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分享快樂,分擔痛苦就是幸福(1 / 1)

有人分享快樂,分擔痛苦就是幸福

很多科學事實告訴我們,調節自己的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知心的人傾訴和溝通。而且,在一起交談的兩個人會隨著交流的一步步深入而慢慢達到同樣的心理狀態(喜怒哀樂)和生理狀態(體溫、心跳等)。因此,我們如果想要達到感情的平衡,就得依靠別人來幫忙了。與人溝通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快樂,而封閉自我、與世隔絕隻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與苦悶。正如有一句所說的:“有人分離快樂加倍,有人分擔痛苦減半。”由此可見,交流溝通對於人類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

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關於馬加爵的悲劇吧!當他很苦悶無助的時候,卻沒有傾訴苦悶的渠道,正如他自己所說:他說:“我在學校一個朋友也沒有,我在學校那麼落魄……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無奈之下,他隻好把心理話說給最忠實的聽眾——日記。他在人際交往中遇到了許多挫折,而這些挫折帶給他無邊的痛苦,再加上別人的冷漠,亦還有世俗的眼光,最後一場悲劇終於難以避免它不幸的結局。其實,馬加爵算得上是個聰明人,他的內心獨白證明他是一個有自覺的人,他能夠看清自己的困境,可惜他將自己鎖在封閉的囚籠裏,讓仇恨把自己帶向了毀滅的境地。記得,那一年非典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不幸,當時最最恐怖的威脅就是被隔離,可是在平常的日子裏我們卻往往忽略了心裏的孤立,使得我們與快樂絕緣。

如果你想擁有快樂,你需要的是幽默、樂觀的想法和溝通。“笑”的感染力是最大的,它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耶魯大學的研究發現,“笑”的感染力超過了所有其他感情,人們總會反射式地以微笑來回報你的微笑,而開懷的大笑更能迅速創造一個輕鬆的氣氛,此外,幽默的笑也能促進相互信任,激發靈感。樂觀、正麵思考的力量是無窮的。近年來憂鬱症已成為全世界來勢洶洶的心理疾病,而其和負麵思考有極大的關係,有些人總是將事情往悲觀無助的方向想,不知不覺中就將自己困在了死胡同中。如果能換個角度,半杯水有一半滿的而非一半空的!現在的不如意,代表有無限成長進步的空間。

不管你是想驅逐悲傷還是獲取快樂,你都需要從傾訴和溝通中得到正麵的激勵。最自然的溝通對象可能是你的親人,特別是你的父母。相信,所有的父母都願意聽孩子的傾訴。也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會慢慢地走入孩子的內心世界。

但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所以我們也需要和知心朋友溝通、傾訴。交朋友時不要隻看朋友的嗜好和個性,更重要的是,你需要一些會鼓勵人的、樂觀的、幽默的、誠懇的、有同情心的、願意聽人訴說的朋友。也許你會說:“我沒有這樣的朋友,也不敢去亂找朋友,如果別人拒絕怎麼辦?”如果別人拒絕你,那麼,你並沒有因此失去任何東西,但如果別人接受你,那麼你可能因此而收獲一份美好的心情,也許你還慶幸:終於有人可以聽我說點心理話了。此時此刻,也許你會領悟到:有人分享快樂,分擔痛苦是多麼幸福的事情!人生能擁有這樣的知己,也算是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