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輕女子,作為妻子,作為母親,作為家庭主婦,若有一位好丈夫護衛著,免受生活惡風的襲擊,而且有財富,有地位,那麼她便擁有一個安全的港灣,遠離生活中常見的不幸。但要持家、要在社會中產生好影響,要結交朋友,要贏得丈夫的溫情,要教育好小孩,要訓練好仆人,她就必須具有非同一般的常識、智慧和交際本領,同時還要了解人的本性。要做到這點,她必須具備最為成功的政治家所具備的長處及其優良性格。一個女人,末受過教育,無才無識.而又養成依附他人的刁慣,在生活中不管做何事都將失敗無疑。然而,社會卻流行著這麼一種說法:婦女不需要世界知識,不需要公眾生活經驗所能提供的豐富多彩的訓練、不需要獲得大學教育的種仲好處。可—旦失去這一切,幸福化為烏有時,婦女隻能獨自去忍受恥辱。無知的弱者,其孤獨的確可悲可歎,因為這些人在盲目追求生活獎賞中,被碾成粉末。
當年輕時代的樂趣結束後,當身邊的小孩長大成人,結婚離家後,當東奔西忙的生活接近尾聲時,當雙手無力從事繁重勞務時、當安樂椅、壁爐成為久留之地時,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得自己依靠自己。假如他們無法以書藉為伴,無法對重大時事問題產生興趣,無心再去觀察自己或許過問過去的改革如何得以實現,那麼他們將很快老化昏聵。人的心智愈得到發展,得以使用,人的精力及對周圍一切的興趣便愈能持久。假如一個婦女一生參與公共事業,覺得對形成我們教育製度的法規負有責任,對我們的監獄製度負有責任,對私人住宅、公共設施及公共道路的衛生條件負有責任,對商業、財政、外交中的個別問題或所有問題有興趣,那麼,她的最後孤獨至少是令人崇敬的,而她自己也不會以搬弄是非、傳播醜聞為樂。
之所以要對每個人打開通往人的全部責任和幸福之門,其主要原因是,隻有這樣,個人才能得以發展;隻有這樣,一個人才能在各種情況下,獲得力量去對付有時人人都不可避免的孤獨感……
既然短暫的時光乃至永久歲月所帶來的歡樂和痛苦,男女一樣平分,那麼男人想在投票箱前,在王位上代表婦女,想在國家中代婦女投票,在教堂裏代婦女祈禱,在家庭裏高居聖壇之卜,扮演神父角色,這豈不是霸道至極嗎
最能提高人的判斷力,最能激發人的良知的莫過於個人的責任。最能增添個性尊嚴的莫過於承認個人自主權,莫過於承認——普遍承認——人人擁有平等地位的權利。這種地位要靠個人功績去獲得,而不是靠世襲、靠財富、靠家庭名望來巧取豪奪。既然男女肩負一樣的生活責任,有著一樣的命運,那麼男女都要為現時及悠悠歲月做好同樣的準備,要保護女子,使其免遭狂風暴雨般的生活打擊,這種說法是十足的嘲弄,因為生活的風暴對女子如同對男子一樣,從四麵八方襲擊她們。由於男子受過訓練,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如何去抗爭、如何去征服,因此女於遭打擊後,結果更慘。個人自主的責任正是人類經驗證明的事實。富人與窮人,智者與愚者,好人與壞人,男人與女人,不管是誰都得自己依靠自己,無—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