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考場(3 / 3)

大宋朝就是這樣,經過幾代昏君的折騰,朝堂之中基本上都被一個個貪官汙吏所把持了。他們分成了各個派係,雖然彼此明爭暗鬥,爭權奪利,但是誰若是動了這整個官吏集團的利益,他們就會聯起手來,狠狠打壓。到了如今,就連皇帝都幾乎變成了傀儡。曆代的考生隻要進入仕途,就必須加入他們,與他們同流合汙,否則就在官場之上寸步難行。而這還是本身實力極強,乃至於無法明目張膽黜落的。而另外一些本身也極有才華,但是卻無法獨步群雄的人,卻在科考這一關就被他們排擠在了門外,根本無法進入官場。而無法通過科考獲得階位的話,那麼想要往上升級是極為困難的,除非自身文運累積極深,達到了下皆知的地步,才能反過來推動階位的上升,達到舉人、進士、翰林等等階位級別。隻是曆朝曆代,這樣的人少得幾乎鳳毛麟角。因為有這樣實力才氣的人不可能考不中,因為最上層的至聖先師廟的存在,太過明目張膽的舞弊是不行的。

就在眾位官吏、書佐不停地向李玄機、楊益之二人拍馬屁的時候,忽然一位吏員叫道:“主考大人,找到了,找到了那個學子的名錄了。他叫龍劍秋,是袁州滑縣人。”

一位官員思忖著,突然叫道:“龍劍秋?這個名字好熟悉啊。啊!他不就是那個……”到這,他突然捂住了嘴。因為他已經想起來了,那個龍劍秋可是把滿朝的大佬們都得罪光了,特別是麵前的主考官李玄機,二人更是仇深似海。李玄機的侄兒因為暗害龍劍秋不成,反而被對方殺了。然後李玄機的弟弟又再次送人頭,若非李玄機出手相救,恐怕也被龍劍秋斬殺了。即使如此,他的弟弟也被龍劍秋碎了文膽,這輩子算是廢了。

當初因為皇帝親自插手,所以李玄機沒有找龍劍秋報仇,反而還很大度地表示了對他的欣賞,稱他的弟弟與侄兒罪有因得。但是這番話隻不過是場麵話罷了,所有人都知道,李玄機恨不得把龍劍秋給食肉寢皮。

隻是因為皇帝插手進來了,這裏麵牽涉到了皇權與臣權的鬥爭,水太深,李玄機不敢貿然下場,才暫時退讓,采取了觀望政策。一旦有了一絲絲機會,他絕不會放過龍劍秋的。

同時由於科舉被大臣們把持,皇權遭到了極大的限製。當今皇帝少年登基,年輕氣盛,就想著破局之道。但是放眼望去,滿朝大臣雖然分成一個個派係,但是沒有一個歸屬於自己心腹的,全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這種情況下,文名初傳下的龍劍秋進入了皇帝的眼中,把他視作破局的關鍵。同樣,大臣們也把他視作了眼中釘肉中刺。加上龍劍秋不肯與他們同流合汙,不肯依附於他們,所以他們一起決定了給他一個下馬威,讓他在科考之中名落孫山。不但是這一次落榜,以後也要讓他永遠的落榜。

聽到那引動文氣的人是龍劍秋,李玄機、楊益之二人都心裏不爽。因為龍劍秋若是表現得太好,他們硬是把他落榜的話,不定會引起至聖先師廟的調查,那就損失太大了。但是若是不罷落他,不但他們自身不爽,恐怕還會得罪滿朝各個派係的大佬。因此他們隻能祈禱龍劍秋就這樣了,不要再弄出動靜了。

但是龍劍秋豈會如他們所想。自己這一次一定要成為聖前進士,這種由聖賢塑像確認的進士,必然驚動全下的關注,而李玄機楊益之等人也根本沒有資格給予他進行閱卷評判。

因此龍劍秋在寫好《石灰吟》之後,又開始寫起來《正氣歌》。他剛剛寫了第一個“”字,就感覺到體內文氣急劇地消耗。空中的文曲星再次變得更加明亮起來,一道粗壯如柱的文氣垂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