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與海》
硬漢海明威堅信《老人與海》是他自己這輩子能寫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這本書隻有一個簡單到不能簡單的故事。然而,再沒有什麼故事能比這個故事更動人,再沒有什麼搏鬥能比這樣的搏鬥更壯麗了。它是文學史上不可戰勝的硬漢精神的彰顯。
在與極限的鬥爭中成長
人類每天都在與極限的鬥爭中成長,無論是把飛船送人太空,還是像桑地亞哥那樣用簡陋的漁具捕捉巨大的馬林魚,這些事情是同樣偉大的。能夠作出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遠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極限的是平庸的人。
被威廉·福克納譽為"這代人最優秀的一個單篇"的《老人與海》,是硬漢子海明威的力作。作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堅信這是自己"一輩子所能寫出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老人與海》被譽為美國曆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32本書之一,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也是海明威全部創作中的瑰寶。該書剛剛出版48小時就銷量驚人,並於當年就獲得了普利策文學獎,海明威也因這部作品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老人與海》寫的是一個老人,卻展現了一個世界。小說內容十分豐富、含義深刻,是一部寓意深遠的古典悲劇式的小說、一部現實主義佳作,也是一支感人至深的英雄主義讚歌。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自己的作品《老人與海》的--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來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麵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的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
海明威為什麼沒有讓老人最終勝利呢,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這就是《老人與海》想揭示的哲理--"人類本身也有白己的極限,但是當人們一再把手伸到極限之外,這個極限就一天一天地變大了。人類每天都在與極限的鬥爭中成長。無論是把飛船送往太空,還是像桑地亞哥那樣用簡陋的漁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馬林魚。這些事情是同樣偉大的能夠作出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遠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極限的人是平庸的人,"
存《老人與海》這本書裏,隻有一個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故事和單純到如同兩滴清水的人物。然而,它卻那麼清楚而有力地揭示出入性中強悍的一麵。再沒有什麼故事能比這樣的故事更動人,再沒有什麼搏鬥能比這樣的搏鬥更壯麗了。
著名作家王小波在《老人與海》的書評中寫道:"我不相信人會有所謂的'命運',但是我相信對於任何人來說,'極限'總是存在的。再聰明再強悍的人,能夠做到的事情也總是有極限的。老人桑地亞哥不是無能之輩,然而,盡管他是最好的漁夫,也不能讓那些魚來上他的鉤。他遇到他的極限了,就像最好的農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獵手久久碰不到獵物一般。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極限,仿佛是命運在向你發出停止前行的命令。" 無可否認,隻要是人就都會有缺陷,有缺陷就會有極限。當一個人承認了這個缺陷並努力去戰勝它而不是去屈從它的時候,無論他能否最終戰勝自身的這個缺陷,他都是一個勝利者,因為他已經戰勝了自己對缺陷的妥協,他是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老桑地亞哥就是敢於挑戰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氣和信心的勝利者。 有人說老人桑地亞哥是一個失敗了的英雄。盡管他是條硬漢,但還是失敗丁。當一個人用盡了心力,並堅持到底,卻沒有得到想象中的完美結果時,算不算成功?勝利者與勇者是否能畫上等號?當一個人沒有充足的準備,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卻獲得超乎想象的光榮,是否稱得上是成功?
什麼叫失敗?也許可以說,人去做一件事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是失敗。但是,那些與命運鬥爭的人,那些與自己極限鬥爭的人,卻天生地接近這種失敗。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魚來咬他的鉤,於是他常常失敗。一個常常在進行著接近自己極限的鬥爭的人總是會常常失敗的,一個想探索自然奧秘的人也常常會失敗,一個想改革社會的人更是會常常失敗。隻有那些安於自己極限之內的生活的人才總是"勝利",這種"勝利者"之所以常勝不敗,隻是因為他的對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投入鬥爭。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敗"這個詞還有另外的含義,即是指人失去了繼續鬥爭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類向極限屈服,這才是真正的失敗。而沒有放下手中武器,還在繼續鬥爭,繼續向極限挑戰的人並沒有失敗。如此看來,老人桑地亞哥沒有失敗,他從未放下武器,隻不過是喪失了武器。老人桑地亞哥沒有失去信心,因此不應當說他是"失敗了的英雄"。 遍顧人生,誰不是失敗者呢?哪怕再成功的人,與他自己的理想或願望比起來,他仍然是失敗者。失敗的原因不會是單一的,總會有來自各個方麵的讓你難以承受的打擊。關鍵是你是不是永遠地垮下了--你屈服了麼?你違心地改變了自己的牛活麼?你還會再"出海"麼?再出海,你就仍有戰勝的希望!這種險惡的人生環境和這種堅韌的人生態度,正是這部作品越來越吸引今天讀者的更主要的原因。也正如王小波說的那樣 "勝利就是戰鬥到最後的時刻。老人總懷著無比的勇氣走向莫測的大海,他的信心是不可戰勝的。"
正像老人桑地亞哥每天走向大海一樣,很多人每天也走向與他們的極限鬥爭的戰場,仿佛他們要與命運一比高低。他們是人中的強者。在人類前進的道路上,強者與弱者的命運是不同的。弱者不羨慕強者的命運,強者也討厭弱者的命運。強者帶有人性中強悍的一麵,弱者帶有人性中軟弱的一麵。 人生就是要讓造物主和大自然所賦予的生命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人生就是一張單程車票,應該讓它奔馳得最快最遠;人生的意義是在自己心靈的痛苦與歡樂中激發出來的,人生的信念是在自己的實踐與檢驗中體會出來的。逝去的永遠是夢,而未來則永遠是希望。人生可以是由不自由開始到相對自由,也可以是從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到逐步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人生不像莎士比亞所說的是一個舞台,人生可以說是一個戰場,一張需要不斷應答的命運和各種境遇的考卷;我們不能交白卷。人生是一盤棋,一步或幾步走錯,則滿盤皆輸。人生應該有思想,但思想不是人生的目的;決定人生價值的不僅是人的美好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行動。過去人們曾反複討論"知與行"誰先誰後的問題,而我們認為行動決定一切,行動才是首要的。墨子說"誌行,為也",也就是說意誌付諸行動,那是作為。不過,當人活了幾十年後,他體會到人生其實是一種奉獻,是對家人、朋友、社會和人類的奉獻。英國劇作家蕭伯納有一句話:"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由我們暫時拿著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燒得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老人與海》講了一個老漁夫的故事,但是在這個故事裏卻揭示了人類共同的命運。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極限,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極限挑戰,超越它們,這個極限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麵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極限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懺悔錄》
《懺悔錄》是一本奇書,一本讓人心靈淨化的奇書,每個人的靈魂在它麵前都會顫抖都會被自己曾有的醜行惡念汗顏。
人生從審視自己開始
如果說相信自己是邁向成功的前提,那麼審視自己就是取得成功後的自省;如果說批判自己是麵對腐敗的無奈,那麼審視自己就是鞏固成功的堅持。
盧檀的《懺悔錄》達到了聖·奧古斯丁《懺悔錄》同樣經典的地位。在這部被稱為"文學史上的奇書"中,盧梭把自己作為人的標本來剖析,把自己的靈魂真誠地、赤裸地呈現給讀者,其坦率程度是史無前例的。由於作品中所體現出的個性自由的精神,該作品被視為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的先兆。
《懺悔錄》通過盧梭自己的坎坷一生反映社會對人的某種殘害和壓迫。在作品中,盧梭講述自己"本性善良",古代曆史人物又給了他崇高的思想,但是社會環境的惡濁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不平等,使他受到了浸染和損害。盧梭回憶了他孩童時代所受到的遭遇,人世後社會對他的虐待和他耳聞目睹的種種黑暗與不平,指出社會存在著"強權即公理"的不平等現象。可以說,《懺悔錄》就是盧棱悲慘的晚年的產物,如果要舉出他那些不幸歲月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內容,那就是這部摻和著辛酸的書了。這樣一部在殘酷迫害下寫成的自傳,一部在四麵受敵的情況下為自己的存在辯護的自傳,怎麼會不充滿一種逼人的悲憤?
《懺悔錄》的靈魂在於盧梭的誠摯與真實,以及其中所表達的對社會不公平的憎恨和對人的熱愛的感情,散發出濃厚的人文色彩與人道主義氣息。盧梭是世界文學大師,《阡悔錄》作為他的壓軸之作,流芳百世,更重要的是,它讓我們重新認識人生--從審視自己開始。
盧梭在自《懺悔錄》裏,大膽地把自己見不得人的隱私公之於眾,人們把他這種勇於解剖自己的精神讚為"自帕斯卡以來最偉大的革命"。
盧梭的坦率是其他作家所不具有的,他不僅僅將人性提出來,而且將自己的人性第一次完完全全地解剖給世人,他的純、他的真足可讓任何作家汗顏!作為一個偉人,他的氣質是不同於別人的。他並沒有什麼所謂成功的人生,他的一生是悲慘的。尤其在他被教會宣布為"上帝的敵人"之後,他到處流亡,到處被人像狗一樣追趕,被到處喊打,他的處境是可想而知的,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依然沒放棄自己的信仰,依然堅持真理,依然故我。可恨的是在他流亡的路途中,他的友人竟然背叛了他,企圖將他抹黑。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才覺得有必要為自己申辯一下,於是便在極其悲憤的情形下寫下了自己的自白--《懺悔錄》。
《懺悔錄》是一本奇書,一本讓人心靈淨化的奇書,每個人的靈魂在它麵前都會顫抖,都會被自己曾有的醜行惡念汗顏。作者所表現自己晶瑩剔透的真實,用最直接的語言和事例表達了自己十分明確的一個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惡的社會環境卻使人變壞。讀這樣一部書,掩卷後心情是凝重的,但當你釋懷自己的情感時,特別是釋放自己的過錯和罪過時,你感到胸中的汙氣吐出來了,天空為之清新,心胸為之寬廣,精神為之振奮。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不僅是他留給了我們很多精神或物質財富,還有他那顆敢於和你、和任何人貼近的心! 曾經有這樣一段文字:"審視自已就像浩瀚的大漠審視變幻的蒼穹,就像殘敗的古堡審視沉重的背影,就像垂暮的老者審視多舛的命運,就像壯美的江山審視變遷的曆史。"這飄逸著古香的強烈而又中肯的話語,給我們很深的思考。審視自己不同於相信自已、批判自己。如果說相信自己是邁向成功的前提,那麼審視自己是取得成功後的自省;如果說批判自己是麵對屢敗的無奈,那麼審視自己就是鞏固成功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