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丶雪崩的綜合治理 (六)雪崩的吹雪工程治理
吹雪是很多地區雪崩斷裂帶雪體的主要來源,影響山頂和山脊的積雪形式,進而影響雪崩規模和頻率。吹雪治理工程和撐雪工程不同,它隻是撐雪工程的補充。吹雪工程通常建在吹雪通常堆積的地方,幹擾風流、防止山脊和山嶺、雪簷與大麵積風壓雪板形成。吹雪的治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形和風況的影響。風向穩定地區,治理效果比較好。
1.吹雪柵欄的特點
傳統雪柵欄一般都有孔隙,能將吹雪攔在平坦山脊與和緩山坡,避免堆積在陡峭的雪崩形成區,或者顯著地減小雪簷規模。雪柵欄的數量、尺寸、位置受到降雪量、風向、上風坡影響區長度、雪柵欄密度和一些地形特征的影響。
2.雪障的不同類型
雪障能夠防止雪簷形成或者減小它們的規模。通常有3種類型:"直立板壁"、"控製坡台"和"噴氣棚頂"。
(1)直立板壁型雪障
直立板壁,長4米,高3米,實心或25%孔隙率,下部有1~1.5米高的空隙。一般形成雪簷的坡折地區,能夠產生強烈渦旋。奧地利新近開發了一種全方位的鋁製風障,作用類似於直立板壁。
(2)"控製坡台"型雪障
"控製坡台"和下述"噴氣棚頂"都屬於坡形風障。這種"坡台"向背風坡上延、向迎風坡下傾,建在背風坡的狹窄山脊。吹雪在易於形成雪簷的山脊向上吹揚,並向背風坡下方更遠地方堆積,使得積雪分布均衡。
(3)"噴氣棚頂"型雪障
"棚頂"向背風坡傾斜,影響山脊風流。棚頂傾角和背風坡相同,上沿的高度由棚頂坡度及其寬度確定。
人們都希望對雪崩工作的治理,最好能夠"一勞永逸、長期奏效"。但是對待雪崩工作的治理一定要務實,不要盲目樂觀,更不能存在僥幸心理,以免將來遭遇災害雪崩的襲擊。
雪崩治理工程建設應該進行廣泛的調查和周密的設計,必須安全可靠,不夠安全的設計,有時反而導致更加嚴重的災害發生。另一方麵,未經試驗證實的雪崩治理方法,也很難得到人們的信任。
上麵論述了各種各樣的雪崩治理方法,在實踐中,一條雪崩路徑完全可以采用多種類型治理相結合的辦法。比如,防止公路發生的大型雪崩,就可在形成區或附近建築撐雪工程和風障、吹雪柵欄,一方麵穩定山坡上部積雪,另一方麵防止吹霄大量進入雪崩形成區和防止雪簷形成。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雪崩治理係統都包括植樹造林項目。
各種治理措施都各有利弊,不能片麵強調哪種措施最好。為了因地製宜地取得最佳效果,需要了解各種治理措施的功能、設計要求和配置原則。在實踐應用中,知識和經驗在雪崩治理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治理措施確定之前,需要做好詳細妥善的調查研究,製定相應的治理措施。'製定相應的治理措施,一般按照兩個步驟進行:先確定何處產生雪崩;注雪崩發生區周圍的地理壞境和氣候條件,對可能產生嚴重雪崩的每個地點進行詳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