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緒論
幾歲開花聞噴雪,
何人摘實見垂珠。
--唐·李白《(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
1.引言
在轉入寫作正題之前,我伏案凝思,不由得想到了一幅漫畫:繁華的鬧市街頭,熙攘的行人之中,有一位瘦骨嶙峋、衣衫檻褸、渾身瑟索的老乞丐在賣一本《致富秘方--三日使您成為百萬富翁》。看見這老頭,人們不禁要問:"既然您有三日致富的秘方,何苦要站在寒風中緊鎖愁眉?您不必無私地向別人兜售速富秘方,還是先去把自己的肚皮撐飽吧!"可見,致富是假,騙人是真。曆來的風水先生都是這樣,自.己混得不像個人樣,有的連老婆都娶不起,卻要"叫花子趕夜路",終日為別人家的大富大貴忙忙碌碌,天知道安的是什麼心!
又想到童年的趣事:每次看電影,銀幕上隻要出現一個人物,就趕緊問父親:"這是好人,還是壞人?"父親很尷尬,不知怎麼回答才好,隻是說:"看看就知道了。"現在,我的孩子也總是在電視機前問我:"這是好人,還是壞人?"叫我怎麼回答呢?一句話是回答不清楚的。看看才知道,有時甚至要等到"劇終"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何況,有些劇中人很難斷言他是好人或者是壞人。好人有缺點,有幹壞事的時候。壞人有優點,也有辦過好事的時候,因此,很難回答孩子鍆的問題。
對待風水也是這樣。"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需待七年期。"評價一種文化現象,不能草率地下結論,或者是還沒有研究它,隻憑道聽途說或感性認識,就說它是壞的,說它一無是處。也不能一開始就說它是好的,好得不得了。現在有些學者,頗有"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樣子,研究什麼,就說什麼好。研究《論語》,就說《論語》可以治天下:研究氣功,就說氣功可以包治白.病。一當吹到九霄雲外,又煙消火熄。因此,對曆史上的任何一種文化現象,在沒有剝離似地分析它、全麵而紮實地研究它之前,就不要妄下斷言。多讀書,多調查,多思考,多討論,逐漸下定論,這才是我們應有的實事求是的學術態度。
2.什麼是風水
什麼是風水?先讓我們來看看各種解釋:
《辭海》說:"風水,也叫堪輿。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辭源》說:"風水,指宅地或墳地的地勢、方向等。舊時迷信據以附會人事吉凶禍福。"
由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風水探源》一書,潘穀西教授在序巾指出:"風水的核心內容是人們對居住環境進行選擇和處理的一種學問,其範圍包含住宅、宮室、寺觀、陵墓、村落、城市諸方麵,其中涉及陵墓的稱為陰宅,涉及其他方麵的稱為陽宅。風水施加於居住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第一,是對基址的選擇,即追求一種能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滿足的地形條件:第二,是對居處的布置形態的處理,包括自然環境的利用與改造,房屋的朝向、位置、高低大小、出入口、道路、供水、排水等因素的安排;第三,是在上述基礎上添加某種符號,以滿足人們避凶就吉的心理需求。"
由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出版的《住宅風水勘吉凶》一書,作者在《前言》說:"在中國古老學識當中有一門叫做堪輿,通常被稱為風水。按照筆者多年的研究心得,這門所謂風水,如果用現代化的字眼叫,應該叫做'地球磁場與人類關係學,。以內容來說,風水這一。學問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講究巒頭形勢,另一部分講究方位理氣。"
詹鄞鑫在《文史知識》 1988年第3期撰文說:"所謂風水,是相地術的一個俗稱。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大凡興工動土,都要察看地形環境,看它是否得風得水,然後擇宜土,避凶地。"
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地理係學者尹弘基是東南亞頗有名氣的研究風水術專家,著有《朝鮮文化和自然界間的風水關係》。他近幾年研究中國風水,在《自然科學史研究》 1989年第1期撰文說:"風水是為找尋建築物吉祥地點的景觀評價係統。它是q1國一占代地理選址與布局的藝術,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將它簡單地稱為迷信或科學......中國風水建立在以下三個前提的基礎上:①某個地點比其他地點更有利於建造宅第或墳墓:②吉祥地點隻能按照風水的原則通過對這個地點的考察而獲得;③一旦獲得和占有了這個地點,生活在這個地點的人或埋葬在這個地點的祖先和子孫後代,都會受到這個地點的吉祥影響。"
國內外研究風水的學者寥寥無幾,以上幾條材料,可以代表國內外的主要觀點。大致有三派,有說是迷信的,有說是學問的,有說是景觀評價係統的。
我們認為,風水是從古代沿襲至今的一種文化現象,一種擇吉避凶的術數,~種廣泛流傳的民俗,一種有關環境與人的學問,一種理論與實踐的綜合體。風水可分為陽宅和陰宅兩火部分,陽宅是活人的居住活動場所,陰宅是死人的墓穴。風水理論有形勢派和理氣派之分,前者重在以山川形勢論吉凶,後者重在以陰陽、卦理論占凶。風水的核心是"生氣"。它的概念十分繁雜,涉及龍脈、明堂、穴位、河流、方向等。它有許多禁忌,對時間、方位、地點都有講究。陰宅學說有濃鬱的迷信色 彩,極大地毒害著民眾。陽宅的理論與實踐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對風水的研究尚處於初步階段,有待於深化。
3.風水的名稱
(1)風水與風水術
人們通常所說的風水,實際上包括兩種意思。有時是指好地形、好風景。如,人們遊覽漓江時,往往會情不自禁地說:"多好的風水呀!"人們買r一塊地皮蓋房子時,也常常說:"好風水!"有時,風水是指風水術,即風水的理論和實踐。如,人們說某某人擅長風水,某某人研究風水,某某人靠風水吃飯。
嚴格地講,風水與風水術是有區別的。風水是一種客觀存在。風水術是主觀對客觀的活動。風水的本體是自然界,風水術的本體是人。
既然人們習慣把風水與風水術混在...起,我們也不必強求分開,隻是要注意 人們在談論風水一詞時到底是在講客觀還是在講主觀,以便理解人們表述的真正 意思。
風水,作為特定的術語,晉郭璞最先作了解釋。郭璞在《葬經>雲:"葬者,乘生 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到底 怎樣乘?怎樣聚?什麼叫風?什麼叫氣?郭璞沒有展開論述。
風,是空氣流動的現象。水,是水流。氣,即所謂的地氣。生氣,即有生機的地氣。乘生氣,就是要尋找並利用有生機的地氣。風水,就是乘生氣的一門術數。
清人範宜賓注郭璞<葬經》雲:"無水則風到而氣散,有水則氣止而風無,故風 水二字為地學之最重,而其中以得水之地為上等,以藏風之地為次等。"這就是說相地的關鍵是因水聚氣,如果沒有水,風一吹就會把氣吹散。隻要有了水,氣就會聚集,風也就不會吹拂。有水之地最佳,避風之地次之。
所以,曆代的風水師總是從龍脈入手,因為龍脈為地之氣,氣之來有水導之,氣之止有水限之,氣之聚無風以散之。有了生氣,葬者就有了福音。
在古代,風水一詞在民間用得最普遍,在官方則不盡然。明代鄭和出使西洋,隨船有管風水的官員,這些官員負責觀風察水,與我們所理解的風水是兩回事。
(2)形法
《漢書·藝文誌》有形法類。什麼叫形法?其書雲:"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猶律有長短,而各征其聲,非有鬼神,數自然也。然形與氣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無其氣,有其氣而無其形,此精微之獨異也。"姚明輝作《漢誌注解》雲:"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舍,即相地相形。"
形法類收錄有《宮宅地形》二十卷(亡)。日本學者瀧川資言在此條F考證說:"說風水方位之書。"
形法指形貌,不僅僅是指相地。《四庫全書總目·術數》說得很清楚:"然形法所列,兼相人相物,則非相宅相地之專名,亦屬假借。"
除了《漢誌》,社會上很少用形法一詞。
(3)堪輿
堪輿一詞最早見於《史記·日者列傳》,褚先生記:"孝武帝時,聚會占家問之,某日可取婦乎?五行家同可,堪輿家曰不可。"
堪輿的本義是天地。堪為天,輿為地。《文選·甘泉賦注》:"《淮南子》曰:堪輿行雄以知雌。許慎日:堪,天道也,輿,地道也。"《史記-三王世家索隱》雲:"謂地為輿者,天地有覆蓋之德,故謂天為蓋,謂地為輿。"清人朱駿聲在《說文通訓定聲》雲:"蓋堪為高處,輿為下處,天高地之義也。"
堪,除了天的意思,還有兩種意思。一是指突。《說文..十部》:"堪,地突也,從-,甚聲。"突是穿的意思,或以為是坎的意思,謂地陷。一是通勘,指勘察,與相同義。
輿,曾假借為餘。《隋書-經籍誌>三《子部·五行類》載有《堪餘曆注》、《堪餘》、'地節堪餘》、《大小堪餘曆術》等書目,這些實際上是曆書。
《漢誌》載有《堪輿金匱》十四卷(亡)。瀧川資言考證為"說風水方位之書"。
漢代學者經常談論堪輿,未必都是講天地,往往是講神怪。《漢書》卷八七引揚雄《甘泉賦》:"屬堪輿以壁壘兮,梢夔魑而扶蝟狂。"孟康注雲:"堪輿,神名,造圖宅書者。"
堪輿是造圖宅書的神。圖宅書已佚,漢代王充《論衡·詩術篇》引用了幾段圖宅書的原文。第一段:"圖宅術日:'宅有八術,以六甲之名數而第之,第定名立,宮商殊別。宅有五音,姓有五聲,宅不宜其姓,姓與宅相賊,則疾病死亡,犯罪遇禍。'第二段:"圖宅術曰:'商家門不宜南向,微家門不宜北向。"'
由這兩段佚文來看,顯而易見,圖宅術是有關住宅禁忌的風水術,而堪輿則是創造風水術的神怪。
(4)青囊
青囊本是古代相術家裝書的黑袋了,後借稱相術家,又以之作為書名,進而作為風水術的別名。《晉書·郭璞傳>記載有個隱士郭公傳授《青囊中書>九卷給郭璞。以後,又有《青囊經》傳世,專講風水。唐代陳子昂《陳伯玉集》有"傳道尋仙友,青囊賣卜來"。
(5)青烏
漢代有一位方士叫青烏子,傳聞他撰有《葬經>,後世奉之為宗祖,以他的書為經典。北周庾信在《庾子山集》有"青烏甲乙之占,白馬星辰之變"。《舊腐書·經籍誌>記有《青烏子》三卷。唐柳宗元《昌黎先生集》有"艮之山,兌之水,靈之車,當反此。子孫萬代承靈祉,誰之言者青烏予"。說明柳宗元可能見到過<青烏子》 -書。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劉夢得集》有"地得青烏相,賓驚白鶴飛"。唐王璀在《軒轅本紀》中說:"黃帝始劃野分州,有青烏子善相地理。帝問之以製經。"(6)相宅
先秦習慣稱相地為相宅。宅,《說文》雲:"宅,所話也,從乇聲。"話通托,就
是寄居的意思。
宅本是指活人的居所。《尚書·召誥序》雲:"成王在豐,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
宅。"《傳》雲:"相所居而卜之。"《左傳·昭公三年》雲:"子之宅近市,湫隘囂塵, 不可以居。"這些都是指人們的生活住宅。
人死之後也需要安歇長眠的場所,於是,宅又被稱作死人的墓穴。《禮記·雜記》雲:"人夫卜宅與葬日。"《疏》雲:"宅謂葬地。"義,《孝經·喪親》雲:"卜其宅兆而安措之。"《注》雲:"宅,墓穴也:兆,塋域也。"漢以後,人們仍習慣稱宅為葬地,《廣雅·釋邱>雲:"宅珧,塋域,葬地也。"
相宅術實際.上包括兩個方而,一是相活人居所,二是相死人墓地。前者為陽宅,後者為陰宅。它們的共同點都是為了人而相地,相地後又有一定的建設事務;不同點是前者為活人,後者為死人。前者有-一定意義,後者完全無意義。
(7)相地(兼論與風水術的異同)
地,即地理。風水師常常被人稱為地理先生。古代的地理,往往專指風水事宜。明代李國木編有《地理大全》,清代端木國瑚編有《楊曾地理元文四種》,清代寇宗輯有《菊逸山房地理正書》,這些書籍都不被收錄於史部輿地類,而是被收錄於子部術數類,因為它們是專講風水的書籍。
我們認為,相地與風水術之間不能完全畫等號。這是因為:
從產生時間看,相地比風水術產生得早。早在原始社會,人們為了謀取生活資源,為了居住安全和舒適,就已經開始相地。他們四處遷徙,選擇最佳地點定居。他們觀察山川江河的態勢和樹木上石的變化,這就是相地。而風水術是在後世產生的,在其他篇目我們會論述風水術的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