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能把工具變成目的(2 / 2)

對此,華為掌門人高度點讚,任正非認為,這才是互聯網+的本質。“‘互聯網+’不是顛覆,而是融合。當連接紅利下降之後,還是會回歸到商業的本質,生產效率的提升。以O2O為例,互聯網思維們靠融資燒錢補貼,結果資本寒冬一來,補貼下降,立馬大批死掉。”一直以來都保留著“冬天的寒冷之感”的華為掌門人任正非將危機意識向來都是特別“明目張膽”地表述出來,也正是這樣的“持續危機”,使華為的每一個“冬季”都能很溫暖地度過。

其實,當“互聯網+”從“錦上添花”過渡到“生存必備工具”的時候,任正非還是很深入地對其進行過一番研究的。“互聯網的技術、思想和方式,去改造乃至重構一切行業,是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也是新增長點。在這股浪潮的強勁衝擊下,產生了用互聯網思維賣手機、做房子、賣煎餅……現在,互聯網思維似乎成了一個點石成金的咒語。部分互聯網從業者的傲嬌與傲慢,也引起了大量傳統人士的反感。互聯網之於當下中國,仍是一個最大的正能量!關鍵看你怎麼理解。”任正非以一名卓越企業家的身份從大的格局上分析總結,互聯網作為工具,其起步階段的紅利正在消退。那麼,這位卓越的企業家對互聯網的認識到底能給我們提出哪些建設性的意見呢?

“我認為互聯網分為三個層次:其一,互聯網是一種‘連接’的技術工具,帶來了行業層麵的高速發展,此之謂互聯網行業;其二,互聯網是一種通用的先進方法論,帶來了產業層麵的轉型升級,此之謂產業互聯網;其三,互聯網是一種新商業文明的價值觀,推動了透明、分享的社會大變革,此之謂社會互聯網。”任正非總結自己的觀點道。

任何工具的使用,隻有在充分滿足實體內在需求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最有效的作用,與此同時,該工具的操盤手還要清楚工具使用的方法以及收放自如的技巧。以互聯網為例,中國互聯網經曆了1.0的沸騰15年,已經處於2.0階段,目前大火的“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也在發生著本質上的集成與迭代。包括BAT在內的巨頭們的“互聯網”也在放緩增速,曾經叱吒風雲的超級紅利正在消退,越來越多企業的“互聯網+”甚至越做越重。

顯然,工具演變成目的的結果是我們所不願意見到的,也是很多企業及企業家難以接受的。所以,任正非那顆“冬季寒冷的心”才能夠在炙熱的時期更冷靜地看到“互聯網+”的本質和波峰過後可能遇見的“寒冬”。當很多企業都被“互聯網+” 眼前的紅得發紫“烤”得發暈的時候,華為還是十分冷靜的。

如今看來,以華為為代表的那些掌握了“互聯網+”的工具、方法、價值與本質的轉型成功的企業正爆發出它們生機勃勃的力量,如華為的手機銷售已經將以互聯網思維為代表的小米甩下很大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