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第二天,紀凜帶了王爺到軍營去。一路緊緊拉著手,每見一個部下就很熱情地介紹:這位是陳將軍,來,小陳,這是XXX,你和我們一樣叫他XX就成。

莫名其妙升級為“小陳”的王爺一早上打招呼打得臉都僵了,偏偏紀大首領的手下也都是一幫八卦簍子,見麵招呼之餘十個有八個都露出了然的笑容。幾個之前認得的大約是聽過紀凜顛倒黑白的訴苦,一有空就圍了他搶著說好話:我們老大是個英雄好漢,跟了他包你絕不後悔;我們老大平時威嚴得很,隻對著你這麼和顏悅色,可見對你不一般,一定不要辜負他,雲雲雲雲。

這群拉皮條的哪來這麼大熱情?!王爺快瘋了……

再也招架不住,落荒而逃的王爺決定還是緊跟在紀大首領身邊,至少落個耳根清淨。

跟著紀凜呆了些時候,王爺發現紀凜對京城的執念不是一般的重。不免好奇,他就想當真想要自立為王,南六郡還不夠他折騰麼?做什麼非要去京城。

找個時候,王爺把疑問提了,紀大首領看看北邊歎:我一大家人都葬在京城,我從記事起,就惦記著一定要把全家人遷回南邊。

王爺還是沒很理解,遷葬祖墳雖然麻煩,也不過難在路途遙遠。為何紀凜提起此事,卻好象十分艱難一樣?

紀凜看他一臉茫然,想想道:跟你說了也無妨,你可聽說過靖國公紀寧的名字麼?

這個王爺當然知道了,紀氏乃是開國功臣,世襲靖國公;傳到紀寧那一代,卻因坐了謀反罪名,滿門抄斬,隻有一個未滿周歲的孩子得了赦免,不過這和紀凜……

王爺一口冷氣直抽進去:你是靖國公的後人?當時得了赦免的那個孩子就是你麼?

紀凜有些意外:是我不差,不過也是陳年公案,你竟然也知道這些事?

其實來龍去脈,王爺不很清楚,那時他才剛出生。之所以能知道,是因為他母後提起過:當時正是王爺的父皇在位,本來紀家一個也沒得赦免。但皇帝批閱奏折看到處斬名單上還有這麼小的孩子,想起自己剛出生的皇子,動了一點惻隱之心,便拿朱筆把最小的一人名字劃去了。

現在想想,那被劃掉了名字的,應該就是紀凜了。

對於受自己的影響間接救人一命的“事跡”,當時的小小王爺感到相當自豪。所以,雖然他母後隻講過一遍,王爺卻記得格外清楚。

現在想起,再看看紀凜,王爺心情十分複雜:那你現在若當真攻進京城,待要怎樣?

紀凜歎道:以前隻想有了本事,殺進京城給全家報仇。現在想想,皇帝一家子也沒什麼人了,隻剩這麼一個小皇帝。當時我是個小孩子,被放了沒殺,現在殺別人家的孩子報仇,也不是英雄所為。你說是不是?

王爺沉默,他父皇雖然生了六個兒子,老二到老五幼年夭折了三個,成年後犯上作亂被誅了一個,皇兄已經去世,王爺名義上也死了,當真是沒剩下什麼人,想想淒涼得很。

紀凜又道:我現在就隻想到京城去,把墳塋遷到南邊,合家團聚。其它所在愛怎麼鬧便怎麼鬧,與我無關,我隻守著南方六郡,繼續做我的山大王也無妨~

說到這裏,紀大首領想想,忽然又興致勃勃地向王爺提議:不過看那小皇帝年少無知,那太後國舅也不是個靠譜的,怕是江山坐不長久。不如咱們改朝換代替他坐江山,將來我做皇帝你做大將軍,倒也不壞,你看怎麼樣?

不怎麼樣!!他是本朝宗室,跟了紀凜一個外人挖自家的牆角,要是當真成了事,太廟裏的列祖列宗非顯靈生吞了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