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3)(2 / 3)

這一帶是丘陵地帶,小塊的平原和大片的山區交錯雜陳,平原和山地的邊緣人口稠密,山地的居民就稀少得多。這樣的地形,加上長期以來戰火不斷民不聊生,造成了土匪盜賊四起。這種局勢逼迫這裏的一些大戶,紛紛購置槍支,招兵買馬,成立大大小小的自衛武裝。如此一來,就大大壓縮了小股土匪的生存空間,近兩年這一帶小股土匪越來越少,隻剩下幾支人槍眾多的大土匪了,燕窩頂的李天福兄弟就是其中之一。

李天祿帶著手下,很快就來到了預先選好的伏擊地點,在一條大路兩邊的小山包上隱蔽起來,靜靜地等待著張家的運糧車隊出現。

趙嘯風知道張朝宗,這個張官莊的首戶,來曆可不小——

張官莊和魏崗鎮相距並不遠,兩個鎮子的大小規模也相差不多。魏崗鎮是因魏家而興旺起來的,但現在鎮上的首戶卻並非魏家的後人,而是白景明。張官莊卻不一樣,它之所以得到現在這個村名,據說可以追溯到元代那個為官清正,敢於犯言直諫的文學家張養浩。現在張官莊的首戶張朝宗,也一直以文忠公希孟後人自詡,曆來以詩書傳家。

張家若論財力,和魏崗鎮的白家相去並不遠,但和白家不同的是張家一直樂善好施,在鄉間的口碑不錯。他們家並沒有建立看家護院的私人武裝,土匪卻極少騷擾他們,即便是偶有光顧,也沒聽說發生過窮凶極惡的事情。張家對上門的土匪客客氣氣的,那些土匪對張家似乎也不為己甚,雙方好像總能和平解決。

張官莊和魏崗鎮離得近,趙嘯風也從沒有聽說燕窩頂的土匪打劫過張家,這次燕窩頂的李天福兄弟決定對張家出手,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趙嘯風對這次伏擊張家的車隊,倒也並沒有什麼歉疚——張家雖然為人有口皆碑,但是張家次子張朝宗,是和白家的小姐白起鳳訂了親的。他覺得打劫張家這件事無可無不可,隻是李天祿要他殺個人,這有些讓他為難,隻好到時候看情況再說了。

趙嘯風他們等待的時間並不太久,看來燕窩頂的眼線早就盯上了對方。張家運糧食的大車有四輛,都是膠皮軲轆的大車,每輛車上裝的糧食沒有上千斤,也有七八百斤。押運糧車的人一共有二十幾個,除了趕車的以外,每輛車還有兩個背著長槍的人隨行。

李天祿這次帶來的人馬也是二十來人,但是人人都有槍在手,看來早就知道對方的情況,算計好了鐵定能夠對付那幾個張家的槍手。當車隊到達趙嘯風他們隱藏的山包下的時候,李天祿一聲令下,土匪們“嗷嗷”叫著,站起身來漫不經心地朝山下的車隊衝去。

他們的目的是搶糧食,並不想傷人,所以都沒有朝著押運人員的身上開槍,自以為朝天開上幾槍,車隊裏的人就會丟下大車逃跑。他們衝到離開車隊二三十丈遠的時候,那些原本徒手的押車人,居然紛紛從糧包下和衣服裏抽出長短槍支,倚靠著大車朝山上衝下來的土匪射擊起來。

這事態大大出乎意料,土匪們完全沒有防備,張家車隊的人一輪射擊過後,衝擊中的土匪被打倒了三四個。土匪們完全被這個意外情況打懵了,不是找地方藏身,就是撒腿朝後麵跑。張家的幾輛大車,卻趁著這個機會快速朝前跑了,等到土匪們反應過來,車隊已經跑出了伏擊圈。

李天祿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他不甘心就這樣讓到了嘴邊的獵物飛走,大聲喊叫著,要手下追趕。張家的車隊護送人員加上馭手,人數本就比李天祿這邊略多一點,又占了出其不意的光,打倒了幾個土匪,現在人數上更占了優勢。原來燕窩頂這邊靠的就是槍多火力猛,到此時這點優勢蕩然無存。土匪嘍囉們在李天祿的逼迫下朝車隊追去,張家的人邊打邊退,土匪們又不懂得什麼戰術,顯得毫無章法。他們唯一還可以依靠的,也就是他們中間不少人的槍法不錯,這一點比張家的人好得多。但是張家的人也並不是全無本事,其中也有幾個槍法好的,心理上他們又占了上風,所以土匪們的追擊沒有什麼效果。

李天祿不甘心這麼灰頭土臉的收兵回營,在後麵逼著手下追擊,眼看著前麵就要到臨河鋪了。臨河鋪也是個大鎮,鎮上有一支幾十人的民團,張家車隊隻要進了鎮,土匪們也就沒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