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伶俐人做事細致周到——細節決定成敗(3 / 3)

很多人在做事時,喜歡耍小聰明,能偷懶就偷懶,能將就就將就,應付了事,受到批評還不以為然,認為這不過是小事一樁,殊不知,這恰恰是我們不能成功的致命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準則,軍人的職責是保衛祖國,教師的職責是培育人才,醫生的職責是救死扶傷,工人的職責是生產合格的產品……社會上每個人的位置不同,職責也有所差異,但不同的位置對每個人卻有一個最起碼的做事要求,那就是:做事做到位,要做就做到最好,否則就不做。

無論何時何地,你都不能瞧不起自己手上的工作,它所能帶給你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件小事上,你能收獲到什麼。無論你在哪裏工作,你都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做到位,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因為隻有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對每一項工作都盡心盡力,才會使自己越來越能幹,才可能追尋到更大的發展空間,獲得更多的成功。

[BT1]成也細節,敗也細節

天下任何事情,實際上都是由一些細節組成的。我們綜觀成功人士的成功之道,之所以能有傑出的成就,主要是把注重細節貫穿始終。一個人的價值不是以數量而是以他的深度來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夠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正所謂成也細節,敗也細節。那些看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在成功者的眼裏,卻蘊藏著巨大的秘密。

[GK2!2][HTK]一個青年來到某城市打工,不久因為工作勤奮,老板將一個小公司交給他打點。他將這個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條,業績直線上升。有一個外商聽說之後,想同他洽談一個合作項目。當談判結束後,青年邀請這位也是黑眼睛黃皮膚的外商共進晚餐。晚餐很簡單,幾個盤子吃得幹幹淨淨,隻剩下兩隻小籠包子。青年對服務小姐說,請把這兩隻包子打包,他要帶走。外商當即站起來表示明天就同他簽合同。[HT][HK]

因為將吃剩下的兩隻小籠包子帶走這樣的細節感動了外商,使外商順利地與他簽訂了合同,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細節的威力,它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態度。

[GK2!2][HTK]有一個女孩到外企應聘,招聘主管看過她的簡曆後,婉言拒絕了女孩的請求,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撐了一下椅子站起來,覺得手被紮了一下,原來椅子上有一隻釘子露出了頭。女孩見桌子上有一塊鎮紙石,於是拿來用它將釘子敲平,然後轉身離去。但幾分鍾後,招聘主管派人將這個女孩追了回來,她被聘用了。[HT][HK]

這個女孩為什麼會被聘用?原因就是:在一件很細小的、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上也能體現出對別人體貼、關心的人,總是受到幸運女神的青睞。

“牽一發而動全身”、“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顯示了細節對於整體的關鍵作用,這些細小的環節看似無關緊要,卻可能會影響大局。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否,很可能關鍵就在一個小小的細節上。一個馬掌釘決定了一場戰爭的勝負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GK2!2][HTK]國王查理三世準備與敵軍決一死戰,因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者將統治英國。

戰鬥進行的當天早上,查理派人準備自己最喜歡的戰馬。

馬夫對鐵匠說:“快點給馬釘掌,國王希望騎著它打頭陣。”

鐵匠埋頭幹活,釘了三個掌之後,發現沒有釘子來釘第四個掌了。“我需要一個釘子,”他說,“得需要一點時間來砸出一個。”

馬夫急切地說:“我告訴過你,我等不及?,我聽見軍號了,能不能湊合一下”

“我能把馬釘釘上,但不能像前幾個那麼結實。”

“能掛得住嗎?”馬夫問。

“差不多能,”鐵匠回答,“但我沒太大把握。”

“好吧,就這樣吧。”馬夫道:“快點,要不然我們都要挨罰的。”

馬掌釘好後,馬夫將戰馬牽到國王麵前。

兩軍交鋒,查理國王衝鋒在前,策馬揚鞭,迎擊敵人:“衝啊,衝啊!”

他還沒走到一半,突然,一隻馬釘掉了,戰馬跌翻在的,查理也被掀倒在地上。

士兵們見到國王倒下了,便紛紛轉身逃跑,敵人的軍隊包圍上來,俘獲了查理,戰鬥結束了。

從那時起,人們就說:“少了一個鐵釘,丟了一隻馬掌;少了一隻馬掌,丟了一匹戰馬;少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

這次戰鬥的失敗僅僅失因為少了一顆馬掌釘。[HT][HK]

成有成的道理,敗有敗的緣由。“成也細節,敗也細節”的提法自有其合理之處。既然如此,無論在大事情上,還是小事情上,都需要做到“滴水不漏”、“一絲不苟”。隻有這樣,做事才能真正地穩操勝券。

[BT1]忽略細節,終釀大禍

在驚濤駭浪中有些水手能夠航行,卻會在淺灘處折戟沉沙。千難萬險的時候,因為知道冒險,心裏有了萬全的準備,所以不容易疏忽;輕鬆卻容易使人失去戒心,心情鬆懈,就不免大意了。所以,所謂危險,不在危險與否,而是在精神的弛緊。有人做過調查,工廠工人受傷的比例,做了一兩年的熟手,遠比初來的生手要高得多。

高度重視不會出現意外,所有的意外,都是由疏忽細節引起的,而習慣性的自信,卻是造成這些小小疏忽的最大原因。誰又能估計世間因為“不小心”而造成生命的損失、人體的傷害和財產的損失呢?往往由於某些工作人員小小疏忽,車輛傾覆,房屋焚毀,喪失許多寶貴的生命。鐵軌上的小小裂痕,或是車輪上的一些毛病,會釀成覆車之禍,傷害許多生命。因為不小心隨便扔一根燃著的火柴,扔一個香煙頭,結果竟然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使得整片森林遭到焚毀。人們往往注意大事卻疏忽細節,但誰知道闖大禍的就是那些瑣碎的細節!

因疏忽而造成的大災禍,其後果令人觸目驚心。而災禍的發生卻往往隻是因為事情初期對細節懈怠和忽視。就像有人患病,開始病情輕微,便抱著忍一忍、無大礙的心理,結果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而釀成重病甚至喪命,到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GK2!2][HTK]曾經有個人開車技術非常不錯,已有多年駕齡,但他開車時總是小動作不斷,比如點根煙,換盤CD,和騎車的熟人打個招呼等等。旁人說他他不聽,反而說:“我藝高人膽大,沒事。”結果有一次,他在一座立交橋上連人帶車從橋上衝了出去,原因再平常不過:在高速急轉彎的同時,他伸手去扶了一下快要倒的礦泉水瓶。[HT][HK]

不要以為那些潛伏著危險的不良習慣隻是件小事,不要覺得你的本事大、什麼情況都能應付自如、別人眼中的危險事對你而言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總有一天,它就會找上你的門,開始襲擊你。

範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先憂後樂,與人同憂,與人同樂,一個人能做到這個地步就不錯了,可是當你追求成功時也隻做到這種地步,這樣就不及格了,多少要有先憂後樂的精神。“憂”不隻是擔心掛念,廣義的解釋應該包括思考、創新和構想。所以“先憂”的意思就是比他人先一步思考、創新和構想。每個人部不是十全十美的,如不能完全做到‘先憂”的要求,也至少要有這一念頭。

在工作中,精確與對工作的忠誠是一對孿生兄弟。一個員工做事精確的良好習慣,要遠遠超過他的聰明和專長。

為什麼有些人做事總是免不了犯各種錯誤呢?究其原因,或是由於觀察得不仔細,或是由於思想的不縝密,或是因為缺少足夠的理智,或是因為行動的粗糙。

工作中絕對的正確和精細,是從事任何職業的重要資本,有了這種資本,自然會受到器重,得到信任。

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不斷進步,物質高度文明,社會生活安定,人們不需要為最基本的生存問題而日日戰戰兢兢了。然而,誰也保證不了在風和日麗的春天,不會響起晴空霹靂。因而,我們時時要有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有備無患”。

如果每一個人能把自己的全副心思放在工作上,人人都能謹慎小心地工作,認認真真處理事情,那麼不但生命的喪失、身體的損傷、物質和金錢的損失,都可以比現在大大地減少,而且人們的人格與品質,也會有一個極大的提升。

[BT1]路要一步步走 飯要一口口吃

為了實現目標,特別是大目標,我們必須找出如何實現目標的最佳方案。

如果你知道你的具體目的地,而且向它邁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做任何事隻要你邁出了第一步,然後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會逐漸靠近你的目的地。李盛學就是這樣,從一個少年放牛郎一步步走下去,最後競成為了千萬富翁。

[GK2!2][HTK]李盛學家裏人口眾多,十分貧窮。在他十幾歲的時候,有一次吃飯,他們兄弟姐妹五六個一齊盯住菜碗中一小塊豬肉“油脂梭子”(用肥肉製作豬油的肉渣),都想得到這塊香味無與倫比的“油脂梭子”。幾個月都聞不到肉味的他們在當時認為,那“豬油梭子”大概是世界上最香的東西。

這小小的奢求,就是促使少年時期發憤讀書的李盛學人生的第一個誌願。

李盛學的第二個誌願是,通過奮鬥,改變社員們對他的“政治歧視”。

一次,隊長分配他和幾個青年一起去給莊稼噴農藥滅蟲。到倉庫領噴霧器時,別的青年都領取到了新的或者好的噴霧器,唯有他因為出身貧農,卻排在最後,領到了一架破噴霧器。那時候他就下定決心:今後我一定要爭取和別人一樣,在勞動時用上好的噴霧器!

他有初中文化,人又聰明,善於動腦。社員們記工分,或者到生產隊裏領東西時經常需要蓋名章,他就自製工具,義務給社員刻名章;社員們沒錢到鎮上去理發,他就學習著給社員義務理發;社員腰酸背痛的多,他就學習針灸技術,義務為患病的社員針灸治療;有的青年社員要結婚,請了木匠打了炕櫃,但請不起畫工,他又學習畫油彩畫,義務為社員畫櫃……就這樣,李盛學不但鍛煉成了一個莊稼地裏的好“把式”,而且成了人人喜歡的多麵手。幾年後,社員們一致推選他擔任了生產隊的水稻技術員,鹹了農村裏吃技術飯的頭麵人物。

在改革開放以前的中國農村裏,長期的貧困生活使李盛學不敢對未來有太高的奢望。當他成家立業以後,麵對依然貧窮的日子時,他奢想:我這輩子如果能擁有1000元錢,那該多好!

這大概是李盛學的第三個誌願。

從此,他為這個不敢說出口的理想目標而苦苦努力著。

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鬆花江畔的時候,李盛學苦苦奮戰了幾年而沒有實現的“1000元夢想”,當年就得以實現了。

但是這時候,李盛學的誌向和目標已經定在了“萬元戶”上。

李盛學第一個帶頭承包了50公頃土地,將他在農業實踐中學習積累了十幾年的科學種田經驗,運用到了自己承包的土地上。

當年,李盛學當“萬元戶”的目標又實現了。這在當時的農村,是件轟動全縣的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李盛學沒有沾沾自喜,他將奮鬥的目標又定在了“10萬元戶”上。

李盛學不再把多賺錢的希望完全放在種植糧食作物上,他通過讀報紙、聽廣播已經知道了:曆史上向來缺少糧食的中國,如今市場上的糧食已經過剩。於是,他將產業結構調整到了糧菜瓜果的綜合種植上。

農業綜合經營的路子,使李盛學“10萬元戶”的夢想終於如願以償。

但是,他還是沒有停步收手的意思,他將目光盯在了“百萬富翁”的目標上。

作為農民,他知道“務農為本”的道理,但是,客觀形勢是糧食已經不值錢,國家正在大力提倡糧食轉化。自己不能等!

他開始有了市場經濟的頭腦:種植業不賺錢,為什麼不把注意力放到養殖業上?

於是,他在家庭會議上力排眾議,決定承包當地駐軍部隊的一個養雞場。

他把這幾年的收入和心血全部投入到了養雞場,親自選擇品種、挑選雞雛、配製飼料、增添設備,吃在雞場,住在雞場。

但是,“財神爺”似乎是在故意嚴峻地考驗這位不信命運的莊稼漢子,由於防疫工作做得不好,他的雞一批批地死亡。一年下來,最終將他奮鬥了幾年的十多萬元資金全部賠光,而且還欠下了一屁股債。

然而,他癡心不改,他的執著最後換來了又一年的承包合同。苦心人,天不負。第二年,李盛學果然成功了。為此,他對實現“百萬富翁”的目標更有信心了。

賺大錢、當百萬富翁,是李盛學的宏大誌向。可是“幹什麼,怎麼幹”才能賺大錢呢?實現百萬富翁的夢想是個實際問題。

李盛學開始學會了分析市場走勢。幾年的養殖生涯使李盛學感到,由於養殖業的一哄而起,肉雞和雞蛋市場正在由高峰走向低穀。種糧不如養雞,養雞不如做飼料。於是,他又決定走出農村,到城市裏去做飼料產業。

又是幾年的奮鬥,李盛學白手起家的飼料業火遍了整個東北。幾年之後,李盛學的“百萬富翁”夢又變成了現實。

李盛學是個永不滿足的人。

他的誌向又瞄向了“千萬富翁”這個目標。

他深深地知道,自己的技術難以生產濃縮飼料,於是,他無數次地到全國各地的大城市,到外國去考察、去取經。

終於,在南京,他邂逅了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王厚德教授。

李盛學吃苦耐勞、不怕挫折的創業精神感動了王厚德教授,他決定將自己用十幾年心血研製的幾個生物工程的專利,無償贈送給他。

李盛學要辦高科技的醫藥產業,要涉足世紀科技的前沿——生物工程。他決心已定,但卻“老虎吃天”——無處下口。

沒有資金,沒有廠房,沒有技術,沒有設備,沒有人才,這些統統難不倒他。

他靠租賃、靠借貸、靠合作,渡過了一個個難關。

業內人士評價他:李盛學靠王厚德教授的半試管細菌,白手起家建成了天三奇藥業集團,這簡直是個奇跡。

如今的李盛學和天三奇集團,僅僅創業七年時間,已經擁有了上億元的資產,建成了合乎CMP標準的生產基地,開發出了國家一類中藥新藥,建立了獨特的市場營銷網絡,鑄就了中外企業發展史上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品牌——“健康救助”。

李盛學像“蛹”一樣,咬破了自己精心編織的那個養護著自己的農民、農村、農業的“繭”,並迅速地脫穎而出,成為了翩翩翔舞於高科技醫藥保健品產業領域的“蝴蝶”,從農民成長為一名名副其實的科技實業家。[HT][HK]

沒有目標的人,注定不能成功,因為他沒有前進的方向,如果目標過大,你應學會把大目標分解成若幹個具體的小目標,分階段一個一個的實現。這樣,你可以不斷嚐到成功的喜悅,繼而產生更大的動力去實現下一個目標。否則,如果很長一段時期你仍達不到目標,就會讓你覺得非常疲憊,繼而容易產生懈怠心理,甚至你可能會認為沒有成功的希望而放棄你的追求。不必說“笑到最後才是笑得最好的人”,經常讓自己笑一笑,分階段的成功加起來就是最後的成功。換句話說,大的成功是由小的成功積累的,積小勝為大勝。

有一句諺語是這樣說的:路要一步步去走,飯要一口口去吃。如果你是一個有抱負、有理想的人,就應該學會選擇用怎樣的方法去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而前麵的那句諺語就是最好的提示。

人生的追求不會是一下子就能實現的,很多事情要慢慢來就像種莊稼一樣,功到自然成。聰明的人會選擇把自己的追求分割成若幹個小目標,然後一個一個去實現它們,當所有的小目標實現了之後,你自然而然地就是一個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