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神秘文化書係·序言
中華文化,不僅以其悠久、豐富著稱於世,還因其濃鬱的神秘性為中外矚目。所謂神秘,內含神奇、隱秘之意。一切有神秘色彩的文化,都可以稱之為神秘文化。舉凡三皇五帝、後妃妻妾、太監外戚、術士巫師、隱者仙人、善男信女、門幫會派、三教九流、三墳五典、秘籍禁書、異端邪說、陰陽五行、天人感應、奇門遁甲、讖緯禁忌、怪習陋俗、相麵測字、煉丹養生、占星堪輿、武術氣功,皆可包容之。
任何文化因其特質,都處於一定的坐標。中華神秘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於那種以儒學為核心的雅文化,它可以稱為俗文化:相對於科舉之類的官場文化,它可以稱為大眾文化;相對於那些曆代當權者倡導的主流文化,它可以稱為潛流文化;相對於與大工業聯係的現代文化,它可以稱為傳統文化;相對於歐風美雨的西方文化,它可以稱為本土文化。
在文化的殿堂中,沒有哪一種文化能像神秘文化那樣引入入勝,勾人魂魄,誘人探尋,令人驚歎!梁武帝<遊仙詩》雲:"水華究靈奧,陽精測神秘。"怎樣"究"?怎樣"測"?古今忙煞了多少文人墨客:有入從小以身許之,如<晉書·陳訓傳》記載"(訓)少好秘學,天文、算曆、陰陽、占候無不畢綜";有人成為通家碩儒,如唐朝韓愈《昌黎先生集》卷三六《毛穎傳》記:"穎為人強記而便敏,自結繩之代,以及秦事,無不纂錄。陰陽、卜筮、占相、醫方、族氏、山經、地誌、字書、圖畫、九流百家、天人之書,及至浮圖、老子、外國之說,皆所詳悉。"
神秘文化是一座變幻奇特的庫府,治學者從中窺見到智慧的閃光;執事者從中總結到禦政的權謀;生意人從中獲取到滾滾的財源;迷信者從中祈求縛身的繩索。綜觀當代世風,中外忙碌於神秘文化者大有人也,不乏有益的成果。遺憾而可恨的是,喧鬧聲中混進了一些市井無賴之徒,他們不學無術,卻編寫了五花八門的油印小冊子,宣傳迷信,混淆視聽,毒害民眾,一飽私羹。小人作祟,君子焉處?一些飽學之士視神秘文化為"非學術"、"賤文化",甚至認為"狗肉不能上正席",怕影響自己清高的聲譽。任小人甚囂塵上,君子我巋然不動。於是乎,神秘文化變得更玄乎了,更灰暗了,更不可理喻了,甚至日益墮入泥潭。
有鑒於此,我們開始了神秘文化的研究工作。
神秘的色彩最怕事實衝滌,迷信的積垢需要科學清掃。思想的霧靄不能靠利斧驅散,曆史的現象需要從曆史角度解釋。呈現在我們麵前的神秘文化,是光怪陸離的複雜共同體,是精華與糟粕交融的意識形態。它有根深蒂固的傳統,有無孔不入的市場,有衰榮再生的能力。新中國成立以來,神秘文化一度受到蕩滌,但它由地上轉入地下,由泛濫暫處休歇。一旦開放的曆史大潮奔騰向前,這股潛流就與海外及港台的民俗風氣相呼應,乘機湧出,四處流布.傳統的水質調入了現代的色彩,清濁難分。如果不考鏡源流,不明辨是非,不正確引導群眾,陳舊的風氣和封建的習俗將重新在民間複燃,我們經過五十多年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民俗將被潛移默化、取而代之,這是相當危險的。為了配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配合掃除"六害",應當積極行動起來,研究神秘文化。特別是高等學校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學術應當為四個現代化服務,為改革開放服務,為社會民眾服務,研究神秘文化是我們責無旁貸的義務。何況,神秘文化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高校的學者不研究,誰來研究?
近幾年來,我們一直在著手研究"神秘文化與當代中國"、"神秘文化與東方文明"這兩大課題。適逢廣西人民出版社歐薇薇同誌約我們撰寫<神秘的八卦--<周易)研究縱橫觀》一書,此書出版後,社會反響很好,許多學者和讀者來信給予好評和鼓勵,希望能多出這樣一些有學術性、科學性、可讀性的書籍。為了不負眾望,我們決定出版這套叢書。
這套叢書由王玉德任主編,姚偉鈞任副主編。叢書得到了廣西人民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得到了文史編輯室主任歐薇薇的具體幫助和組織。在這套叢書中,我們將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采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紮實的學術方法,配合精神文明建設,結合社會現實,發掘曆史文獻,認真研究神秘文化中的每一個問題,該批判的就批判,該繼承的就繼承。讓渣滓永遠沉澱,讓腐朽化為神奇,讓學術清濁分明,讓中華文化大放異彩!
古雲: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在這套叢書問世之際,我們深感這隻是我們研究神秘文化的一個開端,篳路藍縷,任重道遠。由於此項研究實屬草創,加上我們水平有限,叢書中難免出現一些失誤之處,祈望天下同仁、朋友理解我們,幫助我們,和我們一起為弘揚中華文化而共同努力!
王玉德
於華中師範大學曆史文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