還有幾名遊客在欣賞風景。這時,有一名垂釣者釣上來一條大魚,足有一尺半的樣子。但是垂釣者卻不為所動,他把魚嘴上的吊鉤取了下來,接著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把大魚扔進了海裏。

圍觀者非常驚訝,他們認為這個垂釣者太貪心了,竟然連這麼大的魚都不要!過了一會兒,垂釣者釣上來一條一尺的魚,釣魚者又把魚扔了下去。如此再三,垂釣者釣上來一隻幾寸長的小魚。旁觀者都覺得垂釣者會繼續把魚扔到河裏,但這次出乎意料的是,垂釣者把魚留了下來,放到了魚簍中。

旁觀者表示很不能理解,就問垂釣者為什麼。垂釣者解釋說:“我家裏的盤子最大的也沒有一尺長,太大的魚釣上來,就算帶回去,盤子也裝不下。”

野心不管大小,能夠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判斷,並且能夠最終實現,這就代表野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野心的大小,取決於它掌握在誰的手中。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過:“正是自尊和野心時常激勵著我去行動,讓我回味無窮的經曆是在雜誌上閱讀關於《馬克爾的筆記》的評論。”托爾斯泰發現這些評論既能供人消遣又具實用價值,讓他能從中發現野心的價值。

成功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切合實際,有一個限度,在這個限度之內,我們能盡最大能力取得成功。我們的野心也是如此,不管誘惑的強弱,我們的野心也需要一個限度,多一分不可,少一分不行。隻有讓野心在最正確的軌道上發揮作用,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誘惑隻是表麵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保持住自己的定力,然後在冷靜情況下,對事情做出最合理的判斷。

風範來源於氣度,但是當我們失去定力,變得盲目時,就會發現,風範根本就不複存在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時刻保持冷靜,不管是麵對問題,還是各種誘惑,冷靜是必不可少的,種種事實表明,誘惑是我們走向成功的前提。風範的氣場不是因為誘惑而彰顯,而是因為定力而舒展。

物質的牽引是無底的黑洞

生活中,我們能夠感受到的最直觀誘惑就是物質,就是金錢,塵世中的我們總是習慣追求物質享受。我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但是物質隻是我們所追求表象的東西,是能夠在瞬間摧垮我們定力的。

很多人喜歡追名逐利,總是把金錢和權勢看得很重,這樣的人生活得很累,而且也獲得不了多大的成就,這樣的做法就會導致他們每天都在做無用功。錢財是身外之物,就算我們賺再多,也不會有滿足的那一天。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金錢看淡一些,這樣,我們才會變得輕鬆。

過度在意金錢,就會讓我們變得斤斤計較,變得非常吝嗇、非常小氣。當我們被金錢所操縱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風範的光芒就會被金錢蓋住,而我們的人生也將會因此失掉色彩。

在每一家公司,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被人重視,每天生存在最底層,被人看不起,但是他們依然在默默忍受著,努力做好手上的本職工作,這些人就是公司的清潔工。

有一家公司,一天晚上被竊賊光顧了,保險箱被撬,但是就在此時,一名清潔工挺身而出,與小偷進行了殊死搏鬥,最後,保全了公司利益。

事後,有記者采訪這名清潔工,問到他為什麼會挺身而出,與小偷英勇搏鬥,清潔工回答說:“我每天工作的時候,公司的總經理從我身邊經過的時候,總會讚美我一句,‘你掃的地真幹淨!’”這位清潔工被經理每天的這句話所感動,在公司有危難的時候,清潔工不假思索地挺身而出,保全了公司的利益。

女為悅己者容,士為知己者死。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經理的一句話,不僅感動了清潔工,還讓他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保全了公司的利益。金錢不是萬能的,當我們麵對物質誘惑時,要學會把握好自己,強大自己的定力,隻有如此,我們才能冷靜思考金錢和其他東西相比,孰輕孰重。

其實,除了金錢,我們的人生還有很多貴重的東西,比如親情、友情、愛情等。我們不能被金錢所左右,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金錢被自己所掌控,這樣才能激起我們奮鬥的決心,這時,我們的吸引力才會變得強大,生活才會變得美好。

金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把金錢看淡的人,往往能獲得更多的金錢;把金錢看得太重的人,反而會讓金錢流失掉。其實,有些人在意的也不是真正的金錢,而是在意別人的看法,我們每個人都想賺到更多的金錢,這樣,別人才會羨慕你,才會崇拜你。越是看重金錢,我們的風範就顯得越單薄,等到被金錢腐蝕之後,我們的風範就會毫無征兆地消失了。

比爾·蓋茨是微軟總裁,他把自己所有的資產都捐給了社會。作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認為:“如果你認為擁有享用不盡的金錢,便可享受到常人無人能及的幸福,你就錯了。其實,每當一個人擁有的金錢超過一定數量時,它就隻是一種數字化的財產標誌而已,簡直毫無意義。”

過多地追求金錢反而會適得其反,因此,不如換個角度去看待金錢,讓金錢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變得精彩。過多的物質誘惑隻會讓我們深陷泥沼,難以抽身而退。金錢物質誘惑隻能給我們帶來暫時的安逸,但是我們情感的空白又需要什麼來填補呢?把金錢看淡一些,讓自己快樂一些,風範才會如影隨形,才會和我們一起開創一個又一個新的奇跡。

IBM公司的前總裁湯瑪士·化生,一直想要在美國商界呼風喚雨,想讓公司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每天,湯瑪士·化生都在不知疲倦地工作。

一段時間之後,湯瑪士·化生因為過度勞累,患上了心髒病。醫生建議他要少工作,多花時間去休息,但是湯瑪士·化生不聽,依然廢寢忘食地工作。他認為,現在是公司的關鍵時期,如果不努力工作,公司就會止步不前,而效益也就會成為一紙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