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老大先成的親,一家人緊湊著生活,讓老大事先成家。應該是指望著長兄做父長嫂做母的吧,底下的弟弟妹妹們都還年幼,一家裏多一個人就多一個幫襯,尤其是家裏麵妹妹較多”
“想得很美,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將兒媳嫂子迎回家;結果老大立馬就是收拾收拾分了家,小兩口直接從老家裏搬出來,自己兩人在一旁過自己的日子,對弟弟妹妹們不管不問。空歡喜一場,那又能如何?老大不老大,一家子的人還要養活,最後隻能是老二頂上。但那老大老二年紀差不了多少,老大成家了,老二沒道理也沒到年紀,隻是家裏的妹妹太多,她們的年紀又較小,姑娘家不願與他談。曾經有一個,看上他老老實實厚厚道道,打算嫁給他的,不過要求是老大養著老娘,不能讓老二一個人扛”
“姑娘家這點兒要求也沒差,在理。可關鍵不在於老二,在於老大死活不同意”李承道輕笑一聲,淡言淡語,無悲無喜,無怨無怒“老二能怎麼辦?將老母親扔掉門外?最後還是談吹了,老二繼續做一家的頂梁柱。熬著唄,妹妹再多,總有嫁人的時候,估計老人當時是這樣想的。可那個村裏窮啊,再熬幾年,窮還是窮。便如他的妹妹們,終於一個個被送出家門,嫁到那同樣窮得揭不開鍋的人家去,再養幾個外甥”
“都沒糧食吃,老二又能讓自己那四個外甥餓死嗎?”李承道搖了搖頭,嗤笑一聲“沒辦法啊,自己家剛剛忙過來,又要背著地裏種出來的多餘糧食往妹夫家裏跑,確保妹妹與外甥餓不死。外甥外出跟人家去學一門手藝,沒路費沒學費啊,到妹妹家坐一坐,老二當場就掏出來這些年剛攢下的家底子。這樣來回幫襯著又過幾年,老二徹底被耽擱下來,沒有人再願嫁到他家裏去。沒人要就不要,老二性子也倔,一個人撿了個男嬰,當做兒子就是養著”
“養兒防老,農村裏的思想,老二多少有些。沒料到的是,這養子也不爭氣,養大了也沒出息。日子越來越好,他卻沒辦法獨立地賺錢養家,討個媳婦也是這樣,生個兒子也是這樣!”
“那自己養的兒子孫子又有什麼辦法?日子還得就這樣湊合著過,直到孫子長大成人,到了娶妻成家的年紀”
“又要老人給張羅?”李承道的聲音至此打住,李惲忍不住開口猜測。
“沒”李承道搖了搖頭,低頭沉默一陣“窮人不窮相,小夥子模樣長得不錯,人家姑娘那邊,沒要求太多,給蓋棟房子,讓小倆口有地方住就可以。這點兒要求真的不算高,到了那個年代,農村裏的娃要成親,男方家的最低配置是房子,土地,與代步的工具。可對這老人家裏,就是一個天大的要求了。一家人愁眉苦臉的,都沒有辦法。最後老人看不過去了,拍拍屁股就出去,到傍晚揣回來十幾……十幾兩的銀子,給孫子建築新房”
“老人的十幾兩銀子,又是老人家拉下麵子跑到外甥那裏,這家二兩那家一兩借回來的。外甥家各個都有出息了,大錢沒有小錢還是可以拿出來的。現在這小時候救死救活的親舅舅家裏需要錢,當然要二話不說地拿出來。那話又說回來,這借來的錢,盡管是親外甥家的,也該要還”
“指望那沒出息的兒子兒媳當然沒辦法,而且這錢是自己豁出去老臉往外甥家借的,依老人的性子,自然沒道理賴著不還,所以老人七八十歲的年紀,又收拾收拾,外出到大地主家裏,打短工。別人不吃的飯他拿來吃,別人不做的髒事累活他來幹,一年到頭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兩三兩銀子,到年頭回家立即就給還掉,來年再繼續出去”
“那麼個老人,腦袋上的頭發都已經白了一半,出去給人家做短工,盡管很勤快很厚重,可主人家也不敢讓他去爬到高處。現在如果你是他的外甥,手中正巧有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權利,會不會懷著感恩的心,幫忙著老人的兒子、孫子找份差事,讓老人在家裏安心養老?”
故事到這裏算是結束,李承道的價格也隨之顯現出來。
“殿下,陛下就要過來了!”天有意天無意,高通走過來,俯身在李承道的耳邊低語。
話語落下,李承道轉頭順著高通出現的方向看過去,遠方視線中,儼然就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群人,在向著這邊壓過來。
拉起李惲隨著那行動起來的侍衛們一起走到不起眼的角落,李承道方才要說話,高通就又是來了一句“殿下,皇後娘娘讓你過去一趟”
“要幹什麼?”李承道怔了一怔。
“不知,是陛下那邊的內侍來傳的話”高通還是有什麼說什麼。
“二兄先過去吧,這聽故事的價錢,七弟少不了的”李承道還在猶豫著,李惲搶先一步勸了一句。
從聖上那裏來的信息,卻是皇後娘娘要他過去。一些事隱隱約約聽說過的李惲,自然不會讓自己變成為李承道猶豫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