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皇上。”看到母妃向朱允燁跪下哀求,朱允炆立刻站了出來,大義凜然地道:“不關母妃的事,是臣想要就藩。”
“你不要胡說,就藩是我的主意。”呂氏一聽立刻訓斥了朱允炆一句,然後朝皇帝哀求道:“皇上,這真的是我的主意。要殺要剮,任憑皇上處置。”
朱允炆上前一步擋在呂氏麵前,“和母妃無關,皇上要處置就處置臣吧。”
朱允燁就這麼好整以暇地坐在椅子上,看著母子二人爭執不休。既沒有對此有任何表態,也沒有出聲阻攔,完全如同一個旁觀者一樣看著。
漸漸地,殿內的氣氛變得十分詭異。
呂氏偷瞄了朱允燁一眼,心裏直打寒顫,也不由自主地停下話,不再言語。
這個時候,朱允燁才抬起目光看向兩人,笑道:“朕又沒有說過要處罰誰,你們這樣爭先恐後地要領罪是何意?”
沒......沒有問罪的意思......
朱允炆和呂氏兩人麵麵相覷,那他們剛才的舉動豈不是戲台上的醜角差不多?
場麵極度尷尬,兩人都不知道說些什麼才好。
朱允燁淡定地將兩人的表情看在眼裏,對兩人的反應早有預料。對於朱允炆主動站出來把罪責攬到他的身上,而不是讓呂氏來背鍋,倒是讓朱允燁高看了一眼,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至於說為何朱允炆不選擇裝瘋賣傻蒙混過關?
自從當年燕王在北平當中裝瘋,後來卻起兵造反之後。裝瘋賣傻這條路就被他給堵死了,後麵的人隻要一開始裝瘋,別人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這件事。
不裝瘋賣傻還好,一裝瘋賣傻直接提高了對方的警惕之心,得不償失。
朱允炆和呂氏這樣的聰明人,當然不會連這點都想不到。
朱允燁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心裏想道:但是你們這樣一副母子情深的做派,難道就以為朕會相信你們嗎?
當初的朱雄英才六七歲,可呂氏對他下手的時候卻沒有絲毫手軟,更加沒有一點猶豫。一個連小孩子都能夠下得去毒手的人,朱允燁不相信她會是一個善人。
撇了呂氏一眼,朱允燁的目光轉到朱允炆臉上。看著這個比自己大好幾歲的兄長,朱允燁無聲的一笑。
不說有其母必有其子,而是在朱允燁眼裏這位兄長本來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人。
當初太子妃常氏故去,太子妃之位空懸,呂氏自然垂涎。
呂氏隻是太常寺卿呂本之女,雖然出身也算不錯,但畢竟是她爹是文官。在大明開國初年,四方未定的情況下,文官的地位是比不上勳貴的。
從老朱給各個兒子定的正妃就能夠看得出來,正妃全部都是勳貴出身,沒有一個是文官出身的。
但是太子妃常氏故去之後,朱標的妃子裏麵出身最好的就是呂氏。
如果沒有韓景雲出現的話,太子妃之位非呂氏莫屬。
韓景雲的光芒太耀眼了,出身侯爵府就比呂氏高貴。而且她還是天下算學第一人,名震大明的先生。
呂氏和韓景雲一比,就如同皓月之下的螢火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