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一壺。
蓮妖銀夜於壬辰年乙巳月丙子日書。
103、分支結局長樂無憂
【分支結局·長樂無憂】
白雉八十七年,上再改元為大元。
元年,上發“騎乘家畜之令”。
騎自古來為馬、牛、妖獸,自此增妖魔為四騎,家禽六畜亦增妖魔為七畜。
敕令於各社、城門、裏閭張布,自青海、黑海沿岸至金剛山之國土,皆發布此令。
——《雁史邦書》
縱觀十二國曆史,有膽量挑戰既定規則、製定新規的王屈指可數。
這些王若不是以狂悖剛愎罵名千載,便是賢名遠播,留名史冊。
名留史冊的賢王中,延王尚隆算一個,宗王櫨先新也算一個,但若是提到挑戰規則,十二國內任誰也會先想到另一個人。
才國遵帝蘇袖風。
蘇袖風之後,再無齋王,唯有采王。
因遵帝犯下覿麵之罪,才國國氏被奪——這本該是毀其名姓、以之不存的重罰,卻隨著時間有了別的味道。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遵帝蘇袖風以身試天綱,罪在逆天,卻留有賢名千載。
每每有人對尚隆說“你這樣做太過了”,尚隆都會不以為意地笑笑。
“怕什麼,隻不過這一點而已,還沒到界限呢。”
尚隆頒布“騎乘家畜之令”前,朝臣激烈反對,內容無非是將妖魔劃作騎畜不合舊理,必遭天譴。
尚隆被煩了幾日,到最後索性將牧伯都召集到都城。
“無謀,孤記得你明於史冊。”
朱衡走上前,靜候尚隆詢問。
尚隆右手敲了敲椅子扶手,說出一句話來,驚得滿朝官員差點沒站穩。
“無謀,你來說說遵帝的事情吧。”
一人激動地衝上來。
“主上,萬不可效仿遵帝啊——!”
尚隆笑著製止了士兵過來的動作,點頭示意那人繼續說下去。
“主上!遵帝因‘覿麵之罪’而亡,國姓不存!雁不可步其後塵!主上三思!”
尚隆聽到這裏,忍不住笑了起來。
“無憂四百二十七年,雁若能有其半數,大概我就能被人說成賢君了吧。遵帝去世後五十餘年,才國依然繁盛,當時孤在才都揖寧住過幾月,也看到不少遵帝時期留下的東西,那實在是一位令人心生仰慕的人。”
半數朝臣駭然,隨即跪下。
“主上三思——!”
尚隆掃過殿中諸人,目光落在還站著的朱衡身上。
“無謀,你來說說遵帝的事情,無需顧慮。”
“遵命。”
朱衡稍稍側身,不假思索地開口,就像回答過千百次一樣流暢。
才國齋王蘇袖風,姓蘇,無氏,名語冰,字袖風,節州人士。
八月,蘇袖風自令坤門入蓬山,承天敕,入仙籍,是為齋王,是年,改元無憂。無憂元年九月,齋王頒初敕“識文解字,明禮尚德”。
無憂三年,才國於察舉之外開科舉,國學庠序時值鼎盛,國人勤學好問,多有才學。
無憂二十五年,齋王頒敕令“士比工商”,使工匠商人地位大增。
同年,修堤壩,廣植木。
無憂七十九年,齋王頒敕令“獵妖”,凡除去為害鄉裏妖魔之人,俱可憑人證物證進長閑宮領賞,才國名將標青正是在‘獵妖’中表現出類拔萃而獲破格提拔。
無憂一百九十年,齋王頒敕令“兩不犯”——人不犯妖魔領地,妖魔不入鄉裏,若有違令,人交官府,妖魔之名入除妖冊,由獵妖軍處理。是以才國之內,少有妖魔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