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經營靠山,借勢而起(5)(2 / 3)

作為一個商人,胡雪岩對待江湖勢力有著正確的態度,在胡雪岩的眼裏,江湖勢力並非都蠻不講理,隨意黑吃黑,他們也有江湖道義可講,所以他對江湖勢力便以“花花轎兒人抬人”的態度相待。也就是:我處處替你考慮到了,你總不能無動於衷,做出不仁不義的事來。而且,胡雪岩看到江湖勢力與商業成敗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係,處理得不好,隻會給自己增添許多麻煩;處理好了,則可能使自己在商業場中順風順水,大展宏圖。

胡雪岩商道箴言

緊抓一個“義”字,給予對方充分尊重,並曉以利害,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

做足人情

胡雪岩通過與漕幫誠心結交,處處照顧到漕幫的利益,而且盡己所能放交情給漕幫,給漕幫的印象是“此人仗義,值得信任”,成了漕幫的“門外小爺”,被漕幫尊稱為“爺叔”,使漕糧的差事辦得無比順當。

在胡雪岩那個時候,盡管漕幫的勢力已大不如前了,但是在地方運輸安全諸方麵,還非得漕幫幫忙不可。這是一股閑置的、有待利用的勢力。運用得好,自己生意做得順當,處處受人抬舉,忽視了這股勢力,一不小心就會受阻。

有了漕幫裏的關係,對胡雪岩把生意做大可說是不無裨益。後來的事實也表明,尤五這股江湖勢力給胡雪岩提供了極大方便。胡雪岩通過已當上浙江巡撫的王有齡做了多批軍火生意。在負責上海采運局時,又為左宗棠源源不斷地輸送新式槍支彈藥。如果沒有尤五提供的各種方便和保護,這些根本無法做成。而有了漕幫的交情,胡雪岩就算在亂世有了“黑社會”的強硬靠山,尋常的江湖幫派誰也不敢輕易打他的主意。

對待江湖勢力,胡雪岩有著正確的態度,在他的眼裏,江湖勢力並非都是蠻不講理,隨意黑吃黑的,他們也有江湖道義可講,所以他對江湖勢力一個固定不變的宗旨便是:花花轎兒人抬人。也就是說,我尊崇你,處處替你考慮到了,你自然也會抬舉我,總不能無動於衷,做出不仁不義的事來。

那麼,胡雪岩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主要就是因為他認為江湖勢力與生意成敗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係,處理得不好,會給自己增添許多麻煩,處理好了,便可使自己在生意場上順風順水,大展宏圖。胡雪岩在官場和商場,處處通達,這與他懂得做足人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商場上雖然存在著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但在這種關係之下也離不開感情的投資,因為自古以來人就是感情的動物,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商場上人的行為也需要將“情”加入到其中。如果看不到存在於商場中的感情因素,不了解感情投資在商場中的巨大作用,而僅僅是把眼光盯在“利”上,則很難在商場上更好地獲得利益。試想,假如胡雪岩隻盯著自己金錢上的進出,而一毛不拔或為自己多留一點,那麼最終的結局會是怎樣呢?這是可想而知的吧。

而胡雪岩的不同凡響之處,就在於他深刻地抓住了“錢財賬”和“人情賬”之間的辯證關係,不重此輕彼,而是完全根據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條件去區別對待,恰到好處地處理好了“錢財賬”和“人情賬”的關係,有取有舍,能寬能嚴。

有位社會學者講得好:“關係是民間社會運作的基石,也是某些官場和商場的實際通道和遊戲規則,是混跡於中國社會必需的一種‘維生素’。離開了它,許多人就像離開了維生素一樣無法生存。”這也正驗證了中國的那句俗話:“沒有人情,便沒有關係。隻有人情做得足,人際關係才會好。”人情是人際關係運作的軸線,人與人之間時時刻刻都有著人情交易。以人情始,以人情終,以人情著眼,以人情為皈依。如果抽掉了人情,人際關係網想要維持一分鍾都是困難的。所以說,如果你能和別人在生意之外多一層人情,那麼,這就等於是為你鋪好了前進的道路。在你需要使用這份人情的時候,它自然能體現出相應的價值。

但在生活中,很多人雖然做足了人情,但當他這樣做之後,總是會認為自己有恩於人,於是心存一種優越感,高高在上。持有這種態度的人是很危險的,因為一旦你有了這樣的想法,即使你做足了人情,那麼,你高高在上的態度,也未必能增加自己人情賬戶的收入,反而會把這些人情抵消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