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誅心(1 / 2)

這一天對於何雲生來說格外的不同,他不止觸碰到了儒道的門檻,同時他比往常足足遲到了兩個時辰。

這對於一向謹言慎行的他來說,是五年來的頭一遭。

以前吳鬆這位老師總是有事沒事的找他麻煩。

即便何雲生並沒有犯錯,他也總能找到理由來刁難何雲生。

這一次,何雲生主動給了吳鬆發飆的機會,滿學堂的學子,都拭目以待,準備看何雲生的笑話。

可惜,這一次他們都失望了。

吳鬆僅是看了何雲生一眼,瞳孔微微一縮,便什麼話也沒有說出口。隻是示意何雲生趕緊坐回自己的位子上。

何雲生也是一愣,不過很快他就反應了過來,必然是吳鬆已經看出他產生出意境一事。

何雲生對著吳鬆一拜,在所有學子困惑,不解的目光注視下,走向了自己的坐位。

何雲生擁有了意境也意味著他入儒道隻是時間早晚的事情。而一經入儒,他便不再是平民,值得吳鬆對他重視。

對於何雲生擁有了意境,吳鬆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反而在他心裏,何雲生早就該修出意境了。

五年來,這是何雲生上過最舒心的一天課了。不過暗地裏對他投來異樣目光的學子,卻比平時多了許多。

這些目光有冷漠,有厭惡,更多的卻是不懷好意。

五年了,他們早就習慣每日看何雲生的笑話,一天看不到渾身都不舒服。

既然老師吳鬆沒空給何雲生製造麻煩,那麼也隻能由他們來代勞了,許多學子心中都有這種想法。

何雲生對於眾多學子異樣的目光,他卻視若無睹,畢竟五年同窗,誰不認識誰啊。

這個世界的學府製度與他前世的學校大不相同。

每一個學子從入學到畢業都是隨個人選擇,隻要你有信心能應考左學府,隨時都可以升學。

左學府的入學條件與序府又有不同。序府屬於啟蒙,給得起錢就行。左學府卻需要經過一定的考核。

這個世界讀書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入儒。有些人年紀輕輕便踏入儒道,有些人卻須窮其一生。

升學若太快,入儒的機會反而會更低。

因為每一座學府,不管是序府還是大學府,都限定入學年限不得超過二十載。

這也就是說,從序府到大學府,可攻讀的時間為八十年。八十年若還不能入儒,那麼此生也就再沒有機會。

可能有人覺得,八十年再加上私塾,又有多少人能活到那個時候。

以其讀一輩子書,不如用有限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確實,絕大多數人都會這麼選擇,但也有例外,其中最著名要屬大秦國當今的左庶長唐益閑。

唐益閑據說七十多歲才入的儒道,如今已是貴為大秦左庶長,真正做到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唐益閑的傳奇,激勵了無數學子求學之心。

這也是鹹陽各種學府不知凡幾,卻每一所都有學子少則數百,多則數千人的原故。

五年裏,子鳴序一共出入儒學子達三十七人。

若算上陳少易與何雲生,一共入儒有三十九人,這數量已經是非常可觀了。

畢竟子鳴序隻是一所序府,平均每年便有七八個入儒學子。就算在整個大秦國也是名列前茅。

正所謂,人無傷虎心,虎有害人意。盯上何雲生的學子中,便有張彬。

說起張彬,這三年來他過的即舒心又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