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是關於一位老和尚的,他早已離開塵世,然而在他生活過的這座城裏,人們至今還經常談論著他的故事
他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掃地,一到晚掃地,掃地,再掃地。
蒙蒙亮的時候,他就開始在那裏掃地了。從寺內掃到寺外,掃到大街上,掃出城門,一直掃出離城十幾裏,也許幾十裏以外。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城的年輕人,從就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年輕人的父親從也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那些做了爺爺的,從也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這個老和尚是很老很老的了,老得慈眉善目,像一尊羅漢。他好像老到一定的程度就穩定下來,不再發生變化了。像是一株古老的鬆柏,不見它再抽枝發條,卻也不再見它衰老。
沒有人知道這位老和尚已經活過多少歲月,但是城的人卻記得他離開塵世的日期,是這位老和尚預先告知他的弟子的。到了這一,他果然坐在**上,安然圓寂了。城的俗眾也為他的修成正果誦經念佛,香煙繚繞著萬戶千家。
又過了若幹年,才有人發現了那位老和尚確切的生辰年月。此人是這城的一位長者,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他閑步郊外,走過一座橋,見橋石上鐫著字,字跡大部磨損,仔細辨認,才知道石上鐫著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傳記。傳文,根據老和尚遺留的度牒記載推算,他享年一百三十又七歲,自從盤古開地,得享此高壽者未知有幾,城人於是稱其為佛祖臨世。你能認為是荒誕的嗎?
據軍閥孫傳芳部隊有一位將軍在這城紮營時,忽然起意要放下屠刀,懇求老和尚收他為佛門弟子。將軍於是丟下他的兵丁,拿著掃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後掃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一首偈,偈道:
掃地掃地掃心地。
心地不掃空掃地。
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淨地。
不知道那位將軍以後怎樣了,這首偈,至今卻還留在這城人的心裏。
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淨地。快把你的心地打掃幹淨,等待一種新的境界來臨。這是一個人能否超脫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