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蕭紅:女性作家的現代悲劇意識(1 / 1)

第十三章 蕭紅:女性作家的現代悲劇意識

談到蕭紅的小說,我首先想起了茅盾曾在《呼蘭河傳》序言中所說的一段話:"'感情'上的一再受傷,使得這位感情富於理智的女詩人,被自己的狹小的私生活的圈子所束縛(而這圈子盡管是她詛咒的,卻又拘於惰性,不能毅然決然自拔),和廣闊的進行著生死搏鬥的大天地完全隔絕";"在1940年前後這樣的大時代中,像蕭紅這樣對於人生有理想,對於黑暗勢力作過鬥爭的人,而會悄然'蟄居'多少有點不可解。"茅盾在這番話中所透露出來的思想困惑,實際上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曾經以表現"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紮"而著稱的蕭紅,怎麼會突然間變得思鄉戀舊兒女情長了呢?這使許多人都對此感到無法理解。我個人認為,人們對於蕭紅小說的曆史性"誤讀",無疑導致了一個天才女作家的長期被埋沒。為了使蕭紅孤獨的靈魂不再寂寞,我們完全有必要以現代生命哲學的理性認知態度,透過她作品文本女性敘事的獨特視角,去深人體驗女性世界的哀怨與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