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從中興和小米的事例中,我們似乎可以認為,華為的品質追求與技術的持續創新,為其打開歐洲市場提供了質的保障,所以任正非是對的,選擇最困難的事也能做得很好。
曾有一段時間,“華為感到迷茫”這句話在行業內外廣為流傳,對此,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用一句話作為回應,他說:“華為走到今天已經沒有領路人了。”這樣的回答或許與任正非一直以來的低調相比,顯得有些“高調”了,但仔細想想,這句話確實是如此,華為已經是世界科技領域的“領頭羊”,它隻能不斷自己超越自己。徐文偉還特別舉例說明:華為發布了全球第一個2G、3G、4G合一的基站,而數學上的突破成為其在研發過程攻克技術難題的關鍵。時至今日,華為在歐洲已經與所有主要的運營商建立了聯合創新中心,並設立了力學研究所、美學研究所等進行基礎研究,合作的範圍從雲存儲和電信設備擴展到汽車及網絡安全行業等。僅2015年上半年,華為就與歐洲企業簽署了15項合作協議,這個數字是它2014年全年的成績。
“歐洲是一個開放、歡迎人們來做生意的地方,正變得越來越像華為的第二個本土市場。”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在接受采訪時曾如是說。
華為在歐洲市場的成功之作堪稱用10%的優勢獲得了10倍的成績,這本就是一種存量思維,要麼降成本,要麼高性能。如果選擇了降低成本,那就與最原始的價格戰沒有什麼區別了,提高性能才是華為成功的必由之路。華為選擇了用10倍的努力去做最困難的事,從最開始任正非就帶領華為選擇了不走尋常路,表麵上看著難到無法實現,但越是困難的事情選擇去做的人越少,反而給了那些少數選擇去做的人成功的機會,這不是投機,而是智慧。
所以,做困難的事反而更容易,這就是華為給予我們最直觀的印象,相比華為,很多曾經光芒四射的企業選擇了一條更容易走的路,帶著一份機會主義的野心一窩蜂地湧向了同樣的銅臭之路,卻慘敗在鋪滿黃金的戰場上。
2003年,中國的通信供應企業在麵對更容易賺錢的小靈通與短時間內可能無法有所利潤的3G項目時,幾乎所有大的通信設備製造企業都選擇了前者,至今10餘年過去了,3G在創造了質的飛躍之後,應運而生的是4G,5G的到來也是近在咫尺的事情。但如今,還有誰對小靈通有記憶呢?
是的,當初華為選擇的就是後者,選擇了3G就意味著要進行一場“屠龍”大戰。當時中國的科技領域對3G的認識還是未知數。
既然國內市場沒有用武之地,華為又想在3G時代分一杯羹,那就隻剩下去分割世界科技這塊大蛋糕。跳出國內本土市場,小小的華為能夠走多遠,或者說能夠活多久,其實任正非自己也不知道,他隻能堅定不移地向前,活到最久的那一刻。不言而喻,華為選擇的這條路確實難行,有時甚至會顆粒無收。但轉念一想,若是沒有困難,那麼與另一條容易的路還會有區別嗎?馬丁·路德·金說得好,信仰是在你看不見整段樓梯時就踏出第一步。
選擇艱難的台階,可一旦爬上去了,你就會甩下競爭者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