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都以為劉太太的脊推骨斷了,可是X光卻顯示她的脊椎骨並沒有斷,卻生長出了刺狀物。醫生讓她好好休息,並且告訴劉太太,有可能.她在五六年內全身都沒有辦法動彈了。
這對一向好動的劉太太來說是非常痛苦不幸的。幾個星期過去了,劉太太以前的勇氣和樂觀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無窮無盡的恐懼讓劉太太一天天地衰弱下來。
一天早上,劉太太剛剛從夢中醒來,她發現自己的思緒就像泉水一樣透明。她對自己說:“我不能就這麼躺下去啊,我還可以做很多事的,隻要堅持治療,我的狀況一定會好轉的。’’這麼一想,她的恐懼和痛苦全都不見了,劉太太掙紮著,要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她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要向前、向前、向前。五年過去了,她的骨頭狀況良好,而且還有好轉的現象。現在的劉太太每天都會對自己說:向前、向前!
挫折是難以避免的,重要的是要在挫折麵前采取積極進取的態度。挫折乃至失敗並不是真正可怕的,可怕的是承受不住挫折造成的壓力,放棄追求。
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給大腦升級
想要增加自己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必須經常閱讀一些高質量的書籍,因為書籍是人類思想的營養品。很多成功的企業領導人都閱讀過大量的經典書籍,從中獲益匪淺。
一本好書就是…道豐盛的晚餐。保萊斯沒上過幾年學,但他善於自己不斷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最終享譽世界;威爾遜總統為了使自己的演講更加精彩,閱讀研究了大量文學曆史著作。
成功的秘訣就是不斷地學習,隻有學習才能給大腦升級,才能跟得上潮流。很難想像一位50年代出生的人不懂得現代管理體係,卻還能穩坐在跨國公司董事長的位置上。活到老學到老,學習能讓一個人更快樂、更聰明。善於學習的人會積累零碎的時問米閱讀,一本好書。電梯、巴士、聚會、排隊買票的時候,何不隨手翻翻一本好書呢?它們很可能激發出你某方麵工作的靈感。
看書能培養人的氣質,影響人的性格。多學習多思考,智商才能越來越高,你自身的素質才能提高,而這些是用金錢買不到的。
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裏,每個人必須不斷充實自己,‘壯大自己的實力才不會被淘汰,否則將難以生存,通過看書獲得某些啟示,並將它運用到自己的事業中,事業才能節節高升。
死學不用,那是浪費時問,學習必須懂得實踐,這種求知的方式才是正確的,學習不能使蠻力,要活學活用。
真正有用的知識啟迪我們要多思考,沉迷於書本卻不會思考的人不會獲得知識,反而會禁錮自己的思想,使創造力喪火。
用書本來武裝自己。與別人溝通,能夠使自己增長見識,並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是如果你所掌握的知識、了解的事情太少,恐怕跟人聊天時,連談資源共享都很難找到。平日多細心觀察你周圍的事物,博覽群書擴大知識麵,這樣跟人溝通時才能給人深刻的印象。
學習不僅僅隻依靠書本等平麵媒介,社會、周圍的人都是我們的老師,要從成功者身上學習經驗,從失敗者身上吸取教訓。隻有把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才會使你的大腦更加靈活。
先看三步棋
現代社會瞬息萬變,每天都在變樣,競爭日趨白熱化。麵對這種變化,要想在商場上立足,必須時刻保持一種危機感。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企業、一個家,想要立於不敗之地,都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
昨天適用的,今天可能完全用不上,老片j昨天的那一套,就與時代脫節.了。我們的工作,應努力爭取每天一點進步,不斷地進步,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如果隻是停滯不前,則不但今天比不上昨天,反而比昨天更落後。
變化的速度愈來愈快,你自以為自己幹得不錯,其實早已陳舊了觀念。拿暢銷書來說,上個月流行的這個月可能就被扔在書堆中,無人理睬。盡管你現在經營得很成功,但要想在商場中立於不敗之地,最現實、最實剛的辦法就是不斷地學習。在學習中充實臼己,學習新思想、新的經營策略,不僅要學習新技術、新知識,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隻有這樣才能適應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優秀的管理方法、先進的營銷策略、強有力的激勵機製等都需要從學習中提升。
善於利用學習這個法寶,使自己不斷適應市場的發展才是成功之道。在變化來臨的時候,不要慌忙,先穩住自己的心態,看看形勢的發展,再作安排,也就是要先看三步棋,然而根據具體情況製訂適宜的對策,就可以化危難為機遇。
雖然中圖象棋看似很簡單,其中三十二一:顆棋子卻千變萬化,從古至今,棋譜浩如煙海,儼然是。門高深的學問。高手下棋,幹變萬化、左右逢源,要先看三步,經過深思熟慮後再落子。商場就像棋局一樣,你要想成為一位高手,就要對商場變化規律十分熟悉,根據規律判斷出市場的動向,然後想好高招,突然襲擊,可以達到使對手防不勝防的效果。一般人對市場的變化沒有進行徹底研究,不看清來龍去脈,僅憑過去的經驗就隨意出招,結果不是走在市場前麵,而是被市場拖著走,沒有能力主動出擊,隻有招架的份。
所以在商場上打拚,最基本的功夫,就要學會先看三步棋。必須止確判斷出市場的大體走勢,要學會順流而動。如果你明明知道市場方向正朝北而去,你卻偏偏往南,這叫逆勢。就連諸葛亮這麼聰明的人,由於不順勢,六出祁山,結果都遭到了失敗,何況我們!所以要順市場而動,否則隻會使自己屢戰屢敗,勞而無功。
行動之前要對市場有足夠的了解。必須掌握市場的取向、大小等等。如果你什麼都沒有摸清,就猛打猛衝,仃多少錢投進去你都收不回來,最終隻會被市場無情地拋棄。隻有掌握了市場基本情況,預先進行一番細致徹底的預測,才能做到理性投資,才不至於因盲目投資而使自己的資金受到不應有的損失。
不僅如此,還要根據你進入市場後不同的階段進行不同的戰略調整。即使你預先進行了預測,你也不可能完全讓市場跟著你走,昨天挺順利,到了今天可能就有你預料不到的情況出現。這時你要穩住陣腳,及時進行戰略調整,不要按照原來計劃行事,否則,主動頃刻就會轉變為被動。因此,即使是最頂尖的高於,也不會死守陳規,而是“該轉手時就轉手”,不要盲目樂觀。
適應社會潮流
水漲了,遊泳的人不及時調整,就會沉沒。
隨著社會越來越複雜且變幻莫測,怎樣適應社會潮流,對一個人的發展也越來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與這個社會脫離,遺世獨立。我們周圍環境的變化,將對我們的生存能力產生直接影響。
大潮流足指大背景、大趨勢、大走向。從大範圍來講可以指國際新動態、國家的政策、經濟方針等,從小範圍講,指各種事物的發展趨勢,其運行的新模式、發展動態等等。任何國家、企業、乃至個人都必須學會不斷適應大潮流,否則就有被淘汰的危險。
可以說,不管是國家、單位還是個人,誰也不敢說它們從未受到過整個社會形勢波動的影響。這些波動可能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變化來表現。
社會的變化,要求我們每個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透過種種表麵現象窺得其本質,看清其大形勢、大趨向,把握注各自生活的世界變動的大脈搏。
要做到這一點,你首先得有能力認識到社會變化的大趨勢,並能找到變化的大致特點。如這種變化是長期的、規律性的,還是隨機的?其次,你針對自己,要對社會的變化做出及時的反應和有效的調整。
我們特別強調大潮流、大形勢。你如果想幹一番事業,非了解大潮流不可,因為大潮流決定小潮流,決定我們事業發展的主導方向。
現在市場風雲變幻,消費者喜怒無常。適應社會潮流者騰空飛翔,他們下大力氣,創造出高品質的暢銷品,他們當然成功!
翻開夏普的商品曆程,從自動鉛筆、黑白電視到電子字典再到液晶電視,這些都是世界潮流的領導風!
夏普相信,特色商品的創造在消費者的市場裏口當他在了解掌握了消費者及消費市場趨勢後,就果斷地研發出新產品,像1984年夏普推出的液晶電視,就能讓消費者在自己家中的任何角度觀看電視機,從而滿足了消費者對空間和美觀上的強烈需求。
再者,同年的市場上,家庭電視銷售突破一百七十萬台。接著,夏普叉看準了網絡專用電腦的必然趨勢,隨著網絡的興起,夏普簡單易懂的產品,正是適應了社會的潮流,才成就了夏普的不敗神話。
麵對瞬間萬變的市場及喜怒無常的消費者,企業隻有適應社會潮流掌握消費趨勢才能得到成功,這將成為每個企業正確的經營方向。
我們學會適應社會大潮流,在這大潮流中思考,並不斷更新自己的評估能力,時刻製定出自己的發展方向。我們絕不能用那些成功的事例為依據,來為自己的固執和保守辯解,不適應新的潮流,無異於閉門造車。看看那些曾經顯赫一時的著名公司和品牌,它們之所以效益不佳乃至倒閉,自身原因當然是主導因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視了社會發展的方向。
要適應社會的變化,我們必須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判斷力和堅決果敢的決策力。善於分析、判斷各種與自己行業相關的信息,並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地隨著社會變化完善我們的構思、策略,並付諸實際行動,這是使自己事業保持健康發展的前提和保證。
變則通、通則久,在工作和生活中別忘了隨時適應社會潮流,隨時調整航向,以滿足時代的要求。
調整知識結構
知識就像時尚女性必不可少的飾品。
一個人隻注意外表,不耐心學習,就很可能顯得很膚淺。一個人有無品位, 與他的財富沒有直接關係,隻有不斷學習知識才能使人的素質提高。
儀儀知道學,而不知怎麼學:,也是件很麻煩的事。要學就要學自己必須掌握的知識,調整好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將自己所學像花錢一樣用到刀刃上。
知識經濟時代,打破了外部條件對經濟發展的束縛,社會發展越來越依靠高素質人才。於足高素質人才成為社會的最受歡迎的香餑餑,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
現在,知識上的差距,最終導致國與國的差距、企業與企業的差距、人與人的差距。在蒸汽機時代,工業生產部門除有少數技術管理人才外,絕大部分勞動力是文盲和半文盲;在人類邁向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在生產高度信息化、國際化、智能化的企業,員工的智力因素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前提。
現在,隻要企業想發展,對人才的知識素質要求也必須水漲船高。當然,人才實際水平高低不等於學曆高低,更重要的是看人才的知識結構和創新能力。
在英、港、澳及亞太地區都有投資,而且實力超級雄厚的香港太古集團老總鄧蓮如就是通過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以後,才讓太古更上一層樓的。
結束學業後,鄧蓮如就進了太古貿易公司。鄧蓮如是個很有才華的女子,然而,由於在大學學的專業與公司的業務對不上號,在工作中她處處碰壁。怎麼辦啊?隻好從頭學習了。因為如果她不從頭學習的話,就隻能再去做適合自己的工作,而這又談何容易。
於是,她決定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為了讓自己更快地掌握公司的業務往來,她決定先下工廠去掌握第一手資料。果然,在基層工作這段時間,她獲得了大量可靠、豐富的數據資料。
她又抓緊時間進行分析和總結,太古貿易公司的業務情況已經基本上了如指掌了。
從此,鄧蓮如努力好學、勤奮工作的美名就在公司傳開了。這樣的好員工誰不喜歡,哪家公司不會提拔?
於是,老板立刻提升她當太古公司主要負責出口的經理。因為在工作期間,鄧蓮如早就發現公司在管理和出口方麵有許多弊端,但是苦於沒有權力對它進行改革。鄧蓮如立即下令對公司這方麵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太古貿易公司是個多領域發展的大型集團公司,在航空、地產、酒店、港灣開發等都有涉足,可想而知,公司裏擁有的都是什麼人物了。在這樣一個英雄雲集的大公司裏進行改革,而且自己還不是什麼專業人士,其困難就不是一一句話能夠概括得了的。
已經銳意改革的鄧蓮如並沒有把這些放在心上,而是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大無畏精神去做,而且卓有成效。
她利用太古與眾不同的情況,改掉以前層層負責的局麵,將各出口商分成許多各自獨立的部門。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把從設計、生產到包裝、出口的全部過程的一切業務都交給一個人負責,實行一條龍服務,這樣可以減少各個部門互相推卸責任的麻煩。
沒過多久,她又看中了台灣的大量廉價勞動力,並發現大古在台灣也有很大的發展前景,於是她果斷地決定在台灣成立一家分公司。
鄧蓮如的這兩條很有建設性的意見為太古集團賺了最大限度的利潤,大大推動了太古集團在港台地區的發展。
每個人不僅要知識創新,更要注意知識結構調整。社會也是一本書,從這本書中所獲得的知識,遠勝於一般書本知識。因此,當有許多傑出的人出現時,無論多少好的書,你都可以丟在一邊,加入他們的討論。因為你從這兒獲得的,將比書本知識更為實用。
利用別人的失敗
實際上,在萊特兄弟的飛機試飛成功之前,已經有許多人非常接近成功,不過隻是“‘接近’’成功。而萊特兄弟,利用了別人的失敗,他們從別人失敗的教訓中吸取經驗,給機翼進行改進,使人能夠控製機翼,保持飛機平衡。從此,飛機就誕牛了,而人們也就認定足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
善於利用別人的火敗的人,都是很有頭腦的。國外有一位企業家,沒有什麼技術專長,但很有市場頭腦及眼光。他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專門收購經營失敗麵臨倒閉的企業。買下之後,這些企業也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個個扭虧為盈,興旺發達。
他曾經買下一家即將倒閉的食品廠,研究後他發現,這個食品廠之所以倒閉,是因為包裝和運輸過程中的技術不過關,使許多食品有變質發黴現象。於是他投入一定資金,開發出新型包裝,保證產品出廠後,損耗降到最低限度。同時,加強管理,精簡人員結構,使合格率又有大幅度提高。如此一來,一個在別人手裏即將倒閉的企業,在他手裏又恢複了生機。
免不了有人問他,你為什麼總買一些要倒閉的企業,難道不怕嗎?他則說出了自己獨特的看法買這種企業,要比自己從頭幹起輕鬆多了。正因為別人經營失敗,所以就很容易找出企業失敗的根本原因。隻要利用別人的失敗,發現問題,然後將問題逐一解決,自然就會成功。
在香港靠炒股和讓死公司複活而發家的詹培忠,也是一位善於在別人失敗的土地上開拓自己美好未來的人。
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香港股市,已經複蘇了,但是情況並不是很明朗。盡管此時他已經靠炒股小賺了一筆,但是炒股已經激不起他的興趣了。所以,他又開始尋找另一條發財的路子。後來,他發現收購空殼公司是個不錯的生財之路。於是,他努力學習財務和法律方麵的專業知識,等待時機,準備大幹一場。
剛開始,詹培忠收購了幾家要破產準備清算的公司。他買下來後,首先是注入巨資,對公司進行改組,把對公司發展有利的部分保留,已經不符合公司發展需要的部分去除,然後,再針對各個公司不同的需要進行重新組合。
經過詹先生醫治的大公司就有好幾個,比如,港澳發展、百樂門、新時代、伊人置業、第一城市、明仁、偉益、紀德置業,這些公司都在他的妙手中回春了。
其中,對港澳發展的重組,詹培忠自己隻花了幾十萬港幣,卻得到了港澳發展三億港幣以上的股權,這在香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
他又從一家公司持有的股份中,抽出一部分資金,買下了另一家被他控製的公司,這樣他運用合法手段,利用別人的資金控製了兩家公司。
後來,這兩家公司都起死回生了,尤其是其中那家名為“大富’’的公司一下就給他賺了幾個億。
現在的詹培忠已是好幾家大公司的股東了,他的產業也擴展到了北美。
從這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出色的人,最重要的素質足要有頭腦,多研究別人失敗的原凶,看看到底足主觀因素還是客觀因素,然後進行一番總結,一定能研製出一副給自己事業保健的靈丹妙藥。
利用別人的失敗,實際上有一半利用了別人的頭腦,為什麼有人半途而廢?隻要你找出個中原因,你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我們不但要把成功看作財富,更要把失敗視為一種資源,一種像廢品一樣可以同收的資源。
智力不等於能力
什麼事都要動手
每當春暖花開的時刻,心中都會無限激昂,並會在心裏立下一年大計,雄心勃勃地下一番決心。然而,從春到夏、從夏到秋,這些初春立一下的目標,在日複一日的懈怠中。隻會隨波逐去,永遠是美美麗的泡影。結果今天和過去一樣,沒有任何改變。
在這種日子裏,你是否總會為生活的煩惱感歎?是否總在為人生的不平發牢騷?如果是,那麼有沒有問過自己,我是否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動手幹過?
你再聰明,光說不練,神仙也救不了你。
英國的糧油巨頭馬克·華爾,在劍橋大學修的是法律。一日,他忽然想到,雖然大學畢業後要當律師,年收入也不算少,但比起經商賺的錢肯定是小巫見大巫。為了自己以後成為百萬富翁,他想到做到,毅然放棄讀書準備將來當律師的打算,進入了散發著金錢香味的商場。
他選擇在一家百貨公司做銷售,精明能幹的他靠提成賺的錢居然超過了老總。這怎麼能行呢?於是老板想盡辦法減他的薪水和提成。這下可惹惱了馬克,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把老板這條魚晾一邊去了。
那接下來上哪裏去淘金呢?真是難事難不倒聰明人!他又有了一個發財的主意:用豆子生豆芽,賣豆芽。那時二戰正處於白熱化階段,政局的不穩,造成了市場的混亂,蔬菜是緊缺貨。而豆芽,就在此時成了一種“緩解災情’’的稀有蔬菜。
於是他開始積極尋找合夥人,不久之後就熱火朝天地幹起來了。他拿著倫敦蔬菜協會和衛生部門的榮譽證書,跑到曼徹斯特和伯明翰找銷路。嘿!別說,還真拉了幾大筆生意。
為了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又給公司起了一個叫“友好蔬菜有限公司’’,這讓許多人以為他的公司有很大規模、很有實力,而“友好’’又是戰爭時期極缺少的一種感情。
戰後,,他又增加了許多種新品種,從單一的豆芽,成長為集蔬菜糧油為一身的超大型企業。
憂愁感歎、無用的牢騷,都不過是不願實幹的必然結果,,隻有擁有對生活對未來毫不動搖的信念,並動手去實踐這個信念,你就會覺得:我還行。
析肯曾經對美國人說:“不要多抱怨,不要發牢騷。想想你們為合眾國做了些什麼?”林肯的這番話,使美國人更加注重效率,講究實幹,而這種信念與美國成為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不無關係。
別人不是沒有煩憂,也不是沒有牢騷,但人家知道如果把發牢騷的時間用來做許多實際的事,效果會更好,發牢騷不會改變你任何現狀,更不會讓你成為百萬富翁。隻有知難而進,動手改變這些不稱心的現狀,事實才有好轉的可能。
隻要你去做,就沒有荒廢掉的日子,就沒有漫無日的的歲月,就沒有令人惋惜的過去,也不會再有嘮嘮叨叨的抱怨感歎。所以,拋棄毫無意義的長叮短歎,動手幹每一件事,讓命運在自己手中改變。
人的命運,隨著各自不同的態度和生活方式而有差異,生活不可能沒有缺憾,我們必須做到的就是時時都動於去做。要知道,事,就是做出來的。
經驗從過程中提煉
王靈被公司派往美國的一個海灣做調查,在中途忽然遇上十分惡劣的天氣。在這危難時刻,船上十個人奮力逃到了一個孤島,因為島上沒有食物,他們的狀況十分困難,而且己經迷失了方向,無法通知別人來救援。島上全是石頭,野生的植物很少,找不到任何東西可以充饑,隨身攜帶的食物很快就吃完了,最致命的是天氣太幹燥,大家的喉嚨都像被燒幹了。周圍都是海水,可海水是成的,不能喝,陸陸續續有人因為缺水而昏倒。
王靈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而他自己也快撐不住了,於是四處尋找水源。一不小心,他從山坡上滾了下來?掉到了海裏,海水浸入他的嘴裏,他不得己咽下了幾口海水。
今他沒有想到的是,這水竟不是成的!他一下高興壞了,連忙裝了很多水回去救援,並告訴大家這個秘密,不久,十個人全都安然無恙地擺脫了困境。
“海水是成的,不能喝’’,這是人人皆知的基本常識,人們不會去懷疑,但僅憑經驗而不去懷疑不敢大膽嚐試,就差點斷送了十個人的生命。束縛自己的思想,毫不懷疑已有的經驗,往往會斷送自己生存和發展的機會。
香港是個競爭極為殘酷的社會,這種殘酷的競爭充斥著每一個行業。如果想在一個行業中出類拔萃,那就需要經曆一番艱苦卓絕的奮鬥。
可是,這裏也有個例外,那就是香港的相簿製造業。香港在這一行的競爭卻沒有別的行業那麼激烈,能算得上規模的相簿製造公司就隻有“英發國際有限公司”一家,這是為什麼昵?
“英發國際”的總裁馮廣發說:這是因為他年輕時做學徒得到的經驗財富。
那個時候的馮廣發家裏很貧困,所以他沒有讀過幾年書。大一點的時候,就去了一聞名為“協興印務’’的小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主要是為了填飽肚於
這家小公司由他的一位老鄉掌管著,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裝訂。
一般打工的人,都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鍾、吃飽了混天黑的那種,但馮廣發卻沒有這樣做。那時,公司裝訂部的人手缺乏,而且裝訂是最無聊和最辛苦的一項工作,需要一天從早到晚的把那一疊厚厚的文件紙弄清楚後,再裝訂起來。在那家印務公司裏一一共有十個做學徒的工人,他們都不願意在裝訂部幹,都想找個輕鬆的活幹,唯有馮廣發不怕苦,不怕累,主動去做這件無人願意幹的苦差事。
可是就是這件苦差事成就了他日後的大業!因為他在裝訂部所學的裝訂技巧和裝訂知識,給他以後的創業帶來很大帝助,許多寫字樓需要的文具用品,考驗人的地方不是印刷技術,而是它裝訂的如何。
在以後,馮先生就自己建立了“英發國際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生產相簿。公司剛剛成立,有關相簿的訂就一個接一個,讓馮廣發應接不暇,以至於每天加班加點都有點忙不過來。
這時候就有人開始納悶了:哎!既然相簿的市場有這麼大的需求量,香港的競爭又那麼自由,怎麼就沒有人去和他較量呢?
馮先生自己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做相簿這行,主要的是裝訂而不是印刷。而他以前搞的就是裝訂,還有就是他曾經到過德國、瑞士等國家,懂得購置這方麵的機器,也知道如何使用。可是其他內行卻沒有這方麵的知識,不知道怎麼手做。
就是現在,香港的相簿製造業競爭依然不大,也是馮廣發一人獨領風騷,而這主要是因為隻有他自己作過這方麵的學徒工,有這方麵的經驗。經驗都應該從過程中提煉,迷信前人的經驗,往往會讓我們犯錯誤。經驗是活的,不是死的,死守經驗的話,小心栽跟頭哦!
經驗的提煉不隻是對過去問題解決方法的簡單歸納,人類的思維得以進行;很大程度上有賴於記憶能力。如果對過程的感知轉瞬即逝,人們就不可能把過去與現在關聯起來,不可能形成經驗。記憶是人的思維乃至整個心理活動的直接基礎之一,也是人類活動取得成功的必不可
少的條件。長期以來,人們對如何總結經驗作了許多方麵的探索,提出了許多彳<同過程提煉不同經驗的多種具體方法。
人們對事物識記後所形成的知識、經驗,將過程中的種種得失教訓存留於大腦中。經驗的作用就是當需要時,是否能迅速地從記憶中提取有關方麵的參考,同憶出有關的經驗再加以提煉,結合當前遇到的種種情況,作出一個正確的決斷或采取正確的措施。
各人的社會閱曆及年齡等程度不同,經驗也或多或少。有的人對過程的總結能力比較強,提煉有法,在解決問題時,能靈活運用,能不斷憑借原有的經驗去處理現在遇到的情況,在頭腦中形成一種經驗資源;有的人過去就過去了,不注意加以提煉總結,因此雖然閱曆不少,處理事情起來還十分盲目被動,他們的所謂經驗往往是支離破碎的、不係統的、似是而非的。
如果你對從來沒遇到過的情況不知從何下手,這些都是從前沒有注意提煉經驗的表現,所以要把經驗的提煉及應用作為一項重要的事情來對待。
社會隻看你的結果
克魯斯是個野外運動愛好者,最喜歡的是打獵豹,還有就是釣魚。
他認為的好日子就是帶著他心愛的魚竿和那管黑色的德國獵槍,到郊外的森林裏去,在那兒享受幾天,他感覺爽極了。
可是他是個推銷員,他的工作需要他必須在城市裏用去大把的時間,這讓他很鬱悶。
當他再一次很不情願地離開那片給他帶來無窮樂趣的森林時,一個讓他都感到不可思議的想法冒出來了:他可以讓那些愛好戶外運動的人住到森林裏來啊。這樣,他就用不著再回那個讓人頭疼的城市了,而且他還可以通過他們完成自己的工作——推銷保險。
天哪!原來世界上真有那麼一群人在戶外活動,隻不過他們是在工作。他們是一群鐵路工人,正在野外修築阿拉斯加鐵路,他們都分散地住在工地上的小房子裏,這條鐵路大概有一千公裏長。他們有保險嗎?如果有,是誰賣給他們的呢?如果我賣給他們可不可以呢?
這真是一個很不錯的主意。於是,克魯斯製訂了一個可行性計劃。
他先向一位旅行代理人請教,然後就開始準備實施他偉大的計劃了。他繼續準備著,他怕萬一一丁點的猶豫都會讓他退卻,讓他懷疑他所做的隻不過是他的突發奇想。
為了讓自己的想法更具有可行性,他決定立即坐船去西活德半島。
克魯斯就開始在鐵路沿線往返,於是大家都知道了他的大名,他也成了這些常年在野外辛苦奔波的人的好朋友。他向他們推銷健身器材,也幫他們做事,免費給他們理發,教這些單身漢們自己做飯,這下,他們就不必天天吃那些罐頭食品和火腿了。
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都感覺很快樂,因為這是他最想做的事。
什麼是誌向?誌向就是你的奮鬥目標,就是一‘個結果,所以為了你的誌向,你要努力去做。
1997年,廣州小祥畢業於某某大學中文係,滿以為十多年苦讀,苦日子已經到頭,以本科文憑出去找一個工作,還不是很容易的事嗎?
誰知,三個月下來,沒有一家企業願意要他。人家要大學生,要麼懂計算機,要麼懂管理,誰也不要你懂中文。萬般無奈,小祥隻好先在一家鄉鎮企業幹小工,和初中生一道拿著二百塊的工資。
但是,小祥並不沉淪,他相信自己終究有一天會改變自己的處境。這個社會隻看你的結果,如果自己不能主動適應社會,就算是劍橋、哈佛畢業又有什麼用?
由於工資太低,小祥決定離開鄉鎮企業,做了一名搬運工人,雖然很苦,但掙錢多很多。不僅如此,他還結識了許多裝修工,接著他又跟裝修公司搞裝修。
終於,有一次他為一位印刷公司經理裝修廠房,當經理得知他是中文係本科生後,問他是不是願意到他們公司去搞平麵設計,小祥見機會難得,滿口應承下來。進入公司後,小祥在裝訂車間幹了半年。
由於經過幾年的磨練,小祥特別珍惜這次機會,什麼事都幹得非常出色,經理見小祥不像一般剛出校門的大學生一樣浮躁,一下就把他提升為技術科科長。兩個月後,又將小祥提升為經理助理,專門為自己出謀劃策,工資也由剛進公司時的六百漲到三千。
但小祥似乎並不滿足。在印刷公司幹了三年後,小祥決定自己也開一家印刷公司,於是找人東拚西湊籌集了四萬塊錢,就這樣大張旗鼓地開張了。小祥憑著以前的經驗,不斷發展新客戶,僅僅兩年,公司就迅速崛起。
雖然做過小工、搬運工、裝修工、裝訂工,最後終於成立了自己的企業。
進入社會,就會發現社會隻看你的結果,隻承認事實。就連法律給犯人量刑,也是依據其行為的結果。到這個時候你才會明白,不管你經曆過什麼,受過多少苦、 磨過多少難,跟別人說,沒用!別人隻看你的成就,隻看你的現在,誰也不會管你的過去和未來,一句話:成者王侯敗者寇。
你所看見的成功者的生活是富足安靜平和的,但他們以前也和你一樣默默無聞,默默承受著別人不能理解的痛苦和磨難,社會也對他們進行了嚴酷訓練,他們是踩著無數失敗者堅強地爬起來的。
是金子,就別埋在土裏
個人都是一座金礦,有的人自己開采,光芒四射;有的人被別人開采,也能閃閃發光;還有的人隻不過還是一座礦。自己開采自己的金礦,就要有意進行正確的自我評估、自我體驗。 在這人才濟濟的世界上,如果總是讓自己的閃光點埋在土裏,那麼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你的存在,更不要說體現你的價值。在需要的時候,要勇敢地站出來,讓別人也認同你,隻有這樣,你才能讓人發現你的閃光點。
首先,你要改變你的內心世界,實現自我認同,並時常重複著說:我是金子,我足要發光的。而事實上,人的心理所能設想和暗示的東西,人就能用積極的心態去獲取。這是自我認同的一種形式,是取得成功之前所必需的自我激勵。
戰國時期,秦軍在邯鄲攻打趙國。平原君要選二十位門下有識之士,到楚國與楚王談出兵救趙的事情,找來找去,隻找到十九位。這時,武食客毛遂向平原君推薦自己,平原君說:“士人處在世上,就像一個錐子裝在麻袋中,錐子的尖很快就會露出來。可是你在我門下已經快三年了,為什麼從來沒有聽說過你?”毛遂說:“把我裝在囊中,錐子就不僅僅露出一點尖而已,我會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