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考場(1 / 3)

龍劍秋運轉體內的文膽,將文氣附著在手中的狼毫筆之上,刷刷地寫起來。筆不加點,一氣嗬成。文膽乃是文運位格的聚集,相當於武者的丹田,妖獸的內丹,是文道修士的力量源泉。龍劍秋覺醒的是“碧血琴心劍膽”,是文膽之中第一流的,對於文章有著加成作用。

他筆如龍蛇,字字珠璣,每一個字都圓潤充滿了美感,令人一見難忘,甚至光是看到那字就令人心思通明,智慧大開。

這考卷的卷紙也是用著儒教聖地東曲城所產的雪玉紙,算是一種低等的法寶,可以用來承載文氣。這筆的筆杆是空心綠竹所製作,有著啟迪智慧的效果,筆豪是一種特殊的妖獸雪狼的尾毛。雪狼妖獸不但是妖獸,還蘊含著一絲絲魔氣,以及長久受到這片大陸的文氣熏染的一絲絲文氣,是最上等的製作毛筆的材料。紙張筆墨就好比武者的武器法寶,因此龍劍秋專門煉製之下,令它們的等級都達到了一流水平。

這次的考試,開先一道題是論述一位先賢的功績,寫出一篇詩詞歌賦和一篇文章策論。龍劍秋看著這位先賢的事跡,想起了文祥、於謙以及諸葛亮,這位先賢的事跡可以是這三位前世曆史上有名的賢臣的合集。

這位先賢的名字叫做陳磊,乃是大宋王朝數萬年前一場大變亂之中崛起的人物。那一次宋帝北狩,被遼國大軍擊破。大宋皇帝被抓走,隨軍的文武百官也受到昏君的拖累,將士死傷無數,無數的文臣武將被抓走,被一網打盡。

陳磊因為多次勸誡大宋皇帝,奈何昏君不聽勸誡,在奸佞的慫恿下一意孤行。若非陳磊名氣太大,眾臣求情,恐怕已經被昏君斬殺了。那一次宋遼大戰,宋軍大敗,全軍覆沒,陳磊本來有機會逃走,但是為了救皇帝,結果自身也失陷敵營。

遼國皇帝聽過陳磊的文名,佩服他的才華,屢次對他勸降,但是陳磊以忠臣不事二主拒絕了。哪怕後來被關進遼國的冰雪風刃煉獄,受盡種種折磨,也一直不曾退縮。反而在逆境之中,陳磊的文氣爆發,整個人實現了升華,成為了大儒。其後宋朝皇帝哪個昏君居然為了苟活,為了更好的待遇,竟然出賣了大宋的關隘軍事機密,充當帶路黨,引遼國大軍進攻大宋都城。

這一次大宋群龍無首,險些亡國,關鍵時刻陳磊從遼國逃回。陳磊與眾臣對昏君失望,扶持了幼年的太子登基。他親自布防,打退了遼國大軍。其後陳磊內修政治,外修兵戈,屢次北伐,合縱連橫,終於將遼國打敗,收複了失地。陳磊的威望也達到了頂峰,甚至遠遠高於皇帝。但是陳磊並沒有貪戀權勢,反而積極培養新君,把他培養成了一位有眼見有作為的君王。在新君長大之後,陳磊主動還政,在政局平穩之後就辭官歸隱,開始辦書社,培養弟子,之後桃李滿下。

還有一則故事,是新君理政之後,有人暗中詆毀陳磊,告發他有不臣之心。新君命人撿抄陳磊的相府,發現其內別無餘財,也沒有其他勾結文武的信件,反而是曆年來對於新君的殷殷囑咐,以及許多關於朝政的設想。新君很是羞愧,主動下詔承認錯誤,並稱陳磊為大宋良相,絕代帝師。許多年後,陳磊封聖,進入了至聖先師廟。至聖先師廟乃是整個大陸的最高層戰力,也是眾多強者的歸屬。

龍劍秋看過曆代聖賢、亞聖以及大儒的傳記,幾乎每一個都是傳奇。不過像陳磊這麼傳奇的人物卻沒有幾個,令他無限感慨。他想到陳磊在遼國被俘期間的文章,於是決定詩詞寫於謙的《石灰吟》,文章寫文祥的《正氣歌》。

他深吸了一口氣,鋪開紙張,揮筆寫道:“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每一次下筆,筆下如有萬鈞之重。整個寫作過程,龍劍秋的神魂冥冥中仿佛溝通了陳磊,看到了他慷慨激昂的一生,同時他又仿佛暢遊曆史,經曆了於謙的一生,靈魂不斷地升華,不斷被洗練。龍劍秋自己都沒有察覺,他的神魂力量、他的武道意誌,都有了大大的提高。此時他的靈魂晶瑩璀璨如同水晶,同時又堅硬無比,帶著萬劫不壞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