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以坦誠的態度迎接、對待賢才(1 / 2)

10?以坦誠的態度迎接、對待賢才

有用的人才,是一個人成功的巨大杠杆。對於一些聞名已久的人才,要真誠地渴慕、歡迎人才,接納人才,使用人才,關心人才,方能有朝一日羅致手中。

在發兵決定戰袁紹之前,曹操到泰山廟去拜訪高僧,詢問中原有哪些賢人。老和尚不敢泄露天機,給他一個錦囊,說:“你進駐中原以後,如有人出來敢提名道姓罵你,你一看這錦囊便知。”

曹操密藏錦囊,統率大軍浩浩蕩蕩殺奔中原而來。所到之處,雞犬不留,路斷人稀。到了許昌之後,發現這裏是藏龍臥虎之地,就傳令三軍,安營紮寨。軍帳設在北門內一個名叫景福殿的廟裏。曹操有個沒出五服的弟弟曹仁,帶著親兵四下搶奪,弄得百姓惶惶不安。三天以後,四個城門上忽然都貼出一張帖子,上邊寫著:“曹操到許昌,百姓遭了殃;若棄安撫事,漢朝難安邦。”下邊落款是四個大字:“許昌荀彧”。

曹操知道了,氣得咬牙切齒。正想下令捉拿荀彧,猛然想起僧人贈的錦囊。急忙拆開來看,一張白紙上寫著幾行大字:

開口就晌午,日落扁月上。

十天頭長草,或字三撇旁。

才過昔子牙,謀深似子房。

這是一首藏意詩。曹操左看看,右看看,翻騰了半天才解開其中秘訣:開口就晌午,開口係言,晌午取午,言午是“許”字;日落扁月上,日在上,扁月在下,像個“昌”字;十天頭長草,十天為一旬,旬加草字頭,是個“荀”字;或字三撇旁,是個“彧”字。頓時醒悟過來,高興地說:“許、昌、荀、彧,原來有子牙、子房之才,我一定要把他請出來。”

荀彧是穎川郡穎陰人,因不滿朝廷,在家過著隱士生活。他聽說曹操智勇雙全,又能重用人才,早想投奔曹操,又怕不安全,就寫了這張帖子,來試探一番。

曹操立即派曹仁去請荀彧。荀彧故意拒門不出。曹仁非常生氣,添油加醋地說荀彧如何藐視曹操,建議把他殺了。

曹操喝斥道:“大膽奴才,殺了他等於砍了我的臂膀,你知道嗎?”

那時正是臘月天,朔風凜冽,滴水成冰。曹操求賢心切,冒著嚴寒,親自出馬,來到聚奎街荀彧府第,隻見大門落鎖。等了好久,不見有人。曹操不顧胡子上結了冰淩,又趕到奎樓街荀彧的另一府第。管家又對他說,主人到許昌打獵去了。曹操兩訪不遇,並未煩惱,仍耐心求訪。

一天,曹操訪得荀彧到城東北八柏的祖墳去掃墓了,就備下禮物,前往憑吊。曹操來到墳前,看見一個青年,二十幾歲,姿態風流,儀表堂堂,正在專心致誌閱讀《孫子兵法》,頭也不抬。忽然一陣風起,把書吹落在地。曹操急忙上前撿起,恭恭敬敬遞上,施禮說:“荀公安康!”荀彧卻閉目問道:“先生是何人?來此做什麼?”曹操說:“我是譙郡曹孟德,來請荀公共扶漢室江山。”荀彧冷冷一笑說:“我是一個普通百姓,不懂治國大事,先生另請高明吧!”曹操賠笑說:“久聞先生胸藏經天緯地之術,腹隱安邦定國之謀,我非先生不請。”荀彧說:“不怕我罵你嗎?”曹操連連點頭,說:“罵得有理,多罵才好。”荀彧又推說患有腿疾,不能行動。曹操便親自牽來良馬,扶荀彧騎上,前呼後擁,迎入景福殿中。

人才一旦來奔,曹操總是真誠地歡迎,常有相見恨晚之感。官渡之戰中許攸棄袁紹來奔,曹操來不及穿鞋,光著腳匆忙出迎,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重要的人才來奔,曹操都要盡快親自接見,詢問方略,聽取建議,表達禮敬之忱。對於那些反對過自己的人,隻要轉變態度,曹操也能寬大為懷,不念舊惡,並委以一官半職。比如陳琳,在官渡之戰前夕為袁紹起草了一篇討伐曹操的檄文,曆數曹操的種種“罪惡”,其中有的是事實,有的則不一定是事實。如說曹操親率將士盜墓,“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軍中還設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梭尉”等官職,專事盜墓,似乎就是事實。而指責曹操曾盜粱孝王墓,則不一定是事實。還有說曹操的祖父曹騰是宦官,父親曹嵩是領養的,而曹操則是“贅閹遺醜”,揭曹操出身的老底,就更有人身攻擊之嫌。漢末宦官由於數度操縱朝政,殘害士人,名聲很壞;漢代又看重門第,陳琳把曹操罵到父祖,比罵本人在感情上更難接受。但是,曹操對陳琳如此的“惡毒攻擊”,在打敗袁紹後得到陳琳時,卻隻是責備陳琳說:

你過去為袁本初寫檄文,罵我也就行了,不是說憎恨邪惡隻限於本身嗎?怎麼往上牽扯,罵到我父親、祖父的頭上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