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什麼人說什麼話(1 / 1)

話總是說給別人聽的,至於說得好不好、是否說到心坎上,不僅要看話語是否適當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要看別人能不能理解並且樂於接受。

古人雲:“言為心聲。”話說的好壞,主要取決於說話者的思想水平、文化修養、道德情操,但講究語言藝術也同樣十分重要。同樣一種意思,從不同人嘴裏說出來,效果可能就會不同。

裏根在對農民發表演說時,說了這麼一件軼事來討好他的聽眾:

一位農民要下一塊已幹涸的小河穀。這片荒地覆蓋著石塊,雜草叢生,到處坑坑窪窪,他每天去那裏辛勤耕耘,不斷勞作,最後荒地變成了花園,為此他深感驕傲和幸福。

某個星期日的早晨,他操勞一番後,前去邀請部長先生,問他是否樂意看看他的花園。

“好吧!”那位部長來了,並視察一番。他看到瓜果累累,就說:“呀,上帝肯定為這片土地祝福了!”

他看到玉米豐收,又說:“哎呀!上帝確實為這些玉米祝福過。”接著又說:“天哪!上帝和你在這塊土地上竟取得了這麼大的成績呀!”

這位農民禁不住說:“尊敬的先生,我真希望你能看到上帝獨自管理這片土地時,它是什麼模樣。”

為了迎合選民對政客的不信任思想,裏根幽默地暗示了政府官員們天生愚蠢得難以估量。

他談到了一座虛構的美國城市,該城市決定把交通標記再豎得高一些。交通標記原有5英尺高,他們要把這些標記高度改為7英尺。聯邦政府人員插手此事,由他們實施這一工程。他們來到了這一城市,把街道平麵下降了2英尺。

對正在訪問的特定地區加以奉承是裏根的一大特色。如總統的一位幽默顧問解釋的那樣:“幽默的主要價值之一,是讓聽眾明白你知道他們是誰,他們住在哪兒。”

裏根在到達俄勒岡州波特蘭時說:“我的幾位辛勤工作的助手們勸我不要離開國會而風塵仆仆地到這裏來。為了讓他們高興,我說:‘好吧!讓我們來擲硬幣,決定是去訪問你們美麗的俄勒岡州,還是留在華盛頓。’你們知道嗎?我不得不連續擲14次才得到使我滿意的結果。”

良好的談吐可以助人成功,蹩腳的談吐則令人障阻重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的人總是多種多樣,有口若懸河的,有期期艾艾、不知所雲的,有談吐雋永的,有語言幹癟、意興闌珊的,有唇槍舌劍的……人們的口才能力有大小之分,說話的效果也是天差地別的。因此,要想在說話上成為高手,達到“到什麼山唱什麼歌”的境界,就必須要把握其中的奧秘。古語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說話前,有必要對下列問題仔細地考慮:你要對誰講,將要講什麼,為什麼要講這些內容,怎麼講,有什麼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怎樣處理等。

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就是在告訴我們,談話時要盡量使用對方認同的語言,談論對方熟悉和關心的話題,並且也要視當下的具體情況靈活應變,以便在迎合對方心理的同時,也贏得對方的好感;唯有贏得對方的好感,才有可能得到我們想獲得的東西,而這也是成就大事的一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