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逆反心理的人往往是由一種成長經曆未完成的情結所致,以往沒有得到表述,沒有得到尊重的機會,希望能在後天中尋求補償。
但想要表現自己的與眾不同,贏得他人的尊重和重視,可以有其他的辦法,愛抬杠隻會破壞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杠頭"。
不要以為"快言快語"就是好口才。事實上有很多的"敗嘴"恰恰就是敗在他自我感覺良好的"快言快語"上。"快言快語"容易學,但在快言快語下不出語失,那可就難了。真正既能快言快語.又能很少出語失的人畢竟都是一些語言天才。凡夫俗子,逢人逢事未思發語,其結果自然撲朔迷離,正誤難料。如果你患了"嘴癢癖",那麼,你在每天空耗了大把時間的同時,又要在無頭的語言官司上浪費多少精力呢?
記住,不要跟人抬杠。你的看法也許很正確,但不能以此就認為別人的看法不正確,堅持自己的意見與容納別人的意見不是矛盾的。
不揭人短,讓言語合時宜
聖誕節,學校舉行慶祝大會,老師一邊分糖果、蛋糕,一邊說:"看啊,小朋友們,聖誕老人給你們帶來了什麼禮物?"
小凱瑟琳馬上站起來,嚴肅地說:"世界上根本沒有聖誕老人。"
老師覺得有點尷尬,改口說:"相信聖誕老人的乖女孩才能得到糖果。"
小凱瑟琳回答:"我才不稀罕糖果。"
老師怕其他小朋友的興致受到影響,還是微笑著說:"大家難道不感謝聖誕老人為我們帶來的糖果嗎?"
小凱瑟琳還是一本正經地說:"根本沒有這個老頭兒!我的糖果都是爸爸媽媽給買的!"
老師實在忍無可忍,隻好處罰小凱瑟琳坐到前麵的地板上。
聖誕老人的確並不存在,但是誰會在乎呢?何必非要拆穿這個遍布世界的可愛謊言?小凱瑟琳是個孩子,她童言無忌,我們不會怪她。但是,我們常常犯和她一樣的錯誤,就是不會看場合說話,不會看氣氛和人說話,說白了,就是不識相。
人無論處在何種地位,也無論是在哪種情況下,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喜歡受到別人的讚揚,希望受到別人的肯定。如果你偏偏不識相,不能讀懂別人的心思,一味地忠直,說一些不合時宜的憨言憨語,難免讓人感到尷尬。
一天莫南在手機上忽然發現自己有一個未接電話,原來是兩年未聯係的曉風。他想,曉風突然打電話來是不是有什麼急事?於是他把電話回撥了過去。
"你好,曉風吧?給我打電話了?對不起我剛才沒聽見。"莫南說。
"哦,我其實沒什麼事,就是不小心撥錯了你的電話。''電話那頭的曉風說。
莫南一下子不知道說什麼好,匆忙掛斷了。以後他們再也沒有聯係。
就算是曉風撥錯了電話,人家已經回了電話過來,就不妨聊聊天,卻偏偏實話實說,豈不是很掃人家的興致,也辜負了人家的美意?
薛然臨出門的時候才想起要化妝,等她化完了,時間也過去了半小時,約會肯定遲到了。當她趕到約會地點,看到男友正忐忑不安地來回踱步。她飛快地迎了上去,氣喘籲籲地解釋說:"昨晚一想著快要見到你了,興奮得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著,早晨起來眼睛腫得實在難看,真不好意思讓你看到我那副慘不忍睹的樣子,一時急得沒辦法,費了好長時間化妝。對不起啊!"
這麼一說,男友美得心花怒放,哪還肯再責怪薛然。薛然這番善意又甜蜜的謊言,使兩個人的關係更加親密。
在拿破侖稱霸歐洲大陸的時候,一位科學家建議他在戰船上安裝發動機,用機械動力代替人力和風力,高傲的拿破侖對這一"動力革命"的方案開始頗感興趣。為了使拿破侖迅速作出決策,那位科學家恭維地說:"陛下,如果有發動機助您一臂之力,您一定會更加高大起來......"一聽這話,拿破侖臉色陡變,冷冷地說:"我的戰船裝士兵還不夠,哪有地方去裝什麼發動機,收起你的那一套吧!"科學家碰了一鼻子灰。
原來拿破侖身材矮小,特別忌諱別人提及他的身高。他從科學家說的"您一定會更加高大起來''一語推斷出,別人說他現在還不夠高大--矮,是在蔑視他、嘲笑他,所以,他斷然拒絕了科學家的方案,錯失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
揭短有時是無意的,那是因為某種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對方的忌諱。但是總的來說,有心也好,無意也罷,揭人之短都會傷害對方的自尊,輕則影響雙方的感情,重則導致友誼的破裂。所以,與人相處要了解對方的長處,也要了解對方的不足,這樣才能"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要善於擇善棄惡,多誇別人的長處,盡量回避對方的缺點和錯誤。"好漢願提當年勇'',沒有人願意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頁。
有時候,對方的缺點和錯誤無法回避,必須直接麵對。當你指出對方的缺點和不足時,要顧及場合,別傷及對方的麵子。這時就要采取委婉含蓄的說法,避免發生衝突。尤其是要注意"避人所忌",麵對別人在生活中遇到某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時,最好不要主動引出這些有可能令對方尷尬的話題。
小彭得到了一次代表全區語文教師參加全市教學比賽的機會。為了能在這次比賽中得到好的成績,小彭打算請智囊團來幫忙。他趕緊聯係了自己平時交往較密的教學同仁,請他們到家裏來給自己出謀劃策.同時他也請了自己的大學同學小劉來出出主意,心想,多一個人來,多一份參考嘛。
下午,小彭請的那幾個"精英"不知怎麼回事,還沒有到。小彭急得在門口轉來轉去。這時候小劉來了,看見小彭著急的樣子,就問他怎麼回事,小彭想都沒想,說:"明天上午就要比賽了,我請的高手一個都沒來。不過,你來了,我也挺高興的。"說到這兒,小彭還拍了拍小劉的肩膀。這時候小彭發現小劉的臉色有點不太自然。
過了一會兒,高手們來了。他們一起出對策,終於讓小彭在教學比賽中獲得了好的成績。小彭高興得請幫過忙的人吃飯,給小劉打電話的時候,小劉說他沒空來不了,最後又說:"好好招待你的那些高手們就好了,我也沒幫上什麼忙。"後來,小劉碰見小彭也不再像以前那麼親切、自然了。
朋友熱心來幫忙,可是小彭卻不識相,語言分寸沒有把握好,說"高手一個都沒來",就在無意中貶低了小劉,似乎小劉不過是替補隊員,被捎帶上了而已,顯得對朋友不夠重視和尊重,結果讓彼此的關係出現了尷尬。
與人交往和交流,幾乎就是在交心,應該學會體察對方的心思,體貼對方的心理和需求,不能張口就來,甚至哪壺不開提哪壺,這樣就得罪了別人,造成關係的破裂,阻礙了正常的交往。想必每個人都曾有過不小心說話傷到對方或對對方不禮貌的時候,話一旦說出來就無法收回,當場氣氛就不好了。
這種情形大多數人會連忙辯解,或者換上溫和一點的措辭,可這實在不是好方法,因為對方認為你心裏這麼想才會出言不遜。這種時候不要去否定剛才說出來的話,要盡量沉著,若無其事地附帶說道:"這其實正是你吸引我的地方,何況,你有那麼多優點。"人對於別人說過的話總是對最後的結論印象最深刻,附加讚美的話,對方便認為結論是讚美的,即使前麵說過令人不愉快的話,也就不會計較了。
人不可能不犯錯,也不可能一直祥光罩身。所以,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太光彩的過去,或者有身體或性格上的缺陷,而這些就構成了一個人的短處。每個人的短處都是不願意讓他人知道的。所以,與人溝通時,即便是為了對方或為了大局而必須指出對方的缺點、錯誤時,也要講究正確的方法、策略,否則,不僅達不到本來的目的,還可能會惹麻煩。
許多情況下,在做人處世中經常有人是"常有理不見得會說話",自己在理卻總是說不到點子上,所以,要想把話說到別人的心坎兒上,除了不揭人短之外,還要特別注意避人所忌,這樣才能夠說出最善體人意和最貼切的話。
美別人,溝通更加融洽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西方人總是把讚美的話掛在嘴邊,一見麵就會互相稱讚,調節氣氛,增加好感;而在我們中國,很多人還不善於讚美別人,好像一說讚美的話就顯得虛偽,有拍馬屁之嫌,或者一讚美別人就貶低了自己,成了"長別人誌氣,滅自己威風",這都是心理誤區。
人與人之間的親密和諧,其實隻需要一份真誠,一句由衷的讚美。對於初次見麵的人,如果能找到合適的點進行一番讚美,那麼,兩個人的距離就會很快縮短。但是,如何讚美才有效呢?最好避免以對方的人品或性格為對象,而稱讚他過去的成就、行為或所屬物等看得見的具體事物。如果讚美對方"你真是個好人",即使是由衷之言,對方也容易產生"才第一次見麵,你怎麼知道我是好人"的疑念及戒備心。所以,讚美也是要講技巧的。
1.在其背後讚美
羅斯福的一個副官,名叫布德。他對頌揚和恭維,曾有過出色而有益的見解:"背後頌揚別人的優點,比當麵恭維更為有效。"德國的鐵血宰相彼斯麥,為了拉攏一個敵視他的屬員,便有計劃地向別人讚揚這個部屬,他知道那些人聽了以後,一定會把他說的話傳給那個部屬。
在各種恭維的方法中,在人背後稱讚人,這是一種至高的技巧,要算是最使人高興的、也最有效果的了。你很欣賞某個人時,你可以把讚美他的話跟一個他熟悉的人講,過不了多久,你的溢美之詞就會傳到你想要讚美的人的耳朵裏,他會心想:哦,他原來這麼看我,這麼欣賞我。從而對你產生好感,也會更加信任你的讚美是發自肺腑的。
2.從否定到肯定
很多人在讚美別人的時候隻是平鋪直敘,效果有限。如果嚐試采取從否定到肯定的讚美方法,也許效果會好得多。例如,一般的評價是"我佩服別人,也一樣佩服你";從否定到肯定的評價則是"我很少佩服別人,你是例外"
3.借別人之口
借助別人之口,間接地讚美別人是非常有效的讚美手段,它會使人相信,你是真心實意地,也是非常發自內心得認可他、欣賞他。
在聚餐的時候,你碰到以前的同學,這位同學事業有成,春風得意,你要是說:"你現在這麼有錢,身邊肯定有不少女孩子吧。"這些話不但顯得你沒有內涵、勢利,還可能引起誤會,似乎你在暗示自己喜歡他。不妨這樣說:"聽說你剛開了一家公司,大家都說你能力強。祝賀你啊!"你用別人的話來帶出你的讚美和鼓勵,這樣不但能明確地傳達你的意思,還能使對方自然而然地接受讚美。
4.讚其得意之處
投其所好的讚美方式一般很適合於一些心高氣傲的人,他們大多看重自我形象,感覺良好。如果對其業績、學識、才能等給以實事求是的讚美,使其榮譽心、自尊心得到滿足,就可以從心理上縮短距離,同樣能起到左右他們態度的作用。
有位生性高傲的處長,一般陌生人很難接近他,他生硬冷漠的麵孔常使人望而卻步。有位外地來的推銷員聽說了他的脾氣,一見麵就微笑著遞上一支煙說:"處長,我一進門就有人告訴我,處長是個爽快人,辦事認真,富有同情心,特別是對外地人格外關照。我一聽,高興極了。我就愛和這樣的領導共事,痛快!"處長的臉上立刻露出一絲笑容,接下去談正事,果然大見成效。
5.要誇到點子上
讚美他人的動機都是良好的,但是,如果把握不好讚美的分寸,把一些不適合讚美的點也拿來讚美,那就適得其反了。
一個小夥子到同學家裏玩,見到同學的哥哥後上去就說:"大哥你好,見到你真高興!真是久仰你的大名,如雷貫耳,今天是百聞不如一見啊!''
沒想到對方的臉紅到了脖子根。原來,他因為打架鬥毆被拘留了15天,剛從拘留所裏出來,這小夥子不明情況,上去就"久仰大名"地恭維了一番,卻無意中揭了人家的傷疤。
6.稱讚其不被人注意之處
常言道:"好話聽三遍,聽了鬼也煩。"大家總是很容易注意到別人的一技之長,讚美其專長的人自然最多,所以,你要是再"錦上添花"就顯得可有可無了。如果一個美女,天天都聽別人誇她漂亮,自己心裏總會覺得沒趣。不如換個角度,更仔細地觀察一下對方一些不被人注意、可她本人其實很在意的地方。
某局長喜歡開車,常常自己駕車行駛。一次局長的司機小趙不慎在駕車過程中扭傷了腰,局長就讓小趙坐車,他親自駕車。當時正值車輛運行高峰,道路交通擁擠,但是局長的車開得非常好,穩而不慢。小趙這時開口稱讚道:"局長,想不到您的車技這麼好,在這樣高峰的時候還能開這麼快,比我這個專業司機棒多了!"這句由衷的讚美讓局長聽了非常高興。
7.反其道而行
其實,在平時的嬉笑怒罵中,我們同樣可以稱讚別人,隻不過這種表現方式比較特殊罷了,但是,它的效果卻能讓人馬上笑逐顏開。如果我們跟對方關係交情甚好,嬉笑怒罵來讚美的方式是最好不過了。特別是男人之間,不拘小節、慷慨大方的讚美法最恰當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