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感謝領導折磨你——因為器重 所以施壓(1 / 3)

第一章 感謝領導折磨你——因為器重 所以施壓

金星的領導火星的員工

現代職場中,常常聽到很多人抱怨自己的上司或者老板,其實,老板和員工根本就是來自兩個不同星球的人,一個非要向左,另一個非要向右。兩者之間,其實沒有真正的誰對誰錯,隻有充分認識到彼此立場的不同,試著相互體諒一些,才能夠使彼此之間的矛盾有所緩解,從而和諧相處。

一、老板與員工的五大不同

“老板太摳門,工資給那麼低還要幹那麼多工作”、“怎麼做老板都不滿意,這不是存心刁難嗎”、“我每天這麼努力地工作,為什麼老板根本看不到”……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聽到這樣的說法。許多人都認為自己每天被老板“折磨”得死去活來,卻還是達不到要求。想要解決問題,關鍵的一點就是找出問題存在的根源。同樣在一家公司工作,同樣朝九晚五,為什麼員工和老板之間總是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老板與員工究竟有哪些不同?

1立場不同

很可能你正在效力的公司是你的現任老板辛辛苦苦打拚出來的,或者你的現任老板曾是這家公司的元老。因此,他會對公司有一種更深厚的感情,就像看待一件自己精雕細琢出來的玉器,不希望任何人給它增加一點兒瑕疵。這樣,在工作中,老板就會與員工存在不同的立場,老板考慮得更多的是整個公司的利益,而員工通常會考慮自己的個人利益多一些。

2能力和經驗不同

從能力和經驗上來說,通常情況下,老板是高於員工的。這並不是說老板天生有什麼特別之處,而是他們的閱曆、他們奮鬥的曆史成就了他。要知道,任何一個老板都是從員工做起來的,也一定曾經是優秀的員工,而且很可能他們也曾經走過彎路。因此,他們會洞察到作為員工的你在工作中任何一點哪怕很細小的問題,他們也希望自己走過的彎路自己的下屬不要再重蹈覆轍。而員工很少能夠發現這一點,他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他們可以逃過老板的眼睛。

3環境不同

盡管老板很久之前也可能是普通的員工,但是當他們成為老板之後,他們的社交圈子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他們周圍的朋友大多也是老板,他們在一起更多的是探討公司如何發展壯大,因此也可能會慢慢地忽略了員工,他們周圍的朋友沒有人會向他們傳遞這些信息。

4關注點不同

很多時候,我們看見老板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裏冥思苦想,他們是在考慮公司發展層麵的重大戰略問題,想著企業如何提高市場份額,如何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員工總是希望老板有時間去考慮一下他們的晉升、加薪等問題。可是老板想的是:有很多更重要的問題需要我去處理,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能力,應該被提拔,那麼,跳出來,讓我看到!

5老板要協調更為複雜的關係

每一位員工都會感到來自人際關係的壓力很大,甚至疲於應付,那麼,請設身處地地為老板考慮一下,他們麵臨著比員工複雜得多的關係。老板要考慮的不是你一個人如何更好地發揮才能,而是如何調動全體員工齊心協力地為公司效力。如果你覺得老板應該做出一個決定,那麼請先站在老板的角度考慮一下,這樣做是不是真的可行,再去找老板進諫。

沒有人故意要去折磨你,很多時候隻是彼此所處的立場不同、想法不同罷了。

二、試著體諒老板的難處

或許是看到了太多老板和員工之間的矛盾,員工總是把老板置於對立的境地,或是針鋒相對,或是小心謹慎。事實上,在職場中,我們急需找到與老板之間應該保持的特定的距離。可以試著與老板交朋友,但不要輕易泄露老板的隱私;可以與老板保持適當的距離,但不要總是做出一副公事公辦的臉孔,要試著體諒老板的難處,為老板著想。

如果你還沒有掌握要訣,那麼先請從觀察老板的臉色開始吧。老板的臉色會因為遇到不幸或黴運而改變。“喜怒不形於色”的人的確很了不起,但是這種人很少有。很多老板都已屆中年,他們的地位越高,責任就越重。他們表麵上看來似乎很榮耀,事實上卻都承受著極大的壓力。工作上的事暫且不論,在家庭中,他們也肩負著很重的責任。如果有一天他們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悲傷的話,很可能是家中出現了問題。

有一天,小王在向老板彙報工作時,發現老板的臉色似乎有些不對勁。機靈的小王馬上意識到:老板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麻煩?是不是太太病倒了?或者是小孩成績不好?夫妻失和?與孩子意見不合,導致雙方互不說話?……於是,小王在彙報完工作之後,用聊天的口氣對老板說:“李總,家裏都好吧?”,以假裝隨意問安的話來開啟他的心靈。

“哎!我正頭痛呢!我太太突然病倒了。”

“什麼?您太太生病了?”

“其實也不用住院,醫生讓她在家中療養。隻是,太太生病後,我才感到很多的不方便。”

“難怪呢。我就覺得您的臉色不好,我還以為您有什麼心事,原來是太太生病了。”

“想不到你的洞察力這麼敏銳。”

老板一麵說著,一麵露出以往從未有過的親切笑容,因為他發現,他的員工不僅是在認真地工作,還在生活上關心著他。

作為員工來講,不要總是把老板放在敵對的立場上,看到老板遇到什麼困難就擺出一副幸災樂禍的態度,那樣不僅對老板沒有好處,對於自己更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任何矛盾都有緩解和處理的方法,對於老板和員工這一對矛盾體來說,雖然有很多對立的方麵,但根本利益還是相同的,就是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因為隻有公司發展好了,老板的目標得以實蜆,員工個人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打造出一種雙贏的局麵。

在挨罵中成長

沒有誰會喜歡挨罵的滋味吧?在工作中,如果領導責罵我們,我們的心中也一定會覺得不舒服,甚至會怨恨對方。

其實,很多時候領導對我們的責罵,是因為對我們寄托了希望,如果不想讓你有進步,幹脆不管你就好了,何必跟你多費口舌得罪你呢?老板責罵我們是因為還在乎我們,如果你以這樣的心態對待老板的責罵的話,相信你的進步會更加迅速。

俗話說:“不挨罵,長不大。”如果沒有一番內心上的刺激,我們往往會變得懈怠,容易隨波逐流。隻有在經受了心靈上的打擊之後,我們才會奮起直追,超越原來的自己。

福富做服務生的時候,經常被老板毛利先生責罵,開始的時候他心裏很不舒服,常常會暗地裏抱怨,可是時間長了,他發現自己每次挨了責罵後都會得到一些啟示,學會一些事情,所以福富當時總是“主動地”尋找機會挨罵。隻要遇見了毛利先生,福富絕不會像其他怕麻煩的服務生一樣逃之夭夭,他會掌握機會,立刻趨身向前,向毛利先生打招呼,並請教說: “早安!請問我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

這時,毛利先生便會指出許多他需要注意的地方,福富在聆聽訓話之後,必定馬上遵照他的指示改正缺點。

福富之所以殷勤主動到毛利先生麵前請教,是因為他深知年紀輕、資曆淺的服務生是很難有機會和老板交談的,隻有如此把握機會,別無他法。而且向老板請教,通常正是老板視察自己工作的時候,這也是向老板推銷自己的最佳時機。所以,毛利先生對福富的印象非常深刻,對福富有所指示時,也總是親切地直呼他的名乎,告訴福富什麼地方需要注意。

福富就這樣每天主動又虛心地向老板請教,持續了兩年。有一天,毛利先生對福富說:“我長期觀察,發現你工作相當勤勉,值得鼓勵,所以明天開始我聘你擔任經理。”就這樣,19歲的服務生一下子便晉升為經理,在待遇方麵也提高很多。被人指責訓誨,就是在接受另一種形式的教育。對於毛利先生一年365天的不斷教導,福富至今仍感謝不已。

在被指責或訓誨時,尤其是被自己的上級或者比自己年長的人指責或訓誨,非但要認真地聽,聽完之後,更要麵帶笑容,以愉悅的口吻回應:“是的,我已經知道了,您說得很中肯,我一定嚴格要求自己。”

相反的,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顯出非常緊張不安的表情,會讓對方覺得你心存反抗,而感到不舒服。換言之,靜靜地接受指責或聆聽訓誨,並保持不失禮的態度來親近對方,就是在尊崇對方,是留給對方良好印象的竅門。

如果你認為在眾人麵前被責罵是件非常丟臉的事,因此而怨恨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不妨你換個角度來想,認為他們是在培養自己、教育自己、幫助自己、給自己麵子。

最沒有前途的人就是被忽視的人。所以,當你遭遇領導的責罵的時候,你應當感到高興才對。以一個虛懷若穀的心態接受他人的批評和意見,並認真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從中找到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樣你才能更快地成長。

把每一天當做最後一天

我的一位好友曾經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若想每一天都過得充實,卻又不會感到壓力特別大,有一個秘訣,那就是把每一天都當做最後一大來工作。”這句話也是很久之前她在她的一位領導的指點下才慢慢悟出來的。

那時候,我的這位朋友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一家公司做老板的秘書。但是她的老板很嚴厲,要求很高,性格又很古怪,盡管我的這位朋友十分努力,卻還總是免不了受到老板的責怪,甚至大聲嗬斥。三個月之後,這位朋友實在覺得忍無可忍,就準備辭職不幹了。她覺得自己還年輕,到哪不能找到一份工作啊,沒必要非要留在那家公司受苦。想到這,第二天她就向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遞交了辭職報告。

過了兩天,人力資源部的經理找到她,問她到底為什麼要辭職。她想反正自己也要離開這家公司了,就將自己對老板的不滿一股腦兒地說了出來。人力資源部經理聽了之後,意味深長地對她說:“我知道以你的能力做好這份工作完全沒有問題,可是你現在走了,老板會怎麼想呢?他會認為是你的能力不夠強,不能勝任這份工作。這樣吧,你的辭職報告先放在我這,你再做一天,好好展示一下你的能力,讓老板徹底認可你,到時候你再走,別人也會覺得你有骨氣。”

這個朋友說,她當時認真地考慮了一下人力資源經理的話,覺得也不無道理,而且她當時還沒有找到新的工作,即便離開了也是在家裏待著,在公司裏多做一天也不見得有什麼壞處。反正自己要走了,也不怕老板再為難她。於是,她聽從了人力資源部經理的要求,下定決心做好最後一天再走。

可是,第二天,老板一天不在,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她也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隻好再等待一天。可是第三天,她又將交給老板的文件上打錯了幾個字,被老板批評說她不認真……但是她想,反正自己就快辭職了,老板批評就批評吧,這樣想著,把錯誤改正了之後自己也不覺得委屈了。

一直到了第十天,她一早起來就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老板交給她的任務她也都按時高質量地完成。她已經做好了準備,明天一早就找人力資源部經理正式提出辭職。可是,就在下班之前,老板突然把她叫到辦公室,誇獎她今天的工作做得很出色,並讓她繼續努力,老板有意提拔她做行政部的經理,薪水也會提高。麵對升職加薪的誘惑,這位朋友想那就再忍耐一陣吧。

隻是從那以後,她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來工作,並盡量做好,讓老板對她另眼相看,說起來也奇怪,這樣一來,她反而覺得很輕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現在,這位朋友已經成了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她說自己能有今天的一切,都得益於當年她所在的那家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她的一句話改變了這位朋友的一生。

在每一天的工作中,我們的心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工作。這一點估計大家都有體會,特別是在工作中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和挫折的時候更是如此。我們會感覺這種痛苦無邊無際。然而,我們如果能用最後一天的心情來對待工作,盡力做好又不會把領導的責怪放在心上,這樣工作起來就會很輕鬆。如果你有過離職的經驗,就會知道工作最後一天的感覺,你會對你的工作不再厭煩,對待同事也會特別友善,如果能夠長期以這種心態來工作,相信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