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百年中國文學與主流意識形態
所謂主流價值觀,按照學術界約定俗成的說法,就是指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為理論基礎而建立起來的、主導中國現代社會曆史進程的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價值觀。主流價值觀對於20世紀中國文學的全方位介入,並不是一種偶然的曆史現象,而是一種必然的曆史選擇。因為從上個世紀初葉起始,中國現代精英知識分子對於民族文學現代性的價值追求,就始終是處在一種極度痛苦和極度困惑的矛盾狀態之中:一方麵,中國新文學的全麵啟動是在西方現代意識的影響下而展開的,無論它情願或不情願都必須去接受西方現代人文主義價值觀的精神洗禮;另一方麵,受實際落後國情和傳統思維方式的嚴重製約,它又極力想要擺脫對於西方的絕對依賴而尋求民族文學現代性價值觀的獨立品格。這種兩難境地的雙重夾擊,迫使國人急切地想要建立起一套既符合本民族現代文學發展的客觀需要,同時又能夠盡快實現中國文學現代轉型的實用價值體係。正是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新興的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價值觀,以集體主義的理性精神、階級鬥爭的實用哲學和共產主義的美好理想,於20世紀20年代末期開始入主中國現代文壇。它不僅以其強烈的思想感召力,立刻折服了魯迅、郭沫若、茅盾等新文學運動的主將並促使他們迅速加盟,而且更是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擴張速度,在短短的二十年時間裏便基本上清除了其他西方價值觀念體係對於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最終以無可辯駁的絕對權威性完成了它對中國現代文學思維結構的規範與整合。
這就是20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最基本、最清晰的運行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