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12 在危機麵前,淡定是一種風範(3 / 3)

郭子儀含笑聽完了兒子們的抱怨,之後收起笑容,語重心長地說:“我之所以敞開府門,任人進出,並非是為追求那些浮名虛譽,而是為了保全自己,保全我們全家的性命啊。”

兒子們聽了,一個個都被父親這份鄭重嚇倒,忙問其中究竟。

郭子儀歎了口氣,說道:“你們光看到郭家顯赫的地位和聲勢,卻沒有意識到這些是會隨時喪失的。正所謂月盈而蝕,盛極而衰,人世同自然,不妨做到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又倚重於我,斷不肯讓我歸隱脫身。在這樣進退兩難之時,如果我緊閉大門,不與外麵來往,隻要有一個人與我郭家結下仇怨,那麻煩可就大了。你們想,我打了那麼多的仗,仇敵會少嗎?如果有一個人誣陷我們對朝廷懷有二心,就必然會有人落井下石,那些嫉賢妒能的小人也會從中添油加醋,製造冤案。那時,我們郭家又如何得以保全?”

兒子們聽後都默不作聲,仔細掂量著父親這番話的重量。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若想在混雜繁亂的關係中時刻享有內心的平安,除了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綜合素質之外,還要注意做人的方式。我們也許的確做不到古人所說的“無欲則剛”,但也並不能像李白所暢言的“人生得意須盡歡”。凡事有度,適可而止。隻有學會控製,學會低調,我們的風範氣度才會自然展現出來。

正所謂“小智若仙,大智若愚”,隻有懂得矜持低調、不事張揚的人,才能如流水般,川流不息、源遠流長。風範需要的就是細水長流,把小事做成大事,把平凡的事做成不平凡的事,我們才會看到風範大成的那一天。

視危機若等閑,視成功若必然

人生中,難免會有起起落落,但是就算我們墜入了失敗的深淵,也隻不過是從頭再來。人生正因為有起起落落,所以,我們才會更加珍惜成功的一刻;人生因為有悲歡離合,所以,我們才會更加珍惜相聚的每一秒……任何事情都有相對立的一麵,正因為此,我們才需要珍惜眼前的一切。危機不過是曇花一現,隻要我們學會正視危機,危機就會變得渺小不堪,甚至可以忽略。

淡然去看待問題,我們才能離成功更近一步;淡然去看待問題,危機才會遠離我們。人生需要自我排解,更需要我們學會淡然視之,隻要我們不去在乎,不去看重,危機就不可能興風作浪,而我們也將因此修煉出自己想要的風範。

有一年,鄭板橋專程來到山東萊州的雲峰山觀仰鄭文公碑。因天色已晚而不得不借宿於山間的一處茅屋。

進屋後,眼前一位儒雅老翁,自然是小屋的主人,熱情地招待了鄭板橋。老人出語不凡,自命“糊塗老人”。

交談中,老人請鄭板橋欣賞陳列在屋中的一方硯台:如方桌般大小,石質細膩、鏤刻精良,讓鄭板橋大開眼界。

後老人又請鄭板橋題字,以便刻於硯台背麵。鄭板橋則自覺老人必有來曆,便題寫了“難得糊塗”四個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方印。

因硯台頗大,尚有餘地,鄭板橋則請老先生也寫一段跋語。俯仰間,一段小楷便赫然而現:“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而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隨後也用了一塊方印,印上的字卻是“院試第一,鄉試第二,殿試第三”。

鄭板橋大驚,細談之下才知道老人原來是一位隱退的官員。又有感於糊塗老人的命名,見還有空隙,便也補寫了一段:“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這就是“難得糊塗”的由來。

人生在世,又豈能時時順心、事事如意,正如老人所說,做人就不應處處斤斤計較,精明計算,隻有淡然處世,我們才不會被煩惱所擾,才不會被俗事所累。人生處處都是危機,如果我們過於看重的話,就會左右自己的思維,讓自己不敢邁出第一步,更會失去戰勝危機的勇氣。

成功沒有捷徑,但是好的心態卻可以作為我們成功的助推器。任何時候,危機都是暫時的,都是需要我們認真努力去解決的,對於我們來說,危機是一種考驗,危機可以讓我們不斷完善,更可以讓我們邁向一個又一個新的起點。

危機是暫時的,我們要學會正視危機,更要學會遺忘,視危機若等閑,我們才能發現成功是一種必然。危機是我們人生的試金石,當我們麵對危機時會呈現各種各樣的人生態度,我們要學會做普通人中的強者,學會調整心態。隻有積極麵對一切,危機的陰霾才會散去,成功才會在下一秒鍾出現。

1945年,二戰時期,羅勃·摩爾在一艘潛水艇服役。同年3月,在中南半島附近276英尺深的海下,這艘潛艇通過雷達的監測,發現了日本的一支艦隊,這支艦隊正在朝摩爾的潛艇開來,這艘艦隊包括:艘驅逐護航艦、一艘油輪和一艘布雷艦,而摩爾則將為我們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他親身經曆的故事。

“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島附近276英尺深的海下,學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

當時,我正在一艘潛水艇上。我們從雷達發現一支日軍艦隊——一艘驅逐護航艦、一艘油輪和一艘布雷艦--朝我們這邊開來。

我們發射了三枚魚雷,都沒有擊中。

突然,那艘布雷艦衝著我們直愣愣地開來(一架日本飛機,把我們的位置用無線電通知了它)。我們潛到了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它偵察到,同時做好了應付深水炸彈的準備。同時還關閉了整個冷卻係統,和所有的發電機器。”

“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島附近276英尺深的海下,學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

當時,我正在一艘潛水艇上。我們從雷達發現一支日軍艦隊——一艘驅逐護航艦、一艘油輪和一艘布雷艦——朝我們這邊開來。我們發射了三枚魚雷,都沒有擊中。

突然,那艘布雷艦衝著我們直愣愣地開來。(一架日本飛機,把我們的位置用無線電通知了它)我們潛到了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它偵察到,同時做好了應付深水炸彈的準備。同時還關閉了整個冷卻係統,和所有的發電機器。”

“3分鍾後,天崩地裂。六枚深水炸彈在四周炸開,把我們直壓海底——276英尺的地方。深水炸彈不停地投下,整整15個小時,有十幾二十個就在離我們50英尺左右的地方爆炸——若深水炸彈距離潛水艇不到17英尺的話,潛艇就會炸出一個洞來。

當時,我們奉命靜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鎮定。我嚇得無法呼吸,不停地對自己說:這下死定了……潛水艇裏的溫度幾乎有100多度,可我卻怕得全身發冷,一陣陣直冒冷汗。

15個小時後,攻擊停止了,顯然那艘布雷艦用光了所有的炸彈後開走了。而這15個小時,在我感覺好像有1500萬年。我過去的生活在眼前一一出現,我記起了做過的所有壞事和曾經擔心過的一些很無聊的小事:我曾擔憂過,沒有錢買自己的房子,沒有錢買車,沒有錢給妻子買好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為一點芝麻小事而吵架。我還為自己額頭上一個小疤——一次車禍留下的傷痕發過愁。

多年之前那些令人發愁的事,在深水炸彈威脅生命時,顯得是那麼荒謬、渺小。我對自己發誓,如果我還有機會再看到太陽和星星的話,我永遠不會再憂愁了。

在那15個小時裏,我從生活中學到的,比我在大學念四年書學到的還要多得多。”

人要學會放棄,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會被小危機左右,如果我們不能調整好心態,淡然去解決危機。我們往往被小危機左右,如果我們麵對小危機,都無法展現出自己強大的心態,當大危機出現之後,我們就會更加束手束腳了,等待我們的也終將會是失敗的無情打擊。

我們需要為各種突發危機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無法預知下一秒鍾會發生什麼,正因為此,我們才需要盡全力調整好心態,迎接每一次危機的挑戰。

我們應該學會為心靈減壓,為自己的靈魂留下一片棲息的場所。人生考驗是如影隨形的,正因為這樣,才需要我們盡全力做好自己。給危機提供一個停泊的驛站,給心靈提供一個緩衝的舞台,隻有如此,我們才能自然而然展現出自己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