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情況也存在於對企業內部員工上,原本並不看好的一個員工,可是跳槽之後卻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這就說明這些企業主沒有燒好所謂的冷灶,或者說他們缺乏長遠的眼光。在這一方麵,胡雪岩似乎做得很好,無論是在王有齡身上,還是在其他的落魄政客、文人身上,胡雪岩的冷灶都燒得恰到好處。那麼胡雪岩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呢?在燒冷灶的時候,是不是也有一些訣竅可言呢?這是肯定的。
一、得看清楚誰是“冷灶”。
在任何人的身邊,落魄之人都不少,那麼這些人都是可以燒的“冷灶”嗎?胡雪岩並不這樣認為。對此胡雪岩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燒冷灶’也不是逢冷灶就燒,而是放出眼光,擇其有資望者,或將來必有起用之日者,殷勤接納。時相探望,慰其寂寥,解其困難,使其心中感動,當你是‘雪中送炭’的君子。有朝一日,‘冷灶’變熱,政客上台,燒灶者便能如願以償。先前的投資,便可大獲厚利了。”
由此可見,“冷灶”有兩個特點:第一,確實有能力或者可用之處;第二,暫時落魄或者不被重用,日後有機會還是能夠青雲直上的。相比較而占,前者更加重要,因為對於商人來說,能夠幫助獲利才是最重要的,至於他是不是能夠青雲直上並不是非常重要。
那麼,當我們麵對一種商品或者一個員工的時候,我們該如何判斷它或者他就是自己所要尋找的“冷灶”呢?我們還得和胡雪岩一樣把握兩個原則:第一,它或者他有沒有潛力,是不是具備“熱灶”的潛力呢?第二,它或者他現在的狀況是什麼樣,如果這種商品已經在暢銷,或者說這個員工已經在發揮著自己的潛力,那就不能算是冷灶,我們完全可以采取另外一種方式進行處理。
二、“冷灶”燒熱之後,是不是要立刻加以利用呢?
胡雪岩的做法是再等一陣。當年王有齡投供成功之後,胡雪岩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去尋找王有齡來幫助自己改變生存狀況,而是甘於平凡,直到王有齡在無意中找到胡雪岩為止。胡雪岩為什麼要這樣做?目的性很明確:讓王有齡覺得自己並不是在利用對方。任何一個人,都不希望自己被利用,即便是自己的恩人也是如此。而胡雪岩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要排除自己在利用王有齡的嫌疑。
燒了冷灶,能得到日後必可飛黃騰達之人,這固然是燒冷灶者最希望看到的結局。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冷灶一旦燒熱,就應該在短時間裏加以利用。在商業領域,這是“反顧客導向”的一種模式。即當一件商品開始暢銷之後,對顧客的要求並不是有求必應。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激起顧客的興趣,讓顧客更加關注這類商品。
胡雪岩商道箴言
胡雪岩總是將自己送給別人的錢財當成一種人情投資,這種人情不僅僅投資在當紅的權貴身上,也投資在當前落魄的政客、文人身上,即所謂的“燒冷灶”。有朝一日,“冷灶”變熱,政客上台,燒灶者便能如願以償。先前的投資,便可大獲厚利了。這也是胡雪岩精明處之一。
要用情來感動每一位夥計
胡雪岩曾對手下的人說過:“我請你們幫我的忙,自然把你們當一家人看,禍福同當,把生意做好了,大家都有好處。”
在實際中,他也是這麼做的。他非常注意對自己下屬的感情投資,他全心幫助鬱四處理家務,他細心籌劃玉成古應春和七姑奶奶的婚事,他撮合阿珠姑娘與“小和尚”的姻緣,他為漕幫解決困難……所有這些,都是在做感情投資。而這感情投資收回的“利潤”,便是他有了這一大批眼光手腕都相當不錯的人全心全意地幫他。
胡雪岩深深懂得,“要得到真正的傑出之士,隻憑借錢是不能成事的,關鍵在於‘情’‘義’二字,要用情來打動他們。”他就是用這樣的手法,為朋友王有齡追攬了一名得力的助手嵇鶴齡。
胡雪岩用非常高明的手段收服了嵇鶴齡。他的做法有兩個不可忽視的地方:第一,從感情上打動嵇鶴齡。嵇鶴齡喪妻未久,除不多的幾個氣味相投的知己朋友之外,還沒有多少人來吊唁,胡雪岩對於他的亡妻的真誠祭奠,以及由此見出的對於嵇鶴齡中年喪妻的不幸的同情,一下子就打動了他。第二,幫在實處。嵇鶴齡一直沒有得到過實缺,落魄到靠著典當過活的地步。幫在實處,便見真情,使嵇鶴齡一更沒有理由不感動。而且,更絕的是,胡雪岩知道嵇鶴齡有一種讀書人的清高,極要麵子,是決不肯無端接受自己的饋贈的,因此,他為嵇鶴齡贖同典當的物品,用的是嵇鶴齡自己的名號,並且言明,贖款隻是暫借,以後嵇鶴齡有錢歸還時,他也接受。這樣,不僅為嵇鶴齡解決了實際的困難,而且也為他爭回、保住了麵子。有此兩端,我們也就難怪嵇鶴齡這樣一個十分傲氣的讀書人,會對胡雪岩這一介商人的行事作為刮目相看了。