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雕環賽結束,第一名是一個叫陸大麥的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以兩百九十枚的數量略超第二名。
以兩百八十七枚數量占據第二的是一位叫洛葉輕的雕環師,啟沅記得在馭環部門二樓的實驗室裏見到過她,是一個樣貌平平,非常努力的人,好幾次啟沅在晚上十一點多離開時,她還在努力的練習雕環。
第三名兩百七十九枚,梁青,三十多歲,任職於漓花市的青雲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青空市趙家在漓花市裏的一處產業。
第四名的王明正,以兩百七十一枚的數量超過位居第五的石偉一枚,也不知道兩人什麼仇,王明正至始至終都排在石偉前麵,而且不多不少,隻差一枚。
啟昌以兩百四十一枚的數量排到第九名。
而那位能同時雕製三枚聚能環的,落到了十一名。
四個小時,兩百四十分鍾,排在前十的人幾乎都超過一分鍾一枚的數量。這樣高強度的製作下,還能達到這樣的速度,一般人練多少年都做不到。
前十名裏邊,超過三十歲的隻有四人。雖然年紀大些的人在雕環上多了很多年的功夫,但達到一定高度之後,時間上的差距已經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上午比賽的前一百名隻是暫定的,要等到下午的結果出來之後,再排出第一輪雕環賽的最終結果,前一百名進入後天的第二輪雕環賽。
下午一點之前,啟沅他們就已經入場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待比賽開始。
上午和下午的比賽時間隻有一個小時的空檔,大多數人都選擇出去解決午餐再回來,他們並不擔心因此錯過比賽——說實在的,這樣的比賽沒有什麼看點,起碼對於雕環師以外的人們來說,全是尿點。但環已經跟所有人都生活都聯係在一起,無法讓人無視。
空了許多的看台,未曾離去的人們隨意在小販那裏買了點食物解決肚子,耐心的等候比賽開始。
啟沅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張木桌,一把木凳。
木桌左側放著裝滿木質壞胚的盒子,一盒五百枚——從雕環師大賽開始舉辦的那一年起,從未有人突破過五百的數量,曆史最高紀錄是三百五十枚。
靠著木桌右側的地上放著一個大的空盒子,用來盛放製作好的聚能環。大盒子是透明的,分隔兩層,第一層有檢測聚能環是否合格的裝置,不合格會被遺棄到外麵,合格的會被投入第二層。第二層有檢測和計數的裝置,再次檢測確認聚能環是否生效,而後統計數目,實時更新到賽場上的大屏幕。
啟沅看向四周圍的看台。
還在那裏坐著的人,有許多都穿著代表著馭環師的白袍,主看台處,原本這樣的盛會彭會長應當要過來,但今日並未來到現場。而且神環聯盟分會的許多高層都未曾過來,啟沅隻看到王部長坐在那裏,他代表雕環部門。
馭環部門的部長常年在海洛城,趙副部長過來,也有代表他們部長的意思,但現在坐在馭環部門的位置上的,是管理民用環部門的副部長,名叫林峰。雖然他和趙副部長在職務上應當算是平級,但實際上民用環部門和戰環部門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真正要算起來的話,戰環部門要比民用環部門高半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