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1、股權類眾籌將發展,因為切中的是直接是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伴隨著國內監管環境的完善,眾籌平台將有機會成為一個小型的交易所,類似於國內的新三板。
2、國外的Kickstarter主要新奇的硬件商品預售,這樣的眾籌將成為一小圈人的愛好。Angelist則是一個股權類的融資平台。
3、美國的JOBS法案促進了眾籌平台的發展,法案的推出是因為要放活小微企業,擴大小微初企業的融資途徑。目前,中國也麵臨著這樣的狀況,金融改革的大勢已到。接下來,監管環境將會包容互聯網金融的創新,促進其發展。
美國有Kickstarter和Indiegogo等知名眾籌網站,其中,Kickstarter上對項目的篩選和服務規則更加嚴格,再加上其主要是硬件類眾籌,項目成功率更高。2012年,Kickstarter的總融資項目是3.2億美元,投資人數達到220萬人。在這個平台上,44%的項目都成功募集到了資金。而Indiegogo則麵向全球,接受更多的創意類項目。
這一章,中華潯就來詳解一下Kickstarter。使Kickstarter一夜成名的是一個名為Pepple腕表項目,籌資金額為1000多萬美元。Kickstarter是從文化、藝術、科技的創意起家,這也是其核心競爭力。在其平台上,這些行業的商品預售項目成功融資概率高。
對眾籌平台來說,對項目的篩選就格外重要,要確促項目的真實性、可執行性,項目團隊的運營能力,以及項目負責人的人品。實際上,這與投資看人看項目沒什麼兩樣,都需要火眼金睛。
在國外的眾籌平台上,平台方會對項目的估值、信息披露、融資額等情況進行審核,隻有通過審核的項目才能夠開始籌資。
並且,Kickstarter規定,項目方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募得預先設定的資金,如果沒有,那麼一分錢也拿不到。這一作法,也做到了自動篩選的功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些不靠譜的項目就大浪淘沙了。這個過程也會考驗,項目方的運營能力。
如何保證投資人的資金不會被項目方濫用,眾籌平台也正在探索中。目前,眾籌平台往往采取領投人監督、分期付款的方式,而有些眾籌平台是項目完成之後,才將資金轉給項目發起人。這樣的做法並不能解決項目方對資金的渴求。
Kickstarter並沒有對募集資金進行監管,其隻是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平台,串起項目發起人,支持者。在項目款項籌集期時,Kickstarter可以對任何覺得合理的項目進行處理。但是對於那些成功募集的項目,Kickstarter會將全部籌款劃撥給發起人賬號,對這個資金無力監督。Kickstarter進行這一做法的目的是作為平台,不承擔風險。
一些股權類眾籌網站,對資金進行監管。股權類眾籌網站Angelist有10萬張企業掛牌,促成了1000多多家創業企業成功融資。在其平台上,中小企業的融資額是5萬美元~100萬美元。今年9月,1.5億美元的估值完成了2400萬美元的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