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風範,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好時間。時間在不停地流逝,而我們風範的修煉也要跟時間賽跑。我們要與時間賽跑,才能達成所願,才能讓自己無愧於心,永不後悔。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相同的,隻有把時間利用好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一番偉業。
吃得起虧,走得正路
如果我們縱覽曆史,就會發現,很多人都吃過虧,而且吃虧之後還不在意,反而把自己的人生走得更加好了。吃虧是福,接受吃虧的現實,是一種大度的表現。當然小虧能吃,因為我們可以從中吸取教訓,免得今後犯更大的錯誤;但是,大虧不能吃,吃了大虧之後,我們很有可能會一蹶不振,喪失掉走下去的決心。
對吃虧的事情一笑而過,體現的是一種襟懷,著名畫家、書法家鄭板橋就曾寫過“吃虧是福”的四字條幅,其中之意也不難理解:做人要能吃得了虧;過於計較個人得失,反而會舍本逐末,丟掉應有的幸福。
人活著,就要坦蕩,吃虧隻是暫時的,學會接受,我們展現的是睿智、是風範。能夠吃虧的人,往往內心是簡單而淡然的。他們不沉陷於是非紛爭中斤斤計較,不局限在狹隘的自我思維中。這體現的不僅是一種風度和品質,更是一種大智慧的超越。
被譽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善於“養生”,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的詩、書、畫藝術精湛,號稱三絕。由於他在創作過程中能把詩、書、畫三者巧妙結合,獨創一格,從而達到了一種全新的藝術境界。這使他精神上有所寄托,豁達而開朗。
但這一切,都是在他官場“吃虧”後的“福氣”。年輕做官時,他愛護百姓,因為在災荒之年為災民請求賑濟而觸犯了上司,最後被罷官回鄉。但是鄭板橋並沒有憂鬱沮喪,也不為官場失意而鬱悶不樂,而是騎著毛驢悠然回到故鄉。從此專注於詩、書、畫,安然幸福地過著晚年的生活。
鄭板橋可謂是一生坎坷,但他始終以樂觀的姿態去麵對生活。他寫過兩條著名的字幅,就是流傳至今的“難得糊塗”和“吃虧是福”,這兩條字幅含有深刻的哲理。憑借這種達觀大度的心態和大智若愚的智慧,鄭板橋不但長壽,而且留下了萬世美名。
“吃虧”與“不公平”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裏。朋友之間有時會“吃虧”,同事之間有時會“不公平”。如果以一種達觀的姿態去看待所謂的“吃虧”和“不公平”,那麼就會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這也是創造未來的一個重要保證。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麵對個人名譽的得失時,曾說過這樣的話:“如果我每讀一遍對我的指責,就做出相應的辯解,那我還不如辭職算了。如果事實證明我是正確的,那些反對意見就會不攻自破;如果事實證明我是錯誤的,那麼即使有十位天使說我是正確的也無濟於事。”
吃虧,顧名思義,就是利益的損失。在生活和工作中,收獲與付出相伴而行,卻不可能次次相等。有得也有失,既不會有全得,也不會是全失,而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吃虧則是收獲與付出之間的平衡,得與失中的理性。如何真正領會其中的含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品味,在工作中體會。
很多人總是不願意吃虧,總想著得到,但是如果沒有付出,哪會有回報?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吃虧的過程,我們要做的就是正視吃虧,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好自己,展現出常人所不具有的大家風範。
一個主動承擔了600元損失的生意人,沒想到竟然獲得了6萬元的銷售額。
他的公司主要經營家用、公用清洗設備,由於質量上乘、服務口碑一流,在業內創下了不小的名氣。
一次,銷售人員聯係到了一筆業務:某市一家三星級的酒店要購買一套地毯清洗設備,價值6000元。各項手續辦好後,他立即把設備寄往了該市。原本一樁不錯的買賣就此功成。
但沒想到的是,意外節生。酒店收到設備後,稱設備在運輸途中損壞了,要求退貨。他派人查看後得知,設備是在酒店組裝時,由於操作不當而損壞的,維修費用約需600多元,酒店不願承擔才要求退貨。
按照常理而言,公司並沒有任何責任,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他認為“吃點小虧”無所謂,維修費用他來承擔。於是,他派人把設備修好,酒店異常滿意。
一個多月後,該酒店要更新其他清洗設備,首先想到的就是甘願“吃虧”的他,一次性就訂了6萬多元的貨。
吃虧並非了無追求、碌碌無為,而是一種理性麵對得失和追求的坦然,是麵對索取和作為的豁然,是旁觀於他人追名逐利而仍能保持寧靜和明智的超然。若能在得失麵前煉就一份淡泊的情懷和平和的心態,那麼就會有一份清醒和思考,而由此達成的氣質與境界,這才是我們風範本質中所需要的。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想或不願吃虧亦無可厚非。然而,吃虧不僅是一種品德和境界,更是一種關於心境的角度和高度。願意吃虧、不怕吃苦的人,總是把別人往好處想,也願意為他人多做一些,在其看似迂腐、軟弱的背後,是一個宏大、寬容而純淨的世界。
正所謂“若欲取之,必先予之”,不計較一時長短,不在乎個人得失,懷著簡單而純明的心,吃虧而後得福。過分斤斤計較,在貌似得到眼前小利的同時,繁雜了思想,負累了心靈,也許更重要的是,失去了長遠的福報。風範需要有大智慧,有長遠眼光的人修煉,駕此長風,適彼樂土,風範才能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最終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