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雲山大營。
“大父怎麼說的?”
“陛下口諭,令太孫殿下率軍向諾真水前進。
如若遭遇阿魯台部,不可與之糾纏。
同慶侯率三萬大軍已經在趕來的路上,太孫殿下隻管襲擾阿魯台讓其不能撤退便是了。”
朱瞻基聞言揮了揮手,打發走了信使。
“傳令張輔、劉真、賀連成、也先,隨孤拔營向西南進入諾真水流域一帶。
還有廣撒斥候,將斥候營的那幾百口子軍士全都派出去。
孤要在大軍與阿魯台所部接觸之前,便能探聽到他們的動向。”
可是朱瞻基剛剛要傳令下去,就看見張輔神色緊張的跑了進來。
“不好了!不好了!太孫殿下快點拔營向東南撤退,要趕在阿魯台追來之前與漠南大營的軍隊彙合!”
“張輔你慢點說,為何要孤趕緊拔營撤退?”
“察哈爾部和阿蘇特部聽聞阿魯台與本雅失裏回來了,便又在漠北拉起了反旗。
本來漢王殿下在諾真水又再度擊敗了阿魯台,正在追殺其部眾之時被南下的阿蘇特部偷襲。
那阿蘇特部可是一點仗都沒打,那不多不少的一萬五千人的大軍可都是養精蓄銳很久了。
漢王殿下與陽武侯薛祿突然被偷襲,所部潰敗向飛雲山這邊撤來。
阿魯台和本雅失裏重新彙集了五萬蒙古鐵騎,跟著漢王殿下也向飛雲山這邊追來了!”
“什麼?”
朱瞻基聞言有些驚訝,不過倒是沒有慌亂。
“孤要知道,阿魯台還能不能繼續彙集軍隊了。如果這五萬鐵騎就是他部隊的上限,那咱們就不必撤退了。”
“這一點到不必擔心,畢竟草原上的蒙古人也就那麼點。現在諸看阿魯台先前戰敗,都擔心繼續跟他混會讓自己的部落受到戰爭之事。
根據漢王殿下的傳信來說,一路上沒有其他的部落繼續支持阿魯台了。畢竟他們也不傻,是不會讓自己部落的人加入阿魯台的叛軍去送死的。”
“那就非常好辦了,多算少算也就五萬人的阿魯台,孤有把握在飛雲山一擊而成!”
張輔:?!
問詢趕來的劉真:?!
賀連成:。
“同慶侯的三萬援軍已經在路上,加上二叔所部的軍隊完全可以擊敗阿魯台與本雅失裏。
而且阿魯台隻是想趁著我大軍南撤之時奪回三河源頭罷了,順便打一打咱們大明的臉麵。跟所有的蒙古部落展示出他們才是蒙古的正統。
所以說孤料定阿魯台不會窮追猛打,他看見我援軍到達之後應該就會退回不兒罕山了。
畢竟阿魯台現在的五萬大軍就是他的全部家當了,打沒一個可就少一個。如此心肝寶貝的軍隊,阿魯台又豈會打長久之戰?”
不過朱瞻基似乎忘了一件事情,他當年引誘高原的止貢、朗嘎偷襲金川縣城的時候。就是用他皇太孫的名頭,將高原叛軍給吸引進埋伏圈的。
這就說明,他大明皇太孫殿下的名頭。對於叛軍來說,可是十分有吸引力的。
止貢是叛軍,阿魯台也是叛軍。
如果駐守在飛雲山的明軍主將隻是個國公,阿魯台都會立馬撤回不兒罕山休整。
而飛雲山的主將現在可是朱瞻基,如果能活捉朱瞻基那可是直接掐住了大明朝的命門。
朱瞻基的身份讓阿魯台瘋狂,也會讓他鋌而走險的進攻飛雲山大營。朱瞻基認為他可以堅持到火真的援軍到來之時,而阿魯台也認為他有把握在火真的援軍到來之前抓住朱瞻基。
果然,就在朱高煦與薛祿帶著親衛軍撤到飛雲山大營的時候。阿魯台便集中了他全部的五萬大軍,開始猛攻飛雲山南麵的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