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雪中送炭”的情形是善於和下台人、失意文人打好關係。可能會有人有意結交或有意幫助沒有發跡的人,但是對於已經官場失勢的人卻很少有人看重。胡雪岩卻不是這樣。寶望由於政績平庸,被當時的四川巡撫丁寶楨用“才堪大用”的奏折形式,借助朝廷的手將他體麵地請出了四川。寶望在京城閑居,天天呼朋喚友,飲酒品茶泡賭場,看上去非常悠閑,但事實上心中卻是非常落寞。於是,胡雪岩就特意前去拜訪,勸說他前去上海遊玩,所需費用統統由胡雪岩負責。寶鏨由於受限於旗人的身份,在京城的確玩得很不過癮,因此就跟著胡雪岩去上海、杭州遊玩了,猜拳狎妓,遊山玩水,非常痛快。於是就把胡雪岩看作了密友,之後每遇大事,必定自告奮勇,幫助胡雪岩在京城打通關節。
胡雪岩不但給地方“雪中送炭”,而且還給朝廷“雪中送炭”。當初胡雪岩開設阜康錢莊沒多久,朝廷進行軍事行動,需要大筆資金,因此戶部(也就是清廷的財政部)開始發行官票。
從表麵上看,朝廷規定“願將官票兌換為銀票,與銀一律”,然而,如果朝廷節製,官票發行適度,倒還無所謂;假如官票沒有限製的濫發,可是現銀是有限的,而官票卻是無數,到時候官票的大幅貶值就是必然的了。
清廷戶部異常狡猾,通令各省布政使司衙門(也就是省庫),每省吃下一定數量的官票。接著,再由各省布政使司衙門,通令省內錢莊或票號等民間金融機構,進行強製分攤,將所有官票統統吃下。換句話說,朝廷憑空發行紙鈔(也就是官票),以此強製兌換民間的現銀。
不用說,正常人對朝廷的這種做法沒有不憂愁萬分的,非常害怕以後票多銀少,使得自己吃大虧。杭州城裏大大小小錢莊經營者,沒有不哭喪著臉的,大家夥兒在錢莊公會裏開會,商討對策。對於那次同業聚會,胡雪岩並未參加,不過他事前很清楚地交代阜康錢莊的檔手劉慶生說:“如今我們做生意,目的就是要幫助官軍取得勝仗。隻要可以幫助官軍獲取勝仗的生意,咱們都要去做,即便是賠錢生意,也一樣要做。這不是什麼虧本,是提前放出資本而已,等到日後官軍打了勝仗,天下從此太平,到時候還會有不好做的生意嗎?到時候,咱們是出過力的,公家肯定會報答咱們,在生意上會一路暢通的。”
正由於得到了胡雪岩這樣的指示,因此劉慶生在杭州城錢莊公會中,搶先吃下了額度為15000兩的現銀,兌換了“官票”。事實的確如胡雪岩所料。清廷鎮壓了太平天國之後,由於阜康率先承銷官票立下了功勞,因此特地對其下旨予以褒獎,於是阜康錢莊名震京城。
胡雪岩善於對一些失意的官僚文人進行拉攏,讓他們成為自己的謀士,這一點很有些孟嚐君遺風的意思,許乃釗就是這些謀士之一。胡雪岩對他非常恭敬有禮,專門寫信給他,大力讚揚他的政績政聲,然後一一訴說了浙江民眾的疾苦,以及當時麵臨的各種窘迫情況,表現出虛心求教的誠懇態度,許乃釗被他的誠心敬意感動,於是為他忠心耿耿地服務而不自覺。自然,也經常暗中給許乃釗一些好處,使許有知遇之感。再像落魄文人裘豐言,胡雪岩逢年過節必定奉送禮金,這讓裘豐言非常感激。胡雪岩的這些做法,讓他在當時就贏得了具有“春秋”策士風度的讚譽。
不過,“雪中送炭”也並非逢人就雪中送炭,而是通過敏銳的目光,看出有資望的人,或者是將來肯定會被起用的人,與其殷勤交往,時常探望,慰勉其寂寥,解決其困難,讓對方心存感激,將其當成是“雪中送炭”的磊落君子。一旦遇到機會,先前的種種投資,就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了。
胡雪岩商道箴言
患難之中見真情,胡雪岩屢出義舉,或許並不是源於本性,更重要的是他非常清楚“雪中送炭”的積極作用,懂得先給別人麵子,然後再從別人那裏獲得麵子的道理。
古道熱腸,幫人到底
胡雪岩並不是做每件事的時候都一門心思想著要別人的回報,不過胡雪岩清楚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譬如,胡雪岩在湖州有一位生意夥伴,名叫鬱四,鬱四和胡雪岩是在前往湖州的途中結為知己的,他們二人在生意上合作後更是所向披靡。就在二人意氣風發打算大幹一番事業的時候,鬱四卻因為自己的家事差點兒喪失了做生意的信心。他整個人變得頹廢至極,以至於都想到了死。而對於做事則更是提不起半點興致。胡雪岩聽到這個消息後,首先是打發陳世龍去探聽消息。之後胡雪岩實在無法放心,於是就丟下生意從上海親身前往湖州,特意去看望一下“四哥”,僅僅是這一舉動就已經使鬱四異常感動了。當天,鬱四表現得很開心,說完心事之後,胡雪岩認為必須幫助鬱四料理好家事,要不然絕非長久之計。事情起因於鬱四長子的去世,而已經出嫁的女兒又回家爭奪家產。鬱四身邊有一位相好的水晶阿七,由於並非鬱四的發妻所以不能分家產,假如水晶阿七以後有了鬱四的後代,那麼她就有了分得鬱四一份財產的權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