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您這些碎木頭可還有用?”
回家的路上,張鬆仍是順便在那些廢棄老舊,正在被拆掉重建的村屋邊轉悠,然後找到那些應該算是房主的人家,客氣地詢問兩句。
在郊區生活,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節省很大的開銷,比如生火做飯的柴火之類,張鬆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像現在這樣,看到某一處拆房的人家後,從這些垃圾堆中隨便找些碎木爛板,便足夠他一天引火之用了。
“你要自己去撿拾吧,小心點別被砸傷了!”
屋主是一名60幾歲,有著一身古銅色肌膚,臉上滿是風霜地老者,滿不在乎地說道。
這片已經被拆成了廢墟的瓦房舊址,還有用的木材、青磚都已經堆放在了一邊,沒用的石灰泥土、還有那些斷掉無用的椽子等,則被隨意地聚攏在新建地基之外某一處。
或許是還差了些材料,亦或許是沒有找到合適地工頭、師傅,雖然這舊房已經拆掉了,可是新房的修建還沒有徹底動工。所以張鬆這一眼望過去,堆積的廢棄料中,還有著不少可以當柴火使用的木料,故此才有這麼一問。
“好嘞,謝謝大爺了!”
張鬆順手遞給對方一根香煙之後,麻利地跳進了那堆廢料堆中,一番推拉拖拽之後,好幾根一米多長的椽子,還有比那大腿還粗的沉重斤棟梁柱一截,便被張鬆給放進了自己的三輪車中。
“小夥子不錯啊!!”
老大爺帶著濃烈的閩粵口音,叼著張鬆遞給他的香煙,熱情地指著土堆中還露出薄薄一片的褐色椽子一頭。
“多撿點,反正我們家也用不完了!!”
“夠了夠了!!”
等到張鬆心滿意足地打道回府時,他那原本空空如也的三輪車拖鬥後麵,已經堆滿了不少斷裂、腐朽的木柴了。看這模樣,至少好幾天的時間,張鬆都不用擔心自己家裏那柴火灶的引火之物了。
還別說,這些椽子、斤棟雖然都是斷裂掉沒什麼大用的東西,可是其中好些應該都是不錯的木料,特別是作為梁柱的斤棟木材,雖然隻是短短的一米出頭,卻有著完全不遜色於鋁材、甚至更甚的重量,讓張鬆回去的時候,好是出了一身汗。
“喲,小張啊,今天收獲不錯嘛!!”
“有啥收獲啊,這都是我路邊撿來生火的廢柴而已……”
一路上,有不少熟悉的麵孔,跟張鬆友善地打著招呼,雖然其中不少鄉人的眼神中,或多或少帶著幾分輕蔑,不過張鬆都一一熱情地予以回應。
在這個時代,大家對於拾荒者的態度多少還是帶著幾分歧視,尤其是不明白其中利益,加上張鬆本人又是外來者等因素,像這樣的鄉人自然不會太少。
“叔,哪天有時間的話,去我家裏看看吧,上回翻瓦的地方,好像又開始漏水了。”
迎麵正好碰到了村裏的瓦匠楊通茗師傅,張鬆掛著笑容跟對方提了一嘴。
“那滴雨的地方我清楚,那是底下的椽子腐朽凹陷下去了,光是翻瓦沒用的。你得重新找兩根合適地椽子,我幫你換上去就好了。”
楊通茗看了張鬆一眼,自信滿滿地回答道。
當初他就跟張鬆提過這點,不過由於張鬆初來咋到找不到合適地椽子,所以就隻能先將就一下,他也不怕張鬆因此來找他麻煩,說自己的手藝不過關。
“怎麼?是你找到了合適的椽子了嗎?”
“恩,前兩天運氣好找一位鄉親要了兩張板子。”
張鬆點點頭,家中的器物早就準備好了,隻是自己這一直早出晚歸地,倒是沒有去跟楊通茗打過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