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不可忽視的心理黑子(1 / 3)

二十二.不可忽視的心理黑子

圖:太陽黑子

--有光明,就會有黑暗;有太陽,就會有黑子。

理論加油站:鬆開的鞋帶和"衍射心理"

挪威心理學家諾德斯克(1895-1996)曾經在軍隊服役,並在一次軍事演習中負傷,導致左腿永遠比右腿短2.70厘米。那次軍事演習是從深夜的緊急集合開始的,隻有21歲的諾德斯克因為匆忙,穿在左腳下上的鞋子的鞋帶沒有係緊。就在他打算重新整理時,軍事演習開始了。在負傷前的一個多小時裏,諾德斯克一直在想那根鞋帶是否已經鬆開,以致可能在衝鋒時絆倒自己,因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導致大腿中彈。實際上,那根鞋帶一直好好地係著。

諾德斯克根據自己的經曆,提出心理學上頗負盛名的"心理衍射論"。作為該理論基礎的"細小事件衍射心理"一直是古典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這簡稱為"衍射心理"或者"延伸心理"。

"衍射心理"通常由瑣細的事情引起,並常見於心理健康綜合指標處於中等水平的人身上,引起"衍射心理"的事情最初容易被人忽略。由於情緒或者心理上的波動(例如焦慮、猜疑等心理性情緒),或者在一段時間內類似的事情發生數次(一般在3次或3次以上),甚至可能是類似於引起"衍射心理"的事情所發生的環境的重複出現,最終導致扭曲的心理漩渦,從而引起心理斷層。

在生活中,"衍射心理"也經常發生。例如因為惦記著一個電話,和朋友出去玩時,頻頻地翻看手機,無法專心享受遊戲的時光;或者想著課後去買的那串手鏈,根本不知道講台上的教授在說什麼;甚至隔壁班的那個女孩的一次淺笑,害得你把腳下的足球傳給了對方隊員。這些都是"衍射心理"在左右我們的行為。

"衍射心理"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為它是強迫症的過渡和前兆階段。諾德斯克提出該理論後,改變了以往"強迫症不是漸進產生"的說法。但"衍射心理"並沒有確實有效的療法,更多地需要依靠個體自主地、及時地轉移注意力。

為大家推薦兩種減小"衍射心理"影響的方法。一種稱為"深呼吸法"。做法是一旦腦子裏反複思考某件事情時,要及時停止正在忙碌的工作,完全地深呼吸,然後觀察周圍的人或物,越細致越好,最好能觀察到這個人的飾物的光澤、衣服的褶皺等。持續大約45秒至1分鍾左右,心理狀態就會得到平衡。

另一種是"習慣覆蓋法"。所謂習慣,心理學上的定義是"帶給個體心理壓力較小的行為",因此,我們可以用習慣來暫時性地覆蓋"衍射心理"的引導。例如,你喜歡吃瓜子,這讓你感覺放鬆和愉悅,那麼在你發生"衍射"狀況時,不防按照你所習慣的速度嗑瓜子,使注意力轉移,"衍射心理"也就不攻自破了。

趣味實驗:

1.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

實驗原理:偏執,往往讓我們看不到事情的真相。

實驗主持人:美國某心理學家

實驗對象:5隻蒼蠅和5隻蜜蜂

實驗過程及結果:

在兩個玻璃瓶裏各放進5隻蒼蠅和5隻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亮光的一方,而將開口朝向暗的一方。幾個小時之後,心理學家發現,5隻蒼蠅全都在玻璃瓶後端找到出路,爬了出來,而那5隻蜜蜂則全都撞死了。

實驗聯想:

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通過觀察他們發現,蜜蜂的經驗認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們每次朝光源飛都用盡了全部力量,被撞後還是不長教訓,爬起來後繼續撞向同一個地方。同伴的犧牲並不能喚醒他們,他們在尋找出口時也沒有采用互幫互助的方法。如果說蜜蜂是教條型、理論型,而蒼蠅則是探索型、實踐型。它們的智慧中,就從來不會認為隻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他們撞的時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在被碰撞後知道回頭,知道另外想辦法,甚至不惜向後看;他們能從同伴身上獲得靈感,合作與學習的精神讓他們共同獲救。所以,最終他們是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