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 練“膽”
膽小是因為不成熟
社會的嬰兒
社會就像一個巨大的育嬰室。在這裏,每個剛剛步入社會的人都是社會的嬰兒,他們在這裏成長發展,鍛煉膽識,經曆風雨,逐漸成熟。
在這個大育嬰室裏,評判我們價值的主要標準,不足你的智力高低和才華優劣(盡管你的才華和智慧仍然可以幫助你),而足你能否貢獻出別人需要的東兩。因為隻有這樣,這個“育嬰室”才能不斷向前發展。
社會價值的高低,是由眾多消費者即市場來確定的。因此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造軍用飛機的國營企業沒有造冰箱的民營企業紅火,為什麼很多人放下理論研究去進行實踐工作。這種傾向有點不完美,但它恰恰表明了社會的標準及其平等性。
在社會這個“育嬰室”裏的人都是很實際的一一為了更好地生存,因而我們必須從社會的角度思考問題,主動去適應社會。否則就會發現隻能用“天生我材必有用”那樣的話來安慰自己,甚至成為一個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
為什麼大學應屆畢業生如此難找工作?為什麼社會那麼講究“閱曆”?在社會上混,知識隻是一個方麵,真正重要的應該是你的處世能力,而這種能力,以目前的教育製度,在學校裏是根本學不到的。
在社會混,要有膽有識,要不怕人、不怕事、小怕大場合、不怕……,隻要你不違背法律和道德,什麼都不要怕!隻有你在社會上栽過跟頭、吃過虧、受過苦,你才會鼻青臉腫地明白,哦!原來我還可以那麼做!原來我必須遵循某些遊戲規則,原來我的小聰明別人都能看得出來,隻有自己為自己的小聰明沾沾自喜,栽進去了還不知道剛事!
剛到社會上,會認為社會很俗,是的,真的很俗。但隻要你沒有成仙成佛之前,你還必須在這俗境中修煉,任何不切實際的妄自尊大,社會都會用時間將你打磨得服服帖帖。陽春白雪,曲高和寡,永遠是…種境界,美好的境界。它,不是生活和創業!
盡管社會和市場的巨手我們看不見,但卻能實實在在地看得見它所講究的規則。這個規則對每個人都適用,它很平等地對待每個進入社會的“嬰兒”,不考慮你是否有經驗或是智慧高低。如果你有什麼能力,有什麼後勁,你就得使出來,你就得把它變成實打實的東西,哪怕是一次成功的應聘,服氣麼?
世上本無路
如果你沒有起碼的開拓精神、沒有自己的思想,即使才華橫溢,懷才不遇也好,不得誌也好,你隻有一味歎息。你必須不斷地完善並發展自己獨特的思想,並將其運用在不斷前進的事業之中,才會找到自己的路!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一個思想上的拓荒者。當你努力成為社會中有作為的一個人時,對未來理想的追求和對實現自身價值的嚴峻考驗將伴隨你整個人生。
當找不到自己所要走的路時,探索是唯一的出路。你要探索你追求理想所麵臨的新領域,這是一條你自己和別人從未走過的路,誰也無法代替。雖然一片荒漠,但你要用畢生的精力,要用拓荒者的精神去開墾,將荒漠變成良田。隻有這樣,你才有可能在將來成為某領域的先驅,成為時代潮流的引領者。
在香港,有一個很特別的富豪,他叫陳銀海。說他特別是因為他不像別人靠房地產、炒股、或者珠寶來發家的,他是通過別人很少問津的“冷門’’行業——電腦打花來達到他今天的輝煌成就的。
陳銀海深深地知道,在如今充滿競爭的商海中,如果隻在那些看似“熱門”的行業裏打自己的天下,將會導致更為激烈的競爭。競爭的激烈肯定會導致絕大多數人的慘敗。要想真的成功,就需要花費巨大的精力和巨額資金。
與其這樣,不如找一個別人不太願意做的行業發展。而且,沒準兒,還真能有意外的收獲呢!
這樣想著,陳銀海就開始了他在商界大爆“冷門’’。
在以前給人家當小徒弟的時候,陳銀海學的是電腦打花,於是他就想靠生產電腦打花來創業。
終於,他有了足夠的錢買織機了,開了一個很小的店麵。可是好像老天故意要考驗他似的,開業不久就碰上了香港的那次大暴動,他被迫關門了。
這時候的陳銀海真是鬱悶至極啊!空有一身好功夫,卻沒有施展身手的機會。好在上天還算有眼,十年以後,電腦突然在全世界刮起了一股狂風。
這時候的香港,也是極度缺乏電腦打花方麵的技術人才,陳銀海這個時候拒絕了一家公司的高薪聘請,全力投入到了電腦打花的事業上去。
在那個時候的香港,用電腦代替手工來打花還算是一件新鮮事。沒有幾年的時間,他就研究出了電腦打花機,接著又研製!生產了技術更先進、質量更高的電腦打花機,而且,產品剛一出廠就向大陸、歐美、東南亞等地的市場發起了進攻、銷量很可觀。
創業之初,缺乏經驗,,一切都得自己摸索,種種困難可能暫時阻擋前進的步伐,動搖你工作的決心,這時作為有心之人,你應該立誌扭轉這種艱難局麵,要為自己的發展開出一條堅實的路。
的確,這個拓荒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艱苦將始終伴隨你左右。你必須用你的膽量、思維和大無畏的氣魄,義無反顧地夯出一個個堅實的腳印。
在這條路上,你付出了太多艱辛,雖然有收獲者的喜悅,但你絕不能因此懈怠上進的決心。因為,經驗告訴我們,生活沒有終點,創新永無止境。年輕的我們不但要立足現在,立足自身,更要以實現更高的臼標為信念,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發展創新思想,將不斷創新的理念納入我們未來之路,在不斷發展的社會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
社會是永恒發展的,今後,麵對瞬息萬變激烈競爭的市場,你需要發揚求真、務實、創新的精神,躍過_一個個險灘,努力向前,做一位腳踏實地的拓荒者,一位銳意進取的開路人!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句名言的真諦是說你從建立計劃到發展成熟的過程,而這也正是你從一無所有到桃滿天下的一個偉大過程。
人生自始顧慮多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條小海魚興奮地遊過來對媽媽說:“太好了!鯊魚和鯨正在打架,這下鯊魚肯定沒命了,我們都可以不再有什麼擔心了。"
媽媽說:“你不要高興得太早,要是這兩個家夥打起來,鯨魚肯定會送命的,因為在海裏,再也沒有比鯊魚更厲害的了。"這個故事說明了自始形成的擔憂和顧慮給人造成的嚴重心理後果。
我們中國人的天性是有點內向和保守的,辦什麼事好像老足有所顧慮的樣了。從走向社會那大起,我們逐漸學會了察顏觀色、瞻前顧後等等。做一件事情時往往先考慮別人會有什麼反映,而不是從自己這一麵出發。而且,做事之前常會想到種種可能的困難和限製條件。
其實,我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擁有的東兩,實際一卜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所以即使還有很多潛在的困難在未來等著我們,也應該從容而快樂地來對待每一天的挑戰,心態決定著我們事業的質裏。
舉個例子吧,有位男孩考上了大學,很高興也很自卑,因為他自己覺得來自農村,覺得自己學識淺薄、土裏土氣,而學校裏如花似玉的女生都來自城裏。對於一個他這樣剛從農村來的學生而言,每一個女生都是隻能遠望不可近觀。
因此,看著別的男生和女孩子打交道,自己連試都不敢試一下。他覺得:如果要是給某個女孩寫一封情書,人家一定會給他一個耳光,罵得他狗血噴頭,甚至會到全班同學麵前去揭露他的“醜事”!
結果在大學上了四年學,沒和女同學聊過天、談過戀愛。畢業後到社會上還對女孩子保持相應距離,失去了很多和異性交流思想的機會。
就這樣,美好的青春對光變得暗淡無味,他被他的顧慮和自卑而耽誤最寶貴的素春時光。在為其哀歎惋惜之餘,我們不由感歎太多的顧慮對人的傷害。
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大腦總維我們已經擁有,所以我們習以為常,不以為然,反而顧慮其他外在的沒有現實存在的各種因素,成倍地放大麻煩,使自己變得畏畏縮縮、猶豫不前,以致越來越沒有自信。這樣由顧慮太多引起臼卑的結果是否定自己,而一再否定自我,就變成了什麼都不是,隻是一個失落者,一個失敗者!
我有位非常有音樂天分的朋友叫蘇晴,她在上大學時就主修音樂。她每天都堅持練十幾個小時的琴,當時很多老師和同學都十分佩服她。而且都說她將來一定能成為世界一流的鋼琴家。
的確在她畢業後.她又順利地申請到了國家最好的音樂學院的獎學金。在學校裏她經常對許許多多的聽眾演奏。有時候她會受到一些好評,但大多數她接受到的卻是各種各樣的批評。有的甚至是有意的攻擊。
這讓她十分沮喪,朋友、父母、老師們都非常為她擔心。當我看到她時,她已經有幾個月沒碰一下她心愛的鋼琴了。而且她也僅僅在最好的音樂學院裏隻讀了七個月就輟學回家了。我問她:“蘇晴,你的鋼琴家夢想呢?’’
蘇晴痛苦地告訴我“每當我站在台上就沒有辦法不去想各種各樣的批評,我總是在猜想我的演奏會讓那些人聽不下去!那些利劍般的批評深深地刺入我的心裏,讓我喪失了對夢想的追求,而且我沒有勇氣去麵對!”
許多年過去了,我想蘇晴可能已經轉行去做其他工作了。但我還是經常想起,她足一個多麼有天分的鋼琴家啊。就是因為一些負麵的、惡意的批評讓她顧慮重重,最終把她鋼琴家的夢想粉碎!
即使你有很高的實際能力,考慮太多其他事而不能放膽做事,成功就不屬於你了,囚為你太不了解自己的生活;如果你實際能力隻有八九分,卻不顧一一切向前猛衝,成功也同樣不屬於你。真正明智的人應該能自如地把握顧慮的範圍和程度,隻有懂得屈伸之道,才會每天都活得有滋有味。
防人之心太重
有許多人從小就深受“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教誨,長大了也一直銘記在心。其實,生意場上不能不防人,但過。丁防範就沒有必要。他們雖然處世靈活,頭腦清晰,但由於這種防人之心太重,有時別人善意的一句話,他們也可能看成惡意的中傷,身邊卻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
防範著別人,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但過於防範,不僅無法保護,相反還會讓自己失去許多機會!隻有打開心扉,,讓別人到你心中做客,才能得到一些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收獲。
劉強是一個剛剛創業的年輕人,他準備開一個遊泳館,但一時無法找到合適的教練員,要麼水平太低,要麼別人要求太高,無奈,他隻有在計算機前上網搜索。
林瓊從體校畢業,是一位遊泳高手,卻一直沒有找到好工作,沒有用武之地。她個性內向,寡言少語,不善交際,處處小心。結果隻好在水族館負責潛入水底,清洗大魚缸,就這樣一千就是三年。
林瓊的朋友覺得她這樣下去不會有什麼發展,於是就在網上給她貼了一個求職簡曆。
這天,劉強找了半天,終於找到一位姓林的女士,覺得挺符合條件。於是就給林瓊打了一個電話。林瓊接到電話後,大為驚恐,害怕是別人騙她。
於是她找到朋友,朋友還沒聽完就哈哈大笑,林瓊都給笑懵了,朋友說:“你也太小心了,這有什麼關係?別人要人,你就去試試唄,你要害怕,我和你一塊去吧。”
就這樣,林瓊終於找到理想的工作,要是依她自己的想法,這個機會早就逃之夭夭,這時她才發現,自己以前很多機會就因為顧慮和防人之心太重而錯過了。
商場上很多機會也足如此,如果你什麼人都不敢相信,那麼你哪來合作夥伴?何來成功?
要避免別人對你的傷害,最重要的足加強白身修養,樹立防範意識,並不是一防到底。隻要有了坦蕩、豁達的人生態度,什麼事什麼人都過濾…下,就完全可以抵禦來自各方麵的“侵袋”。
人生路上需要有許多朋友,不少人因過於防範別人而錯失良機,失去不少得力朋友而抱怨終生。而此時你應當深知與人相處誠信為本的道理,不要主動欺騙人,留意一下別人的欺騙,自然就遊刃有餘。
假如你真的被別人欺騙,或受到了極不公正的待遇時,隻要損失不大,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朋友之間存在一砦誤會不是很正常的嗎?千萬不要因噎廢食,吃了。點虧,就永遠不敢相信人,到時候損失最大的還是你自己。
吃一塹,少一膽
膽量是我們成就事業的必要條件。但有些入隻是一時地有積極的心態、有過人的膽量,當他們受到挫折時就往往少了一份膽量、少了一份積極心態。他們開始時是很積極的,但,‘遇到接連的困難,就使得他仍變得消極畏縮。
這樣的人沒能認識到,成功需要越戰越勇,要以積極心態迎接可能的接連的困難。
一位長跑運動員加裏,受過很專業、強度很大的訓練,並創了不少長跑佳績,被許多人認為是長跑比賽中的頭號選手。
幾年前的10月16日,對田徑運動員而言,是一個極為莊嚴隆重而不平凡的日子,萬眾矚目。比賽中,加裏和剛從國外回來的一名運動員傑米狹路相逢,每個人都清楚這意味著什麼,哨聲響起,一場不近人情的拚搏開始了。
跑完四分之一的路程,加裏和傑米將其他運動員拋出很遠,正在這時加裏似乎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稍稍落後於傑米一點,但他還是奮起直追,傑米意識到機會難得,也加緊了步伐。
漸漸地,加裏看到自己很難追上,心裏已無法接受,就這樣,加裏退出了比賽。僅僅因為這一次小小的失誤,加裏就放棄了努力的機會,不能不說他作為運動員來說,還有很大缺陷。
結果雖然遺憾,但競爭就是這麼殘酷的。如果僅因為一點小失誤,在心理.卜先認輸,那麼你很可能會成為·一蹶不振的失敗者,你就輸定了。
在遭遇壓力時,需要極大勇氣去真正麵對。有時不是你不想去麵對,而是一次次的失敗壓得你抬不起頭來,使你變得越來越馴服,越來越膽小怕事,也越來越不敢有東山再起的想法,到後來,幹脆連試都懶得去試了。
所以,有膽量能促成一個人很多事,關鍵時刻能保證你敢於開動腦子,檢點錯誤總結教訓。反之,沒有膽量,即使有成功的機會,你也未必敢去想。畢竟,你已被失敗打擊得暈頭轉向,能減少損失已經相當不錯了,誰還敢奢談什麼成功!
有句名言說:“失敗是靠不住的”。隻有不怕失敗的人,才沒有後顧之憂,才敢於東山再起,敢於將火敗扔到一邊,成功才會真正來臨。
我是平民,但我不是劣民
很多人因為自卑等原囚,錯過了很多寶貴的機會。他們不知道如何一點點放大自己的優點,張揚自己的個性,給人生留下了很多遺憾。
個人的生命,都保存著一座豐富的金礦,隻要敢於挖掘,就會發現令人難以置信的寶藏。一絲不起眼的優點把其放大,或許就成為你事業成功的關鍵。不管我們有多平凡,我們身上總會有一些別人不具備的優點,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將其放大、應用。
許多人成功都源於他們找到了自身的優點,並努力地將其放大,放大成自己的優勢和賣點,從而走向成功。
法國十八世紀著名作家大仲馬,原來隻是一個平凡之輩,後來卻取得巨大成功。
當時窮困潦倒的他,獨自一人流浪到巴黎,試圖找一份謀生的工作。可當別人問他有什麼優點和長處時,他卻無言以對,他沒有任何手藝,就連會計、烹調他都不會,他沒有一樣能滿足別人的要求。他十分灰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沒有絲毫的優點。
當他懷著沮喪的心情正準備離開時,一個人叫他留下名字和住址,說有什麼零散活時好找他。他十分羞愧地寫下自己的名字和住址後,正準備離開,卻聽到了這樣的讚歎:“你的字寫得太好了,看得出你有很好的文字功底,你可以依靠這個找到更好的工作,說不定還能幹出一番大事呢,好好努力吧!’’
受到肯定的大仲馬立即對自己有了信心,於是努力練習寫作,終於成為享譽世界的文學家。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能力,但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那些優點太微不足道,因此自己也就沒有細心培養,更談不上將其發展壯大。
其實,任何人不起眼的優點都會給他帶來很多發展的機會,但囚為不自信,太不把它當同事,機會也就一個個地溜過,自己卻不知道。
你可以出身並不高貴,你可以不是才高八鬥,你雖是一名普通百姓,但你不是劣民,你同樣具有自已的優勢。關鍵在於:你是不是善於發現自己的優勢,是不是培養過自己的優勢,是不是放大過自己的優勢,是不是將自己的優勢挖掘出來,轉化為自己的能力乃至事業。
知道你的膽有多大嗎?
看看膽汁的顏色
什麼才是真正的膽量?揭發惡人、與惡勢力抗爭需要膽量;敢冒風險在市場上打拚需要膽量;不怕死亡、敢於為科學獻身也應該算是一種膽量吧!
地球人都知道的那位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為了科學發明,一‘生都在嚐試行動中,也一生都在死亡線上徘徊著。
在一次炸藥試驗中,諾貝爾的一位兄弟的生命結束了,父親也殘廢了,哥哥也受重傷。一般人在這樣情況下,早就撒手不幹了。可是諾貝爾畢竟是諾貝爾,他敢想敢做,骨子裏流的是不服輸的血液。他深信,隻要繼續堅持,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那是個沒有太陽的日子,諾貝爾看工人從車上卸甘油罐,卻發現從有裂縫的甘油罐中流出來的液體,竟然與罐子之間塞進的矽藻土混合成了固體,而且沒有爆炸。
就是這樣一個現象,給了諾貝爾一個安全搬運、貯存炸藥的啟示。他利用這一啟示進行實驗,發現矽藻土是一種不錯的吸附劑,能吸三倍於自身重量的硝化甘油而且還能保持幹燥,並能把硝化甘油的矽藻土模壓成型,即使被引爆,它的爆炸力與純淨的硝化甘油也相等。天啊,他就是這麼巧合地發現那種後來在世界上起了重大作用的威力強大、安全可靠的烈性炸藥。
於是諾貝爾把這種烈性炸藥進行推廣,以至於到最後成了億萬富翁,並創立了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諾貝爾獎。
當然,世界上有很多種膽量。比如情竇初開的人有膽量去約自己的夢中情人;做生意的人大膽投資,敢於冒風險;寫文章的人受挫後,還不斷把自己的作品投出去……這種膽量是外在的,能夠改變人的現狀和地位。
而另一種膽景則能淨化一個人的靈魂,做了錯事之後敢於擔負責任等,這種膽量能使個人的品行得到糾正。人要不斷超越自己,提高人生的境界,敢於暴露自己的弱點和錯誤,這種膽量才是最讓人佩服最難得可貴的。
賠錢,又不是賠命!
錢,不投資就不能賺錢,隻有投資後才可能賺到錢,這是簡單的常識。手裏有錢的時候,不投資不甘心;投了資又怕賠,真難!
賠錢使我們恐懼,賺錢讓我們貪婪。其寥.賠與賺都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我們自已。恐懼使我們該賠的時候不願意賠,貪婪使我們該賺的時候希望賺得更多。投資需要避險與投機,隻會其中任何…樣都是行不通的。
在即將知道要賠錢,卻又回天無力時,則心理壓力與日俱增。結果,心裏的不甘心導致再次決策失誤,賠出更多的錢。所以說當人性弱點發生錯位、思維不穩定時,最難戰勝的就足自己。
沒有人承認自己比別人傻,但在賠錢的時候看得出來,傻不傻,看看事實吧。
做事立業,膽量和魄力非常重要。不怕損失才會有收獲;相反,越是放不開,害怕有損失,越是不舍得付出太多,就越容易加大損失。在這裏我想說的是,試著放開膽子,拋開顧慮,試著去做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也許你會感到這種建議相當不切實際,幼稚可笑。這裏的目的在於讓你真實地體驗一下,嚐試並學會怎樣正確地對待自己決策的錯誤。
在這一上,香港著名富豪霍英東先生或許能給我們點啟示。
當年,霍英東在銅鑼灣買下了屬於他的第一幢大廈,創辦了“立信建築置業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收購舊的樓房,拆除之後,再建成新的樓房。
霍英東也不是上帝專寵的寶貝,他也有不順利的時候。20世紀60年代,香港政局出現了大地震,房地產業也隨之大感冒,而霍老板卻在這個節骨眼上建立了他的星光行大廈,位於九龍天星碼頭。這時,哪裏還有人敢逆潮流而動?逼於無奈,霍先生隻好把大廈低價處理了,結果損失慘重。
不久以後,他又發現了房地產業的一個規律:上流社會才有足夠的金子買自己喜歡的房子,普通工人是買不起的。因為買一幢樓,需要付幾十萬元的現金做保,而且還得一次性繳清。這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簡直是癡人說夢,一輩子掙的錢不吃不喝,能買個好一點的房子,就已經不錯了。
霍英東知道,最廣泛的購房主體應該是普通工人,而不是那少數大款。隻有大多數人能買房子,房地產業才真正有機會發展。就在這時,樓宇預售的辦法被聰明的霍老板想到了。
辦法是這樣的:有意買房子的人隻需要先交一小部分的現金,在將來建成的樓房中,就有一棟是屬於他的。至於剩下的購房款,他可以在以後的規定期限內分期付清。
這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買賣。因為房地產商可以用有意購房的人先交納的錢蓋自己的樓,減少了資金流動次數而有意購房的人隻需幾萬塊錢就有了一座需要自己一輩子的錢來買的房子。從此以後,香港的房地產業迎來了它的又一個春天。霍英東的財產也呈幾何數的增長,並最終成為香港屈指可數的富豪。
真正智能雙全的人決不會被失敗嚇破膽,他們能夠在失敗之後迅速分析情況,調整自身狀態,在時機和實力兼備的情況下,再度重整旗鼓,奮力拚搏,這才是我們應當提倡和學習的。從某個角度講,要想成功應該從研究挫敗開始,隻有不怕失敗,超越失敗才能登上成功的頂峰。
失敗有時候會讓我們感到失落、迷惘,甚至對成功產生懷疑,人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容易在我們的觀念中形成一種誤區,即:不怕失敗就能成功,落足點在“不怕”上麵,而不在“體驗”失敗,這顯然是一種錯誤的想法,結果隻能屢戰屢敗。
我們所說的體驗失敗是為了從失敗中總結經驗,認真分析每一次失敗的原因,並找到相應的對策,在以後的前進道路上能避免重蹈覆轍,走得更順利一點。不怕失敗就像不怕賠錢一樣,要想得開、放得下。
剝掉皮地“玩”
為什麼有些人一輩子隻能給別人打工,而有些人卻坐在董事長的交椅上發號施令?為什麼有些入一生都擺脫不了貧困,而有些人卻年年紀輕輕當了百萬富翁?人和人之問的差別為什麼那麼大?
老板是少數,打丁的則是多數,因為大多數人都喜歡隨大流。中國從古至今都有隨波逐流的傳統,認為這樣才有保障,要賺一起賺,要虧一起虧,都喜歡跟在別人屁股後麵跑,不敢自己去擔風險。
而事實上,往往就是那幾個敢想敢幹、不怕承擔風險的人,不隨大流,用自己的思想指揮自己,放開手腳大膽去幹,結果能夠做成事。
不要隻想一輩子默默無聞、安安穩穩、平平淡淡,還是要轟轟烈烈地“玩”一把才好。敢玩的人才能玩出奇跡,玩出不一樣的人生!
你可能足下崗,人,你可能失去土地,但在這個創業時代,隻要你沒有顧慮,哪怕是兩手空空(這正好讓你沒有思想負擔),憑著自己的大腦,照樣能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壯大。
主動創業時,不能盲動,不要過於自信、過於衝動。即使你買彩票中了大獎,也是瞎貓碰上死耗子,所以這種人很容易欠敗。創業時,我們需要冷靜,要謀定而後動,不打無準備之仗,要注意掌握資源,最好是擁有某項技術,這樣的成功概率就會高出許多。
有一種人,他們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創業就像玩一樣,從來不計較自己創業的成敗得失。這種人在玩的過程中,賺的錢並不少,失敗的概率也並不比別人大,他們將創業看得很輕鬆,並不是像一般人那樣小心翼翼,因此過得很快樂。他們積極、放鬆的“玩”心態,能準確把握外界變化,能更輕鬆地把握商機,他們玩出了境界,玩出了水平。一個人如果沒有太多的奢求,他就什麼都不怕,什麼都不必怕了。
越是想得到的,越容易飛走。創業,本身就是風險極大的,沒有這些思想準備,老是怕這怕那,過於認真,是不是一定成功,這就很難說了。
提取老虎屁股的DNA
在香港,敢於稱自己為虎膽的應該是新世界集團總董事長鄭裕彤了。
鄭先生在各個領域都有所發展,他是香港最大的珠寶商,可是在航空、房地產方麵也是大展拳腳。可是這還不是鄭老板發達的主要原因。
他賺錢的秘訣就是膽子出奇的大,人家都不敢在一種行業的低穀時期投巨資,可是他敢,而且還樂此不疲。
他認為,每個行業都有它的低穀和高潮,而且這低穀和高潮的交換遵循著一定的規律,所以說,在低穀是投巨資吃進,然後等待高潮時再賣出,這樣才可賺到大錢。
鄭先生的第一桶金是在珠寶業挖到的。那時,人們認為珠寶業投資大,卻很難立時收到效益,風險太大。可是鄭老板卻覺得,這是一個最好的賺錢行當,因為女人最喜歡珠寶,而女人向來是花錢不算計的。於是,他大膽注入巨額資金,果不其然,他賺了一大筆。
80年代初的香港,航運業一直抬不起頭來,這讓許多船王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而就在這時,鄭先生投巨款買進了香港船務約三分之二的股份。
鄭先生琢磨著,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它的低穀和高潮的,這沒有錯誤啊,可是這航運業的高潮怎麼還不來呢?管它呢,反正這規律是不會變的,暫時忍耐一下,我的判斷不會有錯誤的。
又一次被鄭先生料到了。80年代末,航運業開始發展並進入了輝煌時代。鄭裕彤在船務的三分之二的股權叉為他贏了一“金字塔”。
鄭裕彤先生的兩次“掘金’’,很好地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隻要放膽去做,都會收到成效的。敢於吃“大螃蟹”的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對什麼都不敢放手去搏、畏縮不前的人永遠都成不了大事。
王豐盛原來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沒人知道他是何許人。但不久,他便憑著自己過人的膽識及才能吸引了眾人的眼球。
1995年,一家大公司上市後股票狂跌,跌幅多達九成,又因公司業績不好,大股東大量拋售股份,害怕持股量太多給自己造成太大損失。
王豐盛看準了這機會,決定在太歲頭上動土。於是不露聲色地收購該公司的股份,然後假裝向大股東提出收購,對方不得已出高價買回那些股份,王豐盛趁勢拋出,輕而易舉地賺了五十多萬的差額。
一個做小本生意的,卻敢於跟那樣的大公司過招,毫無畏懼,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則對他無可奈何,隻擔心什麼時候又中了王豐盛的招。此後,人們開始對王豐盛刮目相看,而吃到甜頭的王豐盛,幹脆放下了原來做的小買賣,轉向風險大但利潤高的股票市場。
王豐盛的胃口越來越大,膽子也越來越大,之後不久便盯上兩家香港的大公司。他趁兩家公司鬧分歧,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通過收購與反收購成為了兩家公司最大的股東,坐收漁翁之利,而原來爭吵不休的兩名大股東卻淪為了小股東。此外他還收到一大批低成本股票,通過證券投資,他又輕而易舉地大賺了一筆。
生意場上,難免有起有落,證券場上更是如此。有一次因為王豐盛持股量不足,一家大公司的股東沒有收購他的股票,他失敗了,損失了一筆。但這絲毫不能打擊王豐盛的鬥誌,他仍然不斷看準市場機會,大膽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