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陽光心態,溝通就在狀態(1 / 3)

第十一章 陽光心態,溝通就在狀態

我們都知道,心態的作用非常重要。所謂陽光心態,是知足、感恩、達觀這樣一種健康心態,它能讓人心境良好、人際關係正常、適應環境、人格健康。具備陽光心態可以使人深刻而不浮躁,謙和而不張揚,具備卓越的溝通能力。

好心情才能欣賞好風光。如果你的溝通狀態不佳,就要試著塑造健康的心態,塑造知足、感恩、達觀的陽光心態,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釋放強勁的影響力。

虛懷若穀,示弱是一種智慧

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渴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充分展示個人風采。但我們要注意,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的表現要恰如其分。我們會誤以為,隻有表現得最好才是可愛的,但事實並非如此。不要過於計較自己表現得是否完美,看開一些更自在。

俗話說得好:"槍打出頭鳥"、"樹大招風,名大招妒"。如果一個人能力過強,過於表現自己,無形中會給他人造成壓力。所以,在人際交往中,適時適度地示弱往往也是一種有益的處世之道。因為,無論是強者還是弱者,內心其實都渴望被人需要、被人尊重。而示弱往往可以使他人感覺到自身的重要,給人以一種心理平衡,於是對示弱者產生好感。

要明白,自己在所有方麵、每時每刻都超過別人的想法是不現實的。如果按照這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會時刻生活在疲憊之中,同時也會讓別人產生壓迫感。因為這樣做不僅是在表現自己,也是在壓製他人、否認他人的存在和價值。"做得好"不是故意表現出來的,不是演給別人看的,需要我們紮紮實實地去做事情,自然而然地去表現。或者說,當我們不刻意去裝扮、表現自己的時候,才是最佳的表現。

示弱是一種高超的處世智慧,可以減少或消除不滿和嫉妒。事業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運兒,被人嫉妒是難免的,在一時還無法消除這種社會心理之前,用適當的示弱方式可以將其消極作用減少到最低程度。

某地有一座磚瓦窯,窯主規定每個窯工每個月必須製成一萬片瓦坯,完不成任務的隻能拿一半的工錢,超過一萬片按數量計發獎金。

一天,窯主新招了一個工匠陸文,他上窯廠操作了兩天,每天製瓦坯600片,且質量上乘,老板非常高興,表揚了他。陸文就得意洋洋地說:"每天800片我都沒問題,獎金我拿定了。"

收工時,陸文感覺到一道道惱恨的目光刺向他。當他到食堂吃飯的時候,他的碗筷又被別人扔在一旁,這一下,陸文知道自己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嫉妒。

第三天,陸文有意放慢了速度,製瓦坯的數量和一般公認數量接近。窯主再來檢查時,陸文懇切地說:"老板啊,我們在磚窯幹活又髒又累,做了9999片瓦坯還隻能拿一半工資,很不合理......"老板考慮了一下,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就取消了這項工資製度。

陸文還積極接近工友們,教他們提高工效,使大家都能達到定額。此後,工友們都不再嫉妒他,還佩服他、尊敬他。

陸文鋒芒畢露得罪了工友,之後他又及時調整自己,不再突出自己,而是關心大家的利益,提出建議,並幫助工友提高工效,最後窯主滿意,工友高興,他也獲得了尊敬。

人都有一種嫉妒的心理。示弱能使處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態平衡,有利於人際交往。一個人這方麵突出,肯定另一方麵就有弱點。那麼在社交中,就不妨選擇自己"弱"的一麵,削弱自己過於咄咄逼人的成績,讓別人放鬆警惕。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的麵前不妨展示自己的奮鬥過程,表明自己其實是個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別人麵前多說自己失敗的經曆、現實的煩惱,給人一種"成功不易"、"成功者並非一舉成名"的感覺;對眼下經濟狀況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適當訴說自己的苦衷。例如,健康欠佳、子女學業不妙以及工作中諸多困難,讓對方感到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某些專業上有一技之長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對其他領域一竅不通,袒露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鬧過笑話、受過窘等;至於那些完全因客觀條件或偶然機遇僥幸獲得名利的人,更應該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是天上掉餡餅,偶爾的運氣好;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也不要把自己塑造得過於高大、完美,而應該時不時暴露一下缺點,增加自己的親和力。

曾有記者去拜訪一位企業家,目的是獲得有關他的一些醜聞資料。然而,還來不及寒暄,這位企業家就對想發起質問的記者說:"時間還早得很,我們可以慢慢談。"記者對企業家這種從容不迫的態度大感意外。

不多時,秘書將咖啡端上桌來,這位企業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燙!"咖啡杯隨之滾落在地。等秘書收拾好後,企業家又把香煙倒著插入嘴中,從過濾嘴處點火。這時記者趕忙提醒:"先生,你將香煙拿倒了。"企業家聽到這話之後,慌忙將香煙拿正,不料卻將煙灰缸碰翻在地。

在商場中趾高氣揚的企業家出了一連串的洋相,使記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覺中,原來的那種挑戰情緒完全消失了,甚至對對方產生一種同情。這就是企業家想要得到的效果。這整個過程,其實是企業家一手安排的。當人們發現傑出的權威人物也有許多弱點時,過去對他抱有的恐懼感就會消失,而且由於同情心的驅使,還會對對方產生某種程度的親切感。

在與人的交往中,要使別人對你放鬆警惕,造成親近之感,隻要你很巧妙地、不露痕跡地在他人麵前暴露某些無關痛癢的缺點,出點小洋相,表明自己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這樣就會使人在與你交往時鬆一口氣,不再以你為敵。

示弱不僅使彼此消除了不必要的敵意,增進了解和理解,還是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考驗。試想想,誰能夠恒強?誰能夠一帆風順?在強的時候故意示弱固然是一種策略,可是在弱的時候,不妨也誠實一點,示弱給別人看,表達你需要幫助的誠意,接受別人的幫助,走出困境。

在婚姻生活裏,聰明女人往往懂得適時柔弱。張愛玲說過,善於低頭的女人是厲害的女人。的確,女人的弱小,往往能激發男人天生的保護欲望,讓男人心生許多疼愛和憐惜。所以,適時適度地示弱是女人的殺手鐧。君不見,多少蓋世英雄終究倒在了女人的溫香暖玉中,多少視死如歸的大丈夫卻在女人的幾滴眼淚下甘拜下風。女人的弱小,往往能成就男人的強大。所以,一個真正聰明的女人,應該是男人在身邊時懂得適時示弱;當男人不在身邊時懂得自己堅強。

在孩子麵前,我們也應該懂得適時適度地示弱c許多家長總覺得孩子太小應該處處保護、處處關照,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但往往事與願違。道理很簡單,如果你老是在孩子麵前無所不能,那孩子成長的動力在哪裏?所以,家庭教育中適當示弱,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時不妨在孩子麵前說:孩子,你能幫媽媽嗎?這時,媽媽的需要常常成為孩子成長的動力。

有位媽媽帶兒子去郊遊,走到一座用簡易木板搭的橋前,她當時穿著高跟鞋,正猶豫是否繼續前行。這時她對身後的兒子說:"兒子,媽媽不敢過去,你敢嗎?"於是,兒子很勇敢地走在前頭,牽著她的手。終於走過去了,她豎起拇指對兒子說:"兒子,今天要不是你,我真過不去呢。"兒子馬上得意地說:"還是你兒子厲害吧。"而且回家後還得意洋洋地告訴了爸爸,足見他多麼得意。所以有時候,不妨讓孩子為我們遮風擋雨,孩子反而會更堅強、更大氣。

生活裏,仔細觀察那些處處逞強的人,這些人雖能逞一時之強,卻難以獲得真正意義的成功。而那些寬容大度、適時忍讓、虛懷若穀的人往往是最終的成功者。當自己春風得意之時,此時適當示弱,可以保護其他人的自尊心;當別人失意時,此時示弱讓人得到安慰;當別人成功時,此時示弱可保護別人的好勝心和榮譽感。好處如此之多,何樂而不為呢?

抬杠較勁,愚蠢錯誤之舉

醫生在門診中接觸了一位病人。

醫生說:"請坐。"

病人說:"為什麼要坐呢?難道你要剝奪我的不坐權嗎?"

醫生無可奈何,倒了一杯水,說:"請喝水吧。"

病人說:"這樣談問題是片麵的,因而是荒謬的,並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例如,你如果在水裏摻上氰化鉀,就絕對不能喝。"

醫生說:"我這裏並沒有放毒藥!你放心!"

病人說:"誰說你放毒藥了呢?難道我誣告你放了毒藥?難道檢察院起訴書上說你放了毒藥?我沒有說你放了毒藥。而你說我說你放了毒藥,你這才是放了比毒藥還要毒的毒藥!"

醫生毫無辦法,便歎了一口氣,換了一個話題說:"今天天氣不錯。"

病人說:"純粹胡說八道!你這裏天氣不錯,並不等於全世界在這一天都是好天氣。例如北極,今天天氣就很壞,刮著大風,漫漫長夜,冰山正在撞擊......"

醫生忍不住反駁說:"我們這裏並不是北極。"

病人說:"但你不應該否認北極的存在。你否認北極的存在,就是想歪曲事實真相,就是別有用心。"

醫生說:"你走吧。"

病人說:"你無權命令我走。這是醫院,不是公安機關,你不可能逮捕我,你不可能槍斃我。"

醫生:......

這個醫生夠可憐吧,說什麼,什麼就被反駁,而且是毫無意義的。這樣的抬杠較勁有什麼意思呢?

當然這隻是一則略帶誇張的笑話,可是生活中喜歡抬杠較勁兒的人太多了。大多數的人在冷靜下來後會更後悔,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後悔藥。

無謂的爭論除了會破壞大家的感情外,毫無意義。帶有偏執的、明顯攻擊性的爭吵,就像惡魔一樣,吞噬著人們之間的友情。辯論雙方因固執地堅持自己的觀點而爭吵得麵紅耳赤、難分勝負,往往為芝麻大的事鑽牛角尖,結果兩敗俱傷。何必呢?退一步海闊天空。

有一天晚上,卡爾參加一次宴會c宴席中,坐在卡爾右邊的一位先生講了一段幽默的笑話,並引用了一句話,意思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說那句話出自聖經,卡爾知道他錯了,是出自莎士比亞,就很討嫌地糾正他。那人立刻反唇相譏。

卡爾的老朋友格蒙坐在那人右手邊,他研究莎士比亞的著作已經多年。於是他們倆都同意向格蒙請教。格蒙聽了在桌子下踢了卡爾一下,然後說:"卡爾,這位先生沒說錯,聖經裏有這句話。"

那晚回家路上,卡爾對格蒙說:"你明明知道那句話出自莎士比亞c"

"是的,當然。"格蒙回答,"可是親愛的卡爾,我們是宴會上的客人,為什麼要證明他錯了?那樣會使他喜歡你嗎?為什麼不給他留點麵子!他也並沒有問你的意見啊?為什麼要跟他抬杠?應該永遠避免跟人家正麵衝突。''

永遠避免跟人家正麵衝突。說這句話的人已經辭世了,但卡爾受到的這個教訓仍長存不滅。那是卡爾最深刻的教訓,因為卡爾是一個積重難返的"抬杠頭子"。

十之八九,抬杠的結果會使雙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的觀點是絕對正確的。你贏不了爭論。要是輸了,當然你就輸了;即使贏了,但實際上你還是輸了。為什麼?因為你傷了他的自尊,他會怨恨你的勝利。而且一個人即使口服,但心裏並不服。

懷德汽車公司明星推銷員成功的推銷策略之一是:"如果我現在走進顧客辦公室,而對方說懷德卡車不好,送他都不要,他要何賽卡車時,我會說,老兄,何賽的貨色的確不錯,買他們的卡車絕對沒有錯,何賽的車是優質產品。這樣他就無話可說了,沒有抬杠的餘地,他隻有住嘴了。而我就開始介紹懷德汽車的優點。如果與他激烈爭論,對方就會越喜歡競爭對手的產品。'

正如明智的本傑明·富蘭克林所說:"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駁,也許偶爾能獲勝,但那隻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因此,你自己要衡量一下,你是寧願要一種表麵上的勝利,還是要別人對你的好感。你可能有理,但要想在爭論中改變別人的主意,你一切都是徒勞。隻能靠技巧、協調、寬容以及用同情的眼光去改變別人的觀點。

小楊是出了名的"杠爺",不管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跟你抬杠,你說東他偏說西,你說這個事情應該這樣,他卻總能找到理由反駁你,有時候甚至無理也能辯三分,讓人很下不來台。

時間久了,大家都怕了他,討論問題都怕被他聽到,省得又惹火上身,爭得臉紅脖子粗的,大家都不愉快。

看到身邊同事離自己越來越遠,小楊也是一籌莫展: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愛抬杠的人一般表現為不給別人發言的機會,並經常對別人說的話發表不同意見,其實這是一種自戀和逆反心理的表現。

有自戀心理的人特別在乎自己的感覺,不會換位思考,更不會替他人著想,自己往往喜歡扮演一種救世主的姿態,覺得什麼事都應該自己說了算,別人都應該聽他的,好為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