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做正品,還是做仿品,出來做生意手段與詭計,最終目標還是賺錢。最好是賺錢又不惹出事。
像江華軍這樣的級別,雖說不高,影響力也不會太大。在窄台省這邊,每天這種級別的人真不少見,甚至有不少省部級的大員,也會到窄台省來參觀、取經,來找項目。
但真將江華軍這樣的惹翻了,也可能鬧出大事,不是伍洲行這些山寨品老板能夠承受和消化的壓力。
窄台省這邊,對於山寨老板們確實是支持的態度,因為這些人為窄台省創造力大量的經濟價值,即使是損害了國內大多數主要品牌的利益,更是損害國際上大牌產品的利益,可窄台省樂意見到這樣的情況。
可誰要在經營過程中,鬧出大亂子,卻又不是窄台省能夠接受的。如今,網上的輿情威力不小,隻要形成輿情,上麵就會關注。一旦引起社會關注了,窄台省如何肯承擔這樣的壓力?
這種情況下,必然將伍洲行丟出去來化解壓力。對於伍洲行和其他做同樣山寨品的老板說來,這裏麵的道道是理得清楚的。
如果柳河市能夠接受出資,簽訂合約、協議,然後履行協議。至於地方上的協議中是不是利益受損,他們不會在意,如果因為商談的過程,占領更多的便宜而惹地方鬧出的矛盾,這些人也不會在意。
但如果直接進行瞞騙,確實伍洲行這種老板進行規避的,這樣的規避說到底是在自保,不想讓窄台省這邊將他們作為化解矛盾的犧牲品。
這樣的事例在窄台省並不少見,每一年,都會有那麼一兩個人。伍洲行心裏明白,哪怕將自己所有的公司都丟掉,也不會讓他生活品質有所損害。不過是沒錢賺,卻不影響自己的生活,他自然能夠分得清輕重與利害。
“明白了,董事長放心。”台洋金屬的老總說。
“我們出來做事,是賺錢,不是要惹禍。”伍洲行說,“看一個人要看得更深,才能規避不必要的危險。有些人,能夠為一百塊錢就奮起殺人,有些人損失十萬、二十萬都能夠忍受,這就是性格。
我們做生意的,更要看明白一個人的性格,才能安心賺錢。這一點,我希望你們要記牢了。”
“董事長放心,我們知道怎麼辦的。”老總說。
“董事長,同柳河市那邊的合作既然不可做,那我們直接表示出來,不就行了嗎?”副總說。
“台洋金屬今後還要不要信用?做事委婉一些,對方也會有自己的選擇,這樣不是更好嗎。哪怕不能合作,至少也是朋友。說不定過幾年,又有合作的基礎了呢?”伍洲行耐心地說。
“董事長,我們懂了。如今就等他們先提出來,就不算我們台洋金屬失約了。”副總說,這樣意思也是伍洲行想要的結果,如此,柳河市那邊即使有所損失,那也不會將責任推給台洋金屬來承擔。
伍洲行和台洋金屬的決策,江華軍自然不知的,但對台洋金屬要在海外市場擴展業務,要在海外市場傾注資源,江華軍也意識到引進台洋金屬分廠可能性小,價值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