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肆虐,所有網吧關門停業。我索性買來一台電腦,扯上網線,開始了網絡混戰的生涯。每個晚上,用手機吆三喝四招呼著朋友上線,一直奮戰到午夜。我依然是個菜鳥,依然隻會端著疲軟的MP5衝到敵人麵前等待他給自己一記幹脆而響亮的爆頭,我的朋友們原來也不過如此,他們和我一起淪為別人虐待的對象。然後,慢慢地,他們失去了耐心,退出了戰場,轉向網遊世界。
我在網上搜索各種關於CS的文章,鑽研每一種槍械的特點和使用技巧,了解每一種地圖的地形和穿射點,觀看眾多世界一流高手的DEMO(演示文件)。我決意要成為一名高手,不為別的,隻為了童年時那個執意成為一名戰士的夢想。
散兵遊勇式的作戰方式與甜咖啡CSMTV詮釋的CS精神背道而馳。有些疲憊,混戰三年,似乎全然沒有收獲,但我依然相信問題不是出在遊戲本身,而是出在遊戲方式上。
2007年,一個名叫NEWMAN的網絡戰隊開始招人,我結束了漫無目的的混戰生涯,開始轉向戰隊比賽。是時候享受CS真正的樂趣了,盡管這一年我29歲,是一個丈夫和父親,但我依然長時間地坐在電腦前,張羅著各種各樣的網絡比賽。
我隱瞞了自己的真實年齡和身份,因為我的隊友們都是些不到20歲的青蔥小夥子,例如我的隊長剛剛高三,他常常問我300分的高考成績可以上怎樣的大學,他最多隻能考這麼點分。我隻能告訴他,他可以上私立大學。他沉默,然後說,不管怎麼樣,他現在要打CS,以後也要打。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個電子競技的職業玩家。
比賽天天有,隊友間的配合卻從來都不默契。說實話,隊中的戰友都是些高手,混戰時單打獨鬥都是威風八麵,揉搓到一起卻每每破綻百出。我有些失望,仍然安慰自己說磨合需要時間,每次慘敗之後總是在QQ群裏呼籲大家商討一下戰術安排,可是應聲寥寥。這些毛頭小子總是叫囂著報仇,可是一場比賽還沒打完便忍受不了被虐的恥辱草草收場。
每天晚上,關上電腦,耳邊回響的槍聲漸漸遠去,我對自己這些年執著的唯一愛好產生了懷疑,想著CS到底給我帶來了什麼,卻總是找不到答案。可是翌日,再次打開電腦,握著鋥亮的M4奔跑在那些我爛熟於心的地圖中,一種興奮被重新點燃,那些夜晚的懷疑也暫時被丟在一旁。就這樣循環往複,直到2007年5月的一個周末。
那天晚上的比賽依然很糟糕,我的狀態很差,總在節骨眼兒上發揮失常。隊友開始倒戈,刺耳的謾罵聲逐漸響起,我在倉皇中退出遊戲。打開QQ.群裏的頭像都在閃爍不停,而我卻懶得再去看他們說的一字一句。這些涉世未深的孩子們啊,當別人問他們為什麼喜歡CS的時候,他們都會大義凜然地告訴你CS是一種精神,可是問CS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他們就底氣不足了。他們不明白,隻有心胸開闊、秉性豁達並且善於團結同伴的人,才能窺測到絕世武功的精髓所在,才不會拘泥於一招一式,才能超越自己。
8月有我的生日,那一天,我將30歲。我問自己,即便我成為絕世高手,在虛擬的戰場中無往不利,但是現實中我能得到什麼?30歲和20歲的共同點是執著,不同點就在於30歲的男人應該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應該執著的。我想,離開CS,我依然可以是個戰士。
原來頓悟隻是一瞬間,放棄也沒想象中那麼困難。退出QQ的戰隊群,卸載了CS,看到身邊熟睡的孩子,我突然明白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遊戲是人生的一部分,正如一位網友對我所說的那樣,CS是一款遊戲,同樣的一款遊戲,有的人看到的是殺戮和刺激,有的人看到的是團結和凝聚。現在媒體上屢屢出現未成年人因為遊戲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報道,而我想說,問題真的全出在遊戲上麵嗎?抑或是我們沒有教會他們對待遊戲和對待人生的正確態度?這是遊戲的問題,還是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的問題?
遊戲是遊戲,人生是人生。遊戲中的戰士總有頹敗下去的時刻,唯獨人生中的戰士可以不朽。先有一顆感激之心
某日,師傅和徒弟去鄉下的河邊拉沙子。鄉下的路難行,有沙子和石頭。回來的時候,車後輪的一隻輪胎爆了。車上有一隻備用車胎,可是他們忘了帶千斤頂。
路邊有兩間房子。師傅指著房子對徒弟說:"去,你去把千斤頂借來。"
徒弟愣了一下,問師傅:"你怎麼知道那兒有千斤頂?"
師傅說:"你要想著那兒有。"
徒弟說:"那要是沒有呢?"
師傅說:"沒有你也要想著那兒有。"
徒弟說:"那兒有,但是他不借呢?"
師傅說:"你要想著他會借。"
徒弟說:"要是他有,但他不但不借,甚至連門也不開呢?"
師傅說:"你要想著他會開門。"
徒弟將信將疑地去了。徒弟走到那兩間房子前,敲門。門開了,開門的是一個中年人。徒弟說:"又有事需要你幫忙了。"
中年人看了看這個陌生的年輕人,說:"我不認識你啊,我肯定沒幫過你的忙,你怎麼說又有事需要我幫忙呢?"
徒弟說:"你家在路邊,盡管你沒幫過我的忙,但你一定幫過不少人的忙。所以,我來了,對你來說,是又有事需要你幫忙了。"
徒弟的話,有不少感激之意。對於這樣的一個陌生人,中年人覺得自己沒有不幫忙的道理。說實在的,中年人並沒空,他正準備去辦一件自己的事情,可是他聽了徒弟的話,便先放下自己要辦的事,對徒弟說道:"說吧,你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忙的?"
徒弟這才說:"我的車子有一隻輪胎爆了,我想,會有人向你借過千斤頂換輪胎,我也想借一借。"
說實在的,這個中年人沒有千斤頂,可他聽了徒弟的話,就說:"好吧,我知道哪裏有,我帶你去。"中年人便騎上摩托車,帶著徒弟走了好遠的路,到他的一個熟人那裏借來了一個千斤頂。徒弟對這個中年人萬分感激。
徒弟借來了千斤頂,高興地對師傅說:"師傅,一切都像你說的那樣,你是怎樣想到的?你怎麼這麼神啊?"
師傅說:"很簡單,承受了你的感激的人,是會給你帶來希望的。"一場特殊的考試
一家大公司要招聘一名高級財務主管,競爭異常激烈。
公司副總在每名考生麵前放下一個有潰爛斑點的蘋果、一些指甲大的商標和一把水果刀。他要求考生們在10分鍾內,對麵前的蘋果做出處理--交上考試答案。
副總解釋說:"蘋果代表公司形象,如何處理,沒有特別要求。"10分鍾後,所有考生都交上了"考卷"。
副總看完"考卷"後,說:"之所以沒有考查精深的專業知識,是因為專業知識可以在今後的實踐中學習。誰更精深,不能在這一瞬間做出判定。我們注重的是,麵對複雜事物的反應能力和處理方式。"
副總拿起第一批蘋果,這些蘋果看起來完好無損,隻是潰爛處已被貼上的商標所遮蓋。副總說:"任何公司有缺點和錯誤都在所難免,就像蘋果上的斑點,用商標把它遮住,遮住了錯誤卻沒有改正錯誤,一個小小的錯誤甚至會引發整體的潰爛。"這批應聘者被淘汰了。
副總拿起第二批蘋果,這些蘋果的斑點被水果刀剜去,商標很隨便地貼在各處。副總說:"剜去潰爛處,這種做法是正確的。可是這樣一剜,形象卻被破壞了。"
這時,副總的手裏隻剩下一個蘋果了,這個蘋果又紅又圓,竟然完好無缺!上麵也沒什麼商標。
副總問:"這是誰的答卷?"
"是我的。"一個考生站起來。
"它從哪兒來的?"
這個考生從口袋裏掏出剛才副總發給他的那個蘋果和一些商標,說:"我剛才進來時,注意到公司門前有一個賣水果的攤子。而當大家都在專心致誌地修理手上的爛蘋果時,我出去買了一個新蘋果。10分鍾足夠我用的了。當一些事情無法挽救時,我選擇重新開始。"
副總當即宣布:"你被錄用了!"最成功的生意
父親是個賺錢的高手,兒子是個用錢的高手,父親一筆生意進賬百萬,兒子一揮手就能用掉數十萬。
父親常常勸兒子:"學些本事,不要隻顧著吃喝玩樂,萬一有一天我破產了,你可怎麼辦?"
兒子從來沒有當回事,他如此能幹的父親怎麼會破產呢?他想:就算他死了,也會留下一大筆遺產給我。
然而造化弄人,父親真的破產了。兒子的生活一落千丈,曾經的"好朋友"都消失了。兒子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待在房裏準備自殺。父親破門而入,用力給了兒子一個耳光:"沒出息,錢是我賺的,也是我賠的,與你不相幹,我都沒想死,你憑什麼死!"
兒子被打醒了,不知所措,問父親:"現在我該怎麼辦?"
父親考慮了一會兒說:"憑我的麵子,也許還能給你找個事做,就怕你吃不了這個苦。"
"讓我試試吧!"兒子說,他下定決心要自立自強。
於是兒子便到父親的朋友林先生的公司做了一個小職員,工作很辛苦。開始兒子也想過辭職,但一想到自己富貴時的朋友不再理他,有錢時的女友也諷刺他時,他堅持了過來。他要用自己的努力換取別人真正的尊重。
兒子遺傳了父親聰明的頭腦和堅韌的性格,再加上自己的刻苦和林先生的指教,他的工作幹得有聲有色,職位也一步步提升。不幾年的工夫,他就當上了公司的總經理,並且娶了一位賢惠的太太。看著自己的家因為自己的努力變得越來越美滿,兒子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
然而,幸與不幸總是聯係在一起的。正當兒子的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父親病倒了,兒子想盡一切辦法都無法挽回父親的生命。臨終前父親拉著兒子的手,滿臉微笑,很滿足的樣子。
兒子不知道這是為什麼,直到有一天,一個律師找到他......
律師將一份文件交給他,那是父親的遺囑,上麵寫著將自己的財產分成兩半,一半送給林先生,條件是他必須將兒子培養成有用之才;另一半留給能幹的兒子,暫由林先生掌管經營,如果兒子依然花天酒地,一事無成,這一半就捐給慈善總會。
原來父親並未破產!兒子覺得父親這樣做實在難以理解。
律師又將一封信交給他:
親愛的兒子:
當你看到這封信時,我已經不在人世了,你也知道我並非真的破產。
是的,兒子,我沒有破產,我隻不過用我的全部家當做了我有生以來最大的一筆生意,我成功了。
看著你一天天成長,我覺得我這筆生意做得很值。如果我將我的財產留給你,也許不用幾年就會被你敗光,而你也會因為無人管教而成為廢物。現在我用我有價的財產換來了一個無價的能幹的兒子,這怎麼不讓我高興?
兒子.相信你也能理解父親的苦心,如果不是這樣,你怎麼會找到一個真正愛你的妻子和一幫真正能夠患難與共的朋友呢?
你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