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遼東——劉真曆險記(1 / 3)

朱瞻基圍著阿勒錦不攻不打,隻引誘著圖赫藍“盤剝”阿勒錦的海西女真人的部落。

張輔守著茶啊衝,沒事夜襲有事搞城防。讓那孟特穆在茶啊衝稱下“逡巡而不敢進一步”,每天都愁眉苦臉的望著茶啊衝的城防工事歎氣。

而一直沒有出場的北路軍劉真,這兩天似乎經曆了一些事件。

在後來劉真晚年的回憶中,似乎他對他這段時間的遭遇不是那麼想回憶。而根據劉真的部下的回憶,劉真的北路軍似乎是為中華民族的考古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在數百年後的一部電視劇當中,劉真北路軍的遭遇才第一次被般在了大熒幕上第一次被大眾所熟知。

大明帝國永樂十一年。

遼東、奴兒幹都司,外興安嶺。

烏蘭正在無聊的望著天上的雲朵,聽著身邊牛羊偶爾發出的鳴叫聲昏昏欲睡。一抹陽光透過雲層,照射在烏蘭的眼睛上令她感到有些煩躁。

山穀風帶著一陣清涼吹在烏蘭的臉龐,時不時還有一些鬆子之類的東西被吹下山來。

外興安嶺山高林密,但是山腳下卻是有幾處非常適合放牧的草場。

前元在這邊分封過萬戶,現在雖說元朝被趕出來中原。但是元朝後裔還是再這一片土地上紮了根,不管遼東的戰局如何變化他們都在一如既往的放牧。

這是一個在外興安嶺一帶遊牧、采集為生的蒙古部落,一個區區一千餘人的小部落。

不過這個部落雖然規模不大,但是論起出身到還是有些不同的。

紮剌兒氏。

蒙古大將木華黎的後代,現在正生活在這外興安嶺之下。雖說這支蒙古人乃是絕對的蒙古貴族,不過他們似乎不打算跟草原的蒙古人或者遼東的女真人有什麼交集。

紮剌兒氏的後裔們,跟這邊的鄂倫春人、錫伯人處的不錯。

鄂倫春人、錫伯人漁獵於黑龍江、烏蘇裏水一帶,紮剌兒人遊牧於外興安嶺。

三族沒事進行一些產品交換,小日子也是蠻滋潤的。

烏蘭正打算趕著牛羊回去,她今天放牧的牛羊都是過幾天跟鄂倫春人交換魚、鹿的物資。

這兩天烏蘭的父親已經領著一隊人馬去跟錫伯人交換皮草、山貨去了,過兩日在跟鄂倫春人交換玩他們過冬的物資也就差不多齊了。所以說烏蘭不敢大意,生怕牛羊走失了。

結果烏蘭還沒收攏好牛羊,眼前就飛出來一支箭矢。

那箭矢正好插在烏蘭的身前,而後烏蘭就聽見了一句她聽不懂的語言。

“把那個小姑娘抓來,問問她這裏是什麼地方!”

沒錯,這句話是漢話。

說話的人是劉真。

劉真......迷路了。

這不是開玩笑,劉真是真的迷路了。他從奴兒幹都司登陸,本來是要南下渡過黑水直奔阿勒錦而去的。結果半路上軍隊遇到大雨,軍隊在奴兒幹都司等了好幾天。這一等糧食就不夠了,劉真便想著先向西沿著黑水尋找當地的部落借些糧食。

結果當時天氣多雨多雲,天上看不見北鬥七星進行方向上的指引。

而劉真的部隊,也沒人知道看大樹年輪辨別方向的知識。

於是乎劉真的一萬大軍,就這麼的在黑水一帶迷路了。本來應該從奴兒幹都司向西尋找當地部落,然後向南渡過黑水。結果劉真的大軍一直向西北行進,直接走到了外興安嶺。

這兩天天氣放晴,劉真才發現他們走錯路了。

因為地圖上沒有外興安嶺這邊的信息,劉真隻能先找當地部落去問問情況。

這遊遊逛逛的便找到了紮剌兒氏的地盤上來,紮剌兒氏一共也就千把的人。怎麼可能防住劉真的一萬精銳,一下子便被劉真給摸到了紮剌兒氏領地的腹地來。

劉真的手下抓住了烏蘭,然後將她帶到了劉真的身邊。

“問問她這裏是什麼地方,她又是那個部落的人!”

劉真讓身邊的女真翻譯去審問烏蘭,然後讓人牽過來一隻羊準備改善改善夥食。

“對了,告訴這丫頭明軍不白吃她的羊。”

劉真一邊安排宰羊,一邊掏出來一塊散碎銀子遞給了烏蘭。

烏蘭一把推開了劉真的手,然後指著劉真身後的糧車說道“你們是南方中原來的軍隊吧?不要你的銀子,聽說你們中原的糧食很好、吃完不會漲肚子。

要你們的糧食,銀子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