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防範賣傻裝憨的迷惑術
俗話說,傻人自有傻人福,這傻人之福從何而來?因為外表看起來有些呆傻憨直的人,也常兼備直爽、忠誠、勤懇、負責等優秀素質和品格,所以傻人自有其可愛之處,容易以其憨傻贏得人們的喜愛、賞識。人們同他們相處時心裏不存芥蒂,沒有防線。恰恰是這一點,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他以裝傻掩其奸,你便很容易中了他迷惑術,等到他反戈一擊的時候再采取什麼措施也隻能算亡羊補牢了。
唐朝安祿山在發起攻擊之前,用了整整10年時間來進行“賣傻裝憨”,可謂用心良苦。
安祿山故意裝出憨直、篤忠的樣子,贏得唐玄宗百般信任,對他毫不防備。公元743年,安祿山已任平盧節度使,入朝時玄宗常常接見他,並對他特別優待。他竟乘機上奏說:“去年營州一帶昆蟲大嚼莊稼,臣即焚香祝天:我如果操心不正,事君不忠,願使蟲食臣心;否則請趕快把蟲驅散。下臣祝告完畢,當即有大批大批的鳥兒從北飛下來,昆蟲無不斃命。這件事說明隻要為臣的效忠,老天必然保佑。應該把它寫到史書上去。”
如此謊言,本十分可笑,但由於安祿山善於逢迎,玄宗竟信以為真,並更加相信他憨直誠篤。安祿山是東北混血少數民族人,他常對玄宗說“臣生長若戎,仰蒙皇恩,得極寵榮,自愧愚蠢,不足勝任,隻有以身為國家死,聊報皇恩。”玄宗甚喜。有一次見玄宗時正好皇太子在場,安故意不拜,殿前侍監喝問:“祿山見殿下何故不拜。”安佯驚道:“殿下何稱?”玄宗微笑說:“殿下即皇太子。”安複道:“臣不識朝廷禮儀,皇太子又是什麼官?”玄宗大笑說:“朕百年後,當將帝位托付,故叫太子。”安祿山這才裝作剛剛醒悟似地說:“愚臣隻知有陛下,不知有皇太子,罪該萬死。”並向太子補拜,玄宗感其“樸誠”,大加讚美。
公元747年的一天,玄宗設宴。安祿山自請以胡旋舞呈獻。玄宗見其大腹便便竟能作舞,笑著問:“腹中有何東西,如此龐大。”安祿山隨口答道:“隻有赤心。”玄宗更高興,命他與貴妃兄妹結為異姓兄弟。安祿山竟厚著臉皮請求做貴妃的兒子。從此安祿山出入禁宮如同皇帝家裏人一般。楊貴妃與他打得火熱,玄宗更加寵信他,竟把天下一半的精兵交給他掌管。
安祿山的叛亂陰謀許多人都有察覺,向玄宗提出。但唐玄宗被安祿山“賣傻裝憨”所迷惑,將所有奏章看作是對安祿山的妒嫉,對安祿山不僅不防,反而予以同情和憐惜,不斷施以恩寵,讓他由平盧節度使再兼範陽節度使等要職。
安祿山的計策得手,唐玄宗對他已隻有寵信毫不設防,便緊接著采取“乘疏擊懈”的辦法,搞突然襲擊。他的戰略部署是傾全力取道河北,直撲東西兩京長安和洛陽。這樣,安祿山雖然隻有10餘萬兵力,不及唐軍一半,但唐的猛將精兵皆聚於西北,對安祿山毫不防備,廣大內地包括兩京隻有8萬人,河南河北更是兵稀將寡,且平安已久,武備廢弛,麵對安祿山一路進兵,步騎精銳沿太行山東側的河北平原進逼兩京,自然是驚慌失措,毫無抵抗能力。因而,安祿山從北京起程到襲占洛陽隻花了33天時間。
唐朝畢竟比安祿山實力雄厚,驚恐之餘的倉促應變,也在潼關阻擋了叛軍鋒銳,又在河北一舉切斷了叛軍與大本營的聯係。然而無比寵信的大臣竟突然反叛,唐玄宗無比震怒,又被深深地刺傷自尊心,變得十分急躁。而孫子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安祿山的計謀已足以使唐玄宗失去了指揮戰爭所必須的客觀冷靜,又怒又急之中,忘記唐朝所需要的就是穩住陣腳、贏得時間以調精兵一舉聚殲叛軍之要義,草率地斬殺防守得當的封常青、高仙芝,並強令哥舒翰放棄潼關天險出擊叛軍,哪有不全軍覆滅一潰千裏的呢?
安軍占領潼關後曾止軍十日,進入長安後也不組織追擊,使唐玄宗安然脫逃。可見安祿山目光短淺,他隻想鞏固所占領的兩京並接通河北老巢,消化所掠得的財富,好好享受大燕皇帝的滋味,並無徹底搗碎唐朝政權的雄圖大略。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目光短淺的無賴之徒,竟然把大唐皇帝打得潰退千裏,足見“賣傻裝憨”計謀的效力了。
這一段安祿山愚弄唐玄宗的故事盡人皆知,因為它頗具代表性——唐玄宗是何等精明的人物,曾以其雄才大略開創了開元盛世,竟至栽在安祿山這個“粗人”手裏,以至一蹶不振,以半軟禁的太上皇身份終老。究其原因,除了玄宗晚年的昏憒,再就是賣傻裝憨這一迷惑術的巨大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