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會幫忙的!」
萬氏不住地替梅錦打氣,說著說著,彷彿想起了什麼,忙又掀被從床上下來,道:「我也不睡了!收拾收拾東西,等天亮了,娘就陪你一道去!好好求一求,他見我年紀大,不定就不忍開口拒絕了!」
梅錦忙阻住她,好說歹說將她勸回了床上,道:「還是我一人去妥當些。娘您放心,方纔我見長青有了悔改之意,我豈忍心看他就此真的亡命在外,有家不得歸?必會盡我所能的。」
萬氏重新靠回枕上,緊緊抓住梅錦手,點頭欣慰道:「好媳婦兒,我就知道我家長青能娶你,是他天大的造化。你放心,他不是不知好歹的人,這回倘若僥倖逃過這一劫,不止他,娘也會牢牢記住你的好!」
梅錦微笑著點頭。萬氏心情放鬆了,便催梅錦去睡覺。見她精神好了不少,梅錦便回了自己屋,重新躺了下去,回想著這幾天的種種,不禁再次歎了口氣。
萬氏方才說的倒也是事實。土司府對所轄範圍裡的各州縣官員擁有自主任命權,相對於朝廷的流官,這裡的官員被稱為土官。如果李家肯出麵調和,這事確實也就他們一句話而已。
從前的梅錦,最不喜歡就是開口求人。但現在,她隻能厚顏仗著自己先前救了阿鹿的那麼點人情而登門求助。她不得不妥協,裴長青和她雖然還不是真正的夫妻,兩人相處也沒多久,談不上日久生情,但萬氏待她不錯,出了這種事,真叫她置身事外不聞不問,她知道自己還是做不到。
第二天一大早,裴長喜幫她備好騾車。在萬氏倚門相望的殷切相送下,梅錦出發再次去往了龍城。
☆、第二十一回
長喜趕著騾車午後到了龍城的土司府。
梅錦來到大門前,登上台階叩了兩下門,裡頭出來一個門房,恰好還是上次打過交道的那個,對方也認出了梅錦,比起上回,態度客氣許多,聽梅錦問李府君,應道:「老府君前日去了金剛寺預備功德佛事,不在府裡。」
梅錦一怔,再問一句,得知今日可能回來,想了下,順道又問李東林。
「二爺也陪老府君去了寺裡。」
梅錦問了寺廟路程,沉吟。
上次過來鬧了一場不愉快,算是得罪了李東林,所以這次來,她是打算厚著臉皮去求李府君幫忙的。不想李府君去了寺廟,路雖然不是很遠,但人家做佛事,她斷不好此刻便貿貿然地找過去到寺院裡打攪,既然門房說今日會回,自己在這裡等著便是。見門房答完看著自己,謝過轉身下了台階,對等著的長喜言明情況,道自己不知道還要等多久,請他先回。因家中確另有事,長喜客氣兩句,便先行離去了。
梅錦找了個蔭涼地,翹首開始等著李府君回來。這一等就是一個下午,直到傍晚暮色漸濃,還是沒等到,正猶豫要不要繼續等下去,忽然聽到身後傳來車輪轆轆碾過路麵的聲兒,扭頭見一輛馬車來了,朱輪華蓋,一麵飾了珠瓔的簾子被人掀起,從窗裡探出一張小女孩的臉,正是土司府的官姐兒阿鹿。
阿鹿方才便看到了等在路邊的梅錦背影,隻是不大確定,看清是她,忙衝她揮手,叫隨行停車,跳下去跑到她跟前,問道:「梅姐姐,你怎會在這裡站著?」
梅錦見阿鹿回了,等了一下午的焦躁心情終於稍解,問清她剛從金剛寺回來,便道:「我來是想見你祖母老府君的,不巧聽說她去了寺裡。她沒回嗎?」說著看向馬車,見邊上是幾個騎馬的隨從,霞姑從車上下來了,卻並沒見到李府君,也沒李東林的身影。朝霞姑走過去,問了聲好。
霞姑笑著應好。
阿鹿道:「梅姐姐你要見我祖母?原本祖母要回的,偏大和尚說還要做一天法事,祖母便先叫我先回了。他們明日才回。梅姐姐你先隨我進去!」說著不由分說拉她手往土司府大門裡拖去,裡頭人聽到門外動靜,忙開門迎接,阿鹿擰著眉嗬斥:「笨頭笨腦的何時才能長進!不知道她是我姐姐嗎?竟讓她在外頭等了許久,就不會讓人先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