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誠實就是真實不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對自己,要真心誠意地為善去惡,光明磊落;對他人,要開誠布公,不隱瞞,不欺騙。一句話,誠實就是表裏如一,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守信就是信守諾言,講信譽,重信用,忠實履行自己承擔的義務。誠實和守信是統一的。守信以誠實為基礎,'離開誠實就無所謂守信。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每個人每一天都要與他人或單位打交道,根據與他人、與單位達成的協議來安排自己的會議、學習、工作、勞動和其他活動。如果人人都不誠實、不守信,那麼,人和人之間的一切交往就無法進行,一切會議、學習、工作和勞動就會無法開展,整個社會就會陷入一場無序、混亂之中。誠實守信,就是要求人們忠誠老實,有信無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當老實人。尊重和忠實於自己的職業,把實事求是、襟懷坦白、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作為自己的準則。《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讀本》中講: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社會主義榮辱觀所倡導的一個基本規範。胡錦濤總書記在論述社會主義榮辱觀時強調,要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普通勞動者的榜樣--徐虎
為民修理馬桶、疏通管道,這在某些人看來不僅又髒又累,而且是個很沒出息的工作。可在上海有一個人,將這些修理工作一千就是20多年,而且越幹越好越熱愛。他不但上班時熱情為大家服務,就是下班了,還主動上門服務,為周圍的居民及時解決困難,把一項普通的工作幹得有聲有色。每當夜色降臨,他就背著工具包,蹬上他那輛被上海人稱之為"老坦克"的破舊自行車,不知疲倦地奔波在上海西部的石泉、農林、光新、棉紡一帶,全心全意地為有困難的居民排憂解難。他就是全國勞動模範、共產黨員徐虎。
徐虎是1975年幹上這一行的,擔負著管區內六千多戶居民的水電維修和住房養護工作。雖然對新的環境和新的工作都很陌生,但徐虎牢記著父親的叮囑:"阿拉(上海方言"我"的意思)是普通工人出身,幹一行就要幹好一行。"
當徐虎第一次去居民家中修理堵塞的抽水馬桶時,還真的有些手忙腳亂。就見糞便、衛生紙、汙水淌了一地,別說幹活,衛生間裏連立腳的地方都沒有。徐虎忙著幹活,這家主人就在邊上忙著端茶、敬煙。馬桶修好了,住戶全家又連聲道謝,還在事後特地給房管所寫了感謝信。這件事,給徐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幹了分內的工作,群眾還這麼感激,看來,真的應該盡心盡力做好這項工作啊。漸漸地,徐虎喜歡上了自己的職業。從此,一有空,他總是認真地學習房修、水電技術。碰到居民報修,徐虎更是一喊就到,及時解決。一來二去,徐虎和管區居民們的關係從生疏變得熟悉、融洽了。即使工作再髒、再累,徐虎心裏也是高興的。
一天上午,一位中年婦女急匆匆地趕來報修,進門就嚷嚷開了。原來,頭天晚上六點多鍾,這戶居民家的樓層突然斷電,同層三戶人家的電扇、冰箱全都不能使用。孩子們隻好點上蠟燭複習迎考。三家的成人白天上班沒空報修,晚上趕來報修又因房管所下班找不到人。最後,這位婦女焦急地懇求說:"我今天特地請事假出來報修,請你們無論如何要盡快派人修好。"
一聽這話,徐虎心裏很不是滋味。修修電線,捅捅馬桶,對自己來說隻是小活兒一件,但對居民來說可是關係到正常生活的大問題。如果能在當天就及時為他們解決水電急修的困難,不是可以減少群眾的很多麻煩嗎?可晚上單位下班沒人,居民怎麼報修呢?一天,他路過派出所時,看到了掛在門口的警民聯係箱,從中得到啟發,萌生了利用業餘時間為居民掛箱服務的念頭。
1985年夏天的一個星期天,徐虎早早來到光新二村、石泉路75弄和石泉六村,分別掛上了三隻"夜間水電急修特約服務箱",上麵寫著"凡屬本地段的公房住戶,如果夜間水電急修,請寫紙條投入箱內。.本人熱忱為您服務,每天開箱時間晚上七點。中山房管所徐虎"
別小看這麼個小箱子,它代表了徐虎的鄭重承諾,意味著他的大量業餘時間將被犧牲掉。從那天起,每天晚上七時,徐虎說到做到,騎著那輛"老坦克",帶著工具包,走向三個報修箱,然後按照報修條挨家挨戶上門修理。也正是從那天起,在徐虎的心裏就沒有了"星期日"和"節假日"的概念,隻留下了"為民服務"四個大字。
平常如此,連過"春節"也是如此。勞碌了一年,誰不想在除夕之夜與家人團聚一堂,歡歡喜喜地過個喜慶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