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大約不會想到自己不經意的拿這些小東西回家竟然能讓與他公司合作的對方公司的高級主管知道。誰會想到計劃的中斷,竟然是由這些小東西造成的呢?估計更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因為這而丟了工作。

貪小便宜對一個員工來說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因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貪小便宜很容易就會被別人感覺到,到時一傳十、十傳百,你的名聲便毀在了這點蠅頭小利上,可謂是拾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克製住自己的“貪欲”,“利益於我如浮雲”,有了這樣超然的境界,你便容易在別人眼裏樹立起高大的形象,讓自己成為一位優秀的人。

其實越是這樣小的細節越應該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也許你的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會成為人家的話柄,那樣你就因小失大了。

事實上,榮譽也是雙向的,隻要我們盡心盡力,努力工作,對得起公司對得起自己,那麼,我們在為公司創造榮譽的時候,工作同樣會賦予我們以榮譽。我們工作的目的絕不僅僅是為了每月有一份不錯的薪水,或者是為了有一份可以謀生的職業,我們還追求一種認同感、歸宿感和成就感,而這一切都建立在榮譽感的基礎之上。隻有這種榮譽,才能讓我們對待工作全力以赴,才能讓我們自覺地遠離一切有損於公司和工作的行為。在爭取榮譽、創造榮譽、捍衛榮譽、保持榮譽的過程中,我們個人也不知不覺地融入到了集體之中,獲得了更好的發展。

做創意型人才,全力打造個人品牌

一個人的事業已經從做一份工作、追求一個職業,發展到要建立個人品牌。美國管理學者華德士提出: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他認為,不隻是企業、產品需要建立品牌,個人也需要在職場中建立個人品牌。時下,全球經濟進入調整期,眾多企業尤其是IT企業紛紛裁人。在這場裁人風潮中,許多人會失掉飯碗,重尋工作。工作被迫變動,對就業者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有了個人品牌,才會在職場中成為“不倒翁”。

如何在裁人風潮中穩坐釣魚台?如何在工作中脫穎而出?答案就是:建立個人品牌。那麼,個人品牌的含義是什麼?

個人品牌就是個人在工作中顯示出獨特的價值。它就像企業品牌、產品品牌一樣,要有知名度,更要有忠誠度。具體而言,個人品牌有幾個特征:

第一,個人品牌最基本特征是質量保障。這一點跟產品品牌一樣。它體現在兩方麵:一方麵是個人業務技能上的高質量;另一方麵是人品質量。也就是說既要有才更要有德。一個人,僅僅工作能力強,而道德水平不高,是建立不起來個人品牌的。

第二,個人品牌講究持久性和可靠性。建立了個人品牌,就說明你的做事態度和工作能力是有保證的,也一定會為企業創造較大的價值。企業使用這樣的人是可以信任和放心的。

第三,品牌形成是一個慢慢培養和積累的過程。任何產品或企業的品牌不是自封的,而要經過各方檢驗、認可才能形成。對個人品牌而言,也不是自封的,而是被大家所公認的。

第四,個人一旦形成品牌後,他跟職場的關係就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像一個企業一樣,如果有了品牌,它做任何事就會相對容易一些。同樣對個人來講,一旦建立了品牌,工作就會事半功倍。

建立個人品牌,首先要進行“品牌定位”。

弄清幾個問題:你想要成為什麼?你的工作有價值嗎?你有價值嗎?個性不同,每個人的品牌定位就不同。找出自己與他人不同的特點:別人認為你最大的長處是什麼?最值得人注意的個人特點是什麼?

其次,當今時代知識更新很快,建立個人品牌更要強調學習能力。

較強的工作技能是個人品牌的核心內容。在工作場所,能力不強的人想樹立個人品牌難,就像一個產品,客戶服務再好,如果三天兩頭出故障,也會讓客戶下次避而遠之。如何將自己的技能和工作的風格,形成一個特色,具備不可替代的價值,這是建立個人品牌的關鍵。

最後,還要學會包裝自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觀念是不利於建立個人品牌的。包裝就是要展現品牌的個性。什麼是成功的包裝?宋新宇博士認為,像商品的包裝一樣,有吸引力的包裝都有共通之處,那就是生命力、明確、信任、耀眼、平易近人。但要注意,過分包裝會適得其反,宣揚也要掌握好度。

裁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並無太多讓人記住的東西。在工作變換頻繁的年代,你不可能永遠屬於一家公司、一個職位,你不是隻能負責某種功能。從現在開始,你是一個品牌,你需要將自己當一個品牌經營。

堅持充電——成功品牌的不二法門

李嘉誠擁有一個巨大的工商業王國,是亞洲首富、世界十大富豪之一。有位記者曾問李嘉誠:“今天你擁有如此巨大的商業王國,靠的是什麼?”李嘉誠回答說:“依靠知識。”有位外商也曾經問過李嘉誠:“李先生,您成功靠什麼?”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回答:“靠學習,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學習知識,是李嘉誠成功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